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市委宣传部帮扶集团帮扶巫山县双龙镇侧记:建起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01-04 06:31:51 来源:重庆日报

漫山的红叶成为文创产品,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受访单位供图)

重庆日报消息,严冬时节,小三峡两岸红叶似火,一拨拨游客荡舟大宁河,沉醉在美丽的景色中。岸上,便是重庆市委宣传部帮扶集团结对帮扶的市级深度贫困乡镇巫山县双龙镇。

“山下看着很美,山上生活很难”,这是帮扶集团驻村工作队三年前刚到双龙时,听到最多的话。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扶贫工作还没展开,好几个村干部便辞了职。

“恶劣的环境,让当地干部群众看不到希望。”帮扶集团驻镇工作队负责人称,双龙镇距离巫山县城50多公里,土地石漠化严重,各村产业呈空白,集体经济是“空壳”。21个村(居)中,有10个贫困村。2017年时,全镇还有576户贫困户。

彼时,党的十九大刚刚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此,市委宣传部帮扶集团在帮扶双龙镇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倾力为当地建起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盘活一支乡村文化工作队伍

通过三个月的深度调研,工作队结合实际提出实施“五福”行动打造“双龙福镇”,激发当地干部群众战胜贫困的精气神。所谓“五福”行动,就是通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生态文明行动、家庭发展行动、梦想励志行动、乡土文化行动,探索文明实践撬动乡村文化建设。

“当时,文化站工作几乎瘫痪。”双龙镇文化站站长李行斌称,包括他在内的4名文化干部被借用到政府其它办公室。在工作队的指导下,被借用的文化干部很快“归队”,各村配置文化专干,组建文艺体育队伍、农村手工艺队伍、传统工艺队伍,发掘非遗传承人才,并以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服务中心为依托,建设双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双龙落地生根,盘活了一支乡村文化队伍。

兴凤村的文化专干马燕香,是在坝坝舞中发现的人才。除了跳舞,她还能编排舞蹈,现在又加入了“么哩大喇叭”。白天,马燕香在超市上班。下班后,她就组织村民跳坝坝舞,休息时播放家风家训,组织大家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么哩大喇叭”在打赢疫情防控战中发挥了大作用。

“现在才感觉干起了正事。”李行斌称,双龙镇文化站现在有4名文化干部、6名文化志愿者,各村配齐了文化专干,村文化志愿者达到20多人,“一支乡村文化队伍初具雏形。”

有了人,好办事。现在,乡村学校少年宫、互联网体验教室、学生视频工作室电影放映厅,以及以福工坊、陈列馆、惜福广场等为内容的福文化博物馆等陆续开建。“么哩大喇叭”、梦想励志行动、幸福议事会、“山里孩子有梦想”、双龙福星评选等文化活动火热开展起来。

截至目前,双龙镇评出了259个“双龙福星”,和美有福、平安是福、孝爱享福、智志迎福、感恩惜福的价值取向逐渐深入人心。

锤炼一批带头发展产业的干部

进农村、进农家、进农田,一场场文明实践特色课堂转变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工作队因势利导,提出立足双龙山水鱼乡、山野田园和福文化等生态文化资源,发展“田园风光+休闲旅游”“果蔬基地+采摘体验”“美丽乡村+康养度假”生态产业。

“好是好!啷个搞得起来哦?”早在2000年,双龙镇就发展了4000亩板栗,可近20年过去了,没见到啥效益。当地村干部坦言,“提起发展产业,心头都是虚的。”

工作队请来专家把脉问诊,让板栗树又重现生机。这引起了干部群众的反思:板栗的失败在于缺乏技术支撑,没有销售渠道。

“根子在没有人才!”工作队联络员许家伟一语中的。但哪个人才愿到双龙来呢?他对村干部说,“人才就在你们中间。”

双龙镇各村散布在小三峡两岸的高山峡谷之间,基础设施落后,石漠化严重,产业基础薄弱。对每个村来说,既要抓生产、又要闯市场,大家既不懂行,人手还不够。

“我们抱团发展。”在工作队的引导下,双龙镇结合“三变”改革,把20个村所筹资金变成股金,与社会资本合资组建集体经济组织双龙福公司,负责文创产品开发和农副产品销售,各村村主任担任股东代表。全镇10个贫困村,每村入股3.5万元,占比3.5%;10个非贫困村,每村入股3万元,占比3%;民营企业晴朗天空公司入股35万元,占比35%。

如今,双龙镇发展起了脆李、板栗、中药材等主导产业,研发出的巫山脆李酒、休闲小吃板粟、辣椒酱等成了网红农产品。去年6月30日,公司举行首次分红仪式,每个贫困村分红2.1万元,每个非贫困村分红1.8万元。

“培育了产业,培养了人才。”双龙镇镇长陈恢毅说,帮扶集团成员单位利用自身资源、发挥生产经营优势,在培育、发展产业中传帮带,将村干部孵化成了产业干部,“这些产业干部都是双龙人,是带不走的工作队。”

创建一支“乡助山野”公益队伍

2020年12月6日,《艺扬大爱 助力脱贫——彭柯、石文君、彭石、胡焱四人国画(花鸟画)作品义卖展》结束,80余件作品拍卖出37万多元,全部捐给了“巫山县乡助山野公益发展促进会”(下称“乡助山野”)。

“乡助山野”是工作队22名队员发起成立的公益组织,主要目的是争取社会公益慈善资金支持,运营“惜福银行”,对贫困群众、困境儿童等人群进行道德激励、人文关怀,引导干部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驻村3年,大家对双龙镇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工作队队员吴洪书告诉记者,早在去年4月,驻村工作队就在讨论,扶贫结束后以什么方式持续帮助双龙。最后,22名队员筹集3.2万元,注册成立了“乡助山野”公益组织,围绕乡村振兴,从旅游、教育、产业、健康、民生等五方面进行公益助力。

不只是出钱,大家还整合各方面资源,为双龙镇筹款筹物。去年9月5日,“九五公益周”暨“乡助双龙·送福行动”主题活动在江北区启动。江北区绿叶义工志愿者协会等公益组织联合发起了“守护山里孩子的梦”“我为乡村种棵树”等乡助项目,募集梦想礼包。

队员王晓宁、程浩、刘斌等人尽管已经结束了驻村工作,但只要“乡助山野”在主城开展公益活动,他们都会来当志愿者。

现在,“乡助山野”会员达500多人,在城乡之间为双龙镇乡村振兴汇聚起一支公益力量。

重庆日报记者 彭瑜

原标题:建起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重庆市委宣传部帮扶集团帮扶巫山县双龙镇侧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