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当前重庆还存在哪些难点和痛点?
10-04 06:42:52 来源: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消息,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协调发展任务繁重,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历史累积问题较多,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近年来,重庆下大力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了一大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对照中央要求、群众期盼,我市还存在哪些差距,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访谈嘉宾: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卫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杨治洪

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建华

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委员 袁德胜

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效 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

重庆日报: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巩固前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进一步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

杨治洪:目前,我市排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城市水环境持续向好,但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随着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我市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高位水平,环保任务依旧艰巨。因此,我们绝不能松懈,要紧抓前一阶段的治理成效,充分发挥好人才队伍、治理技术和典型经验优势,对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卡脖子问题,继续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乘势而上,持续集中攻坚,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效,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张建华:在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过程中,我们面临关键期的工作压力、攻坚期的百姓企盼、窗口期的有利条件。我们当前也有条件有能力去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和压力,满足群众的需要和企盼。首先,在服务理念上,城市管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市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工作方式上,不断深化拓展“马路办公”,着力解决城市综合管理难点问题。在工作举措上,不断深化大城细管、着力解决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的痛点问题。在工作落细落小落实上,着力解决城市综合管理堵点问题。

袁德胜:一是要科学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是要科学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攻坚期,提高优质生态农产品供给能力。三是要科学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期,推动农业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窗口期”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在种植、养殖、农产品初加工等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进行了农业生态发展模式的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一批适合重庆本土特色的可推广、可复制的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重庆日报:当前重庆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还存在哪些难点和痛点?

陈卫:首先,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还需进一步强化,要全面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系统落实。在水环境保护方面,仍需持续用力,虽然我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有的流域水质不稳定,有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仍需加强。大气环境质量方面,区域之间还不平衡、成效还不稳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压力大。此外,土壤、固体废物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仍需进一步强化。

杨治洪:城市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管网历史欠账多,改造治理难度大,排水管网雨污合流、老旧病患严重等问题普遍,管网问题治理涉及面广、点多复杂,实施难度大,非一朝一夕能完成,需久久为功。其次,设施运维投入不足,水平有待提高,据初步统计,全市排水管网日常运维费用约1.47亿元/年,按发达地区3万元-5万元/公里计算,我市这方面的需求约6亿元-10亿元/年,投入难以保障日常运维工作。第三,排水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我市智慧排水体系处于初期建设阶段,无法高效实施排水精准管控和应急预警处置。第四,工作机制待完善,设施规模、建设标准、质量管控等方面统筹考虑不足,污水处理绩效评估及按效付费、排水问题发现与处理、排水执法等机制尚需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张建华:市政设施建设方面,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的“邻避”矛盾突出。垃圾分类方面,存在分类处置体系不健全、源头减量措施不多、覆盖率仍需提高、宣传引导工作不够深入等问题。园林绿化方面,城区绿地分布不均,部分区域存在绿化盲区,城市绿地空间连接度不够,未完全形成完整的绿色网络结构,影响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发挥。道路扬尘控制方面,日常管理中建筑垃圾和砂石运输车辆冒装撒漏现象还时有发生,监管执法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袁德胜:农村部分污水处理设施缺乏运营管护机制和经费,污水收集率、运行率低。由于经济作物需肥量大、病虫害常年中等偏重发生及减量技术物化成本较高等客观因素,农药使用等减量难度增大。养殖场户点多面广,监管难度大,肥料化利用成本高,养殖场户履行主体责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任务繁重,投入压力大。

统筹推进“建治管改”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重庆日报:应如何进一步做好“建治管改”,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改善?

陈卫: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实施《重庆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8—2020年)》,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等标志性战役,确保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为优,纳入国家考核的42个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稳定在95.2%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300天以上,土壤、声和辐射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全面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实施应用“三线一单”,深化落实环评审批和环境执法“两个正面清单”,积极主动服务“六稳”“六保”,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支持扩大有效投资。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为牵引,一体推进整改各类“中字头”“部字头”“市字头”巡视、督查、调研等反馈的生态环境问题。科学统筹编制“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突出管理体制、法律法规、标准、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杨治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完善排水专项规划,编制了“十四五”排水设施建设规划,强化“厂网泥”项目统筹和储备,持续补齐设施短板。扎实开展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推长办”披露问题整改,以整改为契机,持续开展管网精细化排查,依托排水管网运行可视化调度管理信息化系统,强化管网病害治理和雨污分流改造。坚持建管并重,强化排水源头管理,加大排水设施日常运维投入,建立健全设施日常排查、疏浚、维护管理机制,提高设施专业化、机械化及智能化运维水平;加快“物联网+智慧排水”建设,推进排水管理由人工经验管理向智能智慧化管理转变,实现数据共享、经验共享和实时调度。加快推动“厂网一体”改革和按效付费机制实施,构建新形势下的排水行业管理体系。

张建华:我们将继续推进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实施供水能力补短板工程,完善垃圾分类体系(重点是厨余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完善有害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全力做好道路噪音污染防治。扩大垃圾分类覆盖范围,确保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年底前基本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垃圾处理厂在线监测、驻场管理等制度,强化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监管等,探索建立道路扬尘污染监管执法联动机制。

袁德胜: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建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厕所户改等设施,补齐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短板。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农村环境脏乱差做起,突出农村改水改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健全各级协同推进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示范引导作用,探索建立专业化市场化的建管运营机制,确保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设施建得起、用得上、管得好。会同有关部门加快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考核督导机制,确保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核心阶段性目标。

重庆日报记者 陈维灯

原标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