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英雄赞歌|他五天不吃不喝歼敌51人 五次和死神擦肩而过
10-20 20:50:52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8R0A2535.00_02_05_15(5369569)-20201020183819_副本.jpg

人物档案:

王安明,87岁,中国人民志愿军60军180师539团3营7连6班班长。

凭一支枪,孤身俘获17名敌军;战场上多次历险,五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方形山战斗中连续五天五夜水米不进,歼敌51名......这些惊心动魄的往事,王安明说起来云淡风轻。当年颁发的“抗美援朝奖章”遗憾失窃,“志愿军”的烙印却伴随他一生。三个孙子长大后也跟随爷爷的足迹,全部参了军,一代代坚定地行进在保家卫国的道路上。

在璧山,王安明的家门口挂着“光荣之家”和“光荣军属”两块牌子。他平时很少跟人说起过自己的经历。近70年前的回忆,只在有人好奇问到这两块牌子时,他才会微微一笑,拉来一根板凳,娓娓道来。

“战斗英雄?我可不是!”当有人听完故事这样称呼他,王安明总会赶紧摆摆手:“我只是拿起手中的枪,在祖国需要的时候站出来而已!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这么做!”

无畏:孤身俘获17个俘虏

8R0A2535.00_05_34_22(5369579)-20201020185656_副本.jpg

▲王安明讲述他俘虏敌人的经过

方形山是949.2高地向北延伸的最后一个山头,守军为南朝鲜军第5师第36团第3营两个连及配属分队一部约400人。1953年5月,在抗美援朝的夏季进攻战役中,志愿军第60军一部在朝鲜北汉江东岸约五、六千米处,向南朝鲜军发动进攻。

5月27日22时,志愿军第60军第180师集中第541、第539两团各两个连兵力组成进攻分队,在战前于敌阵地前80米处挖掘了一条长130多米的坑道,战斗发起后,在108门火炮的支援下,向方形山发起攻击。经14分钟激战,全歼守军,占领全部阵地。

主攻的连队有五个,王安明所在的六班跑到了前面,冲破铁丝网,炸毁碉堡,深入敌阵,支援先头部队。

当时,王安明身上背着一挺冲锋枪,看到敌军的一个防空洞便冲了进去,在洞口听到有人在“咕咕咕”地说话,判断其中是南朝鲜军队,立即用朝鲜话高喊:“冲巴其便,安祖跟打!”(“缴枪不杀”的谐音)——这是他在丹东学了一周朝鲜话的成果。

洞里敌军并不少,每个人还都拿着枪。但听到王安明义正词严的高喊,也明白大势已去,纷纷放下了武器。他示意让敌军排好队,每缴一支枪,便放一个人出防空洞,数了数一共有17人。

要是他们当时开枪反抗怎么办?王安明说,当时顾不得害怕,手指始终扣着扳机,冲锋枪的保险已打开。“如果他们反抗,我就跟他们决一死战!”他说,当时并没想到有危险,只想着不能让俘虏逃跑。

俘虏们举着手,把枪挨着放下,一个个沮丧地走出了防空洞,被押走了。一次就俘获了17个敌人。王安明兴奋得很,感觉身上也更有劲了。

接着,战士们还找到了敌人的弹药库,惊喜地看到里面有大量美式半自动步枪、加拿大冲锋枪等武器。王安明高兴极了,之前身上只有五零式冲锋枪,子弹也已打得差不多了,赶紧补充武器。

英勇:五天五夜没有吃喝 放倒51个敌人

王安明参与的最激烈的一次战斗,也正是在方形山。

刚占领了阵地,南朝鲜军趁志愿军立足未稳之际,调集第36团第3营余部、第2营1个连、团搜索队等,在飞机100余架次,坦克10余辆配合下,发起了反击。

王安明和团里的战友趴在交通壕里,用手中的枪对准了前来进攻的敌人,距离最近的敌人也就几十米,能清楚看到敌人的裤腿。瞄准胸口,射击,看着敌人一一中弹倒下,心里很振奋。

每打倒一个敌人,王安明就用树枝在泥巴地上做一个记号,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把敌人挡在阵地外,绝不让他们攻上阵地!

