大坪医院消息,上周气温直逼30度,这周气温直接斩腰,重庆的春天真是坐过山车啊!难道这就是春捂的理由?
“春捂当然是有道理的,但一定要科学地捂,捂得不对,反而会引起伤风感冒。”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中医科主任杨国汉表示。
春捂有道理!
“春捂”是指在春季气温刚转暖时,不要过早脱掉棉衣,使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减少疾病的发生。孙思邈也曾说:“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头痛。”
春捂是有道理的,杨国汉表示,春季毛孔会由相对闭锁的状态慢慢舒张,而春天风较大,从中医角度讲,风为百病之长,侵入人体内部,常常有春寒冻人的感觉。此外,春天气温变化较大,过早地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春季传染病。
“所以,春捂的意义更多是防治敞风。”杨国汉建议,一般情况下,立春后最短也要捂15天左右。否则过早脱掉棉衣,头部、下肢、手部、咽喉等都很容易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因为不适应而受寒,从而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发生。
我上小学那会儿,开学领新书之后“包书皮”是必做的事情。跟老爸一起,把家里旧挂历撕下来,裁好尺寸;白色面在外,认认真真、整整齐齐的将书本包好。
春捂怎样捂?
春捂不是乱捂,杨国汉称,穿棉袄、捂全身、不分温度一直捂,这些不科学的春捂,反而会造成身体不适,引起伤风感冒。
那么,春捂有哪些讲究?杨国汉表示,一般而言,气温15℃是一个临界温度,当气温低于15℃时要继续“捂”,当气温高于15℃时,则可以考虑减一点衣服。一个原则是:如果“捂”着的时候不出现口干咽燥、冒汗等,即便气温达到或高于15℃,亦不必急于减衣物。如果感觉“捂”出了汗,即便气温未达到15℃,亦应考虑减衣物。
此外,春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这是因为,人体下半部血液循环比上半部差,易受风寒侵袭,故寒多自下而生,因此春季穿衣应注意“下厚上薄”,纵然气温升高,亦不可骤减下身衣物,以免关节炎、胃肠疾病的产生。
原标题:春捂不是乱捂 捂不对还会感冒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