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奉节县荣获“2020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是重庆的唯一上榜区县。这份荣誉为何会花落奉节?
当天,在《牢记殷殷嘱托决战脱贫攻坚——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奉节县委办副主任、县扶贫办主任向城钢现场讲述几段催人泪下的故事。
打翻身仗
奉节幅员面积全市第二、户籍人口全市第七、贫困人口全市第三。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土地贫瘠,2014年贫困发生率13.5%。那时的贫困群众只能“呼天抢地”“顺天应地”。
“脱贫攻坚战确实不好打,初期就败下阵来。”他坦言,2015年全市脱贫攻坚考核垫底,群众满意度垫底,干部队伍士气低落,扶贫工作遭遇巨大挑战。
2018年8月,全县召开脱贫攻坚第二季度督战会。太和乡党委书记毛荣浩上台领黄牌。3分钟的表态发言,他念了5分钟,数度哽咽,数度中断,300人的会场鸦雀无声。
当晚10点多钟,向城钢回到办公室,翻开微信群,看到5个排名靠后的乡镇和部门正连夜开会,会标上写着“知耻而后勇”。
“全县干部都憋着一股劲!”向城钢太高嗓门,“打赢才能翻身,翻身才能翻篇。”
开局就是决战,出发就是冲锋。这些年来,春节上班第一天,奉节县乡村两千多名干部,都要参加脱贫攻坚誓师大会。
奉节紧扣脱贫摘帽奔小康这一目标,按照指挥、帮扶、责任、监督“四大体系”,落实“八个到位”精准帮扶措施,聚焦住房、饮水等六大重点,形成“1486”工作格局。
出台脱贫摘帽“最严十条”和激励办法,实行一月一督察、两月一排名,红旗嘉奖、黄牌警告,会场交接,表态发言。
2018年9月,向城钢到康坪乡松林村暗访,乡党委书记彭光权正在贫困户家中,撸起袖子挑墙砖,帮助危房改造。
“小雨不停工、大雨撑雨棚,晚上点油灯、昼夜都要动。”向城钢说,这些年,党员干部“流血流泪不留遗憾,任劳任怨绝不认输”,让贫困群众住上了安全房、喝上了干净水、促进了产业兴、走上了致富路。
2018、2019连续两年,全市脱贫攻坚考核被评为“好”,2020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
前仆后继
在向成钢看来,用党和政府一系列扶贫政策,让老百姓的口袋和脑袋都富起来,才是扶贫干部的真本事。
5年来,奉节整合资金102个亿用于脱贫攻坚,其中50%以上用于产业,发展现代高效农业116万亩,奉节脐橙品牌价值达到182亿元,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
奉节党员干部的舍生忘死、开拓创新,推进了扶贫工作的彻底翻转和提档升级。
2019年11月中旬,太和乡小学校长张涌涛已到肝硬化晚期,忍痛驱车5个小时,最后一次看望结对帮扶对象苟文权、智障儿童冉月。
回到医院,他用短信向组织报告:“对不起,扶贫工作没有做到有始有终……”
10多天后,他的生命定格在47岁,十里八湾的村民纷纷赶来,都要送他最后一程。他的接任帮扶人唐琪栋饱含热泪地说:“张校长,扶贫路上,你没做完的事,我们接着做!”
脚下粘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机关只留一人,全部奔赴一线。几年来,奉节党员干部行走在大山深处,讲政策、讲变化,解决各类问题21万个,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
2019年7月,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很多贫困群众在大门上插上了小红旗,群众认可度达到98.7%;今年新冠疫情发生后,朱衣镇仙女村贫困群众带头向武汉捐赠脐橙280吨。
几年来,奉节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典型做法,推行干部走访、教师家访、医生巡访、农技随访的“四访”工作法,成为全市唯一脱贫攻坚地方标准,被评为全国组织创新奖;失能人员“集中供养”释放家庭劳动力,“八到户八到人”做到帮扶实,“六个环节”解决识贫准,“五个一活动”促进干群亲,多项做法在全国推广和交流。在扶贫路上,奉节用感天动地的奋斗,迎来了欢天喜地!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郭发祥 摄影 任君 李化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