好在当时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志愿军,王安明的班所在的交通壕头顶正好有一块山石往外延伸,可以作为掩体,敌军射过来的子弹大多打在了石头上。

每天都有大批敌军进攻他们所在的五号环形阵地,第一天他们打退了3次进攻,第二天打退了5次,第三天5次,第四天6次......南朝鲜军分别派出一个班,一个排,一个营,一次次进行反攻,先后投入近两个团兵力,都被志愿军一一击退,既得阵地得到了巩固。方形山战斗告捷。

王安明的班原本只带了一顿干粮,结果总共守了五天五夜,炮火密集,送粮食的战士们伤亡了20多个,也无法将补给送到。战士们没有吃任何东西,没有喝一口水,嘴巴干得咧开了口。“又饿又困,但只要发现敌人,立即有了精神,一蹦就起来了!”那一场战斗下来,他一共打倒了51个敌人。

战斗结束后,战士们直接瘫在了交通壕里。而他去看头顶那块山石,已经被子弹打得千疮百孔,一踩就碎掉了,石头渣纷纷掉落下来。

王安明自豪地说,志愿军的部队,哪怕只剩一个人站在阵地上,也不允许敌人侵犯!

王安明和六班战士们也凭借在方形山战斗的出色表现,全体荣立二等功一次,他个人荣立二等功一次。

8R0A2535.00_01_46_10(5369571)-20201020183856_副本.jpg

▲王安明和六班战士全体荣立二等功一次,他个人荣立二等功一次。

惊险:五次和死神擦肩而过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王安明多次历险,其中有五次他记忆犹新。

有一次,王安明和战友们推着车为前方部队送棉衣。几百里路,五天跑了个来回,那真正是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当时是两个人负责拉一辆木板车,为加快速度,车轮几乎就没有停过。哪怕是实在该休息了,那也是一人睡在推车上,一人拉着车继续走,然后轮换。一天晚上,实在太疲惫,又看不清路,他不慎连人带车掉下三层楼高的堡坎,木板车的两个轮子摔得稀巴烂。幸运的是,车落地,刚好人一下子腾起来,落进车上的棉衣堆里,幸免受伤,最后按时将棉衣送到,圆满完成任务。

第二次在1952年,整个部队驻扎于谷山郡,战士们修防空洞、搭房屋、练兵。有一次他接到运输粮食的任务,背着100斤高粱米,快回到阵地了,经过敌人重点封锁的山垭口,突然听到炮弹的声响,他大喊“卧倒”,一颗炮弹不偏不倚落在张开的双腿之间,惊出一身冷汗。还好炮弹没有立即爆炸。即使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也把高粱米死死扛在背上。

第三次是在方形山战斗中,守阵地时,敌人的机关枪打来一梭子弹,他头上戴的帽子被打飞,捡回来一看,上面赫然五个弹孔。

第四次,行军时遇到敌机空袭,为了减轻负重,他身上穿了七件衣服。炮弹擦着身体而过,幸亏卧倒得及时,与此同时,身上的衣服被强大的气流“扇”起来,被弹片擦破。然而,他周围的战友就没那么幸运了,前后都有人倒在血泊里。

每次危险来临时,他都以为自己会没命,实际上却毫发无损。王安明老说是自己运气好,后来想想,更多是出于自己准确的判断和迅猛的反应,要是哪个动作慢了十分之一秒,也许结果就完全不同了。长期的战斗经历,练就了战士们的“顺风耳”——可以从打炮时发出的响声,判断炮弹大概会落在哪个位置,并进行及时躲避和掩护。

当时会害怕吗?王安明摇摇头:“哪里顾得上害怕!心里只想着保卫国家。生死都是小事!”

光荣::三个孙子都参了军

8R0A2535.00_02_15_15(5369573)-20201020183904_副本.jpg

▲空余时间,王安明会栽种些蔬菜

从战场回来后,王安明先后在璧山县供销社、璧山土产果品公司等单位任职,过着平淡、平静的生活。偶尔也会回想起在战场上的点点滴滴。

上世纪六十年代,家里闯入小贼,抗美援朝的奖章失窃。虽然有些遗憾,但王安明看得很淡,这只是一段经历,都已经过去了。退休后他的生活相当悠闲,每天做健身操,伺弄花草,阳台上种了几棵青翠的莴笋,长好了就摘下炒菜。

在单位小院里,很少有人知道王安明曾勇立战功,只知他曾经是一个普通的老兵。然而在家里,他对儿孙们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三个孙子从小听着爷爷的战斗故事长大,后来都参了军,有武警、消防兵。“任何时候,你们要都把国家放在第一位。”这是他常对儿孙们说的一句话。

8R0A2535.00_02_22_10(5369575)-20201020183915_副本.jpg

▲王安明和老伴安享幸福晚年生活

“老王啊,又在想念你的战友咯......”老伴赵奶奶偶尔看到王安明对着天空发呆,知道他的想法。当时他班里的15个战士,有的已失去了联系,有的则收到了去世的消息。在世的战友人越来越少,但王安明知道,只要还剩一个人,那个不畏牺牲,冲锋陷阵的六班就还在。

“六十军一八零师五三九团三营七连六班。”一口气说出部队番号,王安明抬起满是皱纹的右手,有力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记者 纪文伶 摄影 邹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