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老年人,虽已退休,却并不服老,他们渴望继续“发光发热”。而另一些年龄偏大,体质偏弱的老年人,又希望有人照顾。
如何才能让不同的老年人,“各取所需”?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重庆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黄燕苹准备了《关于实施中国银发志愿者行动的提案》。
黄燕苹在提案中提出,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就已有2.54亿,预计2033年将突破4亿,2053年将达到4.87亿的峰值。对此,实施中国银发志愿者行动,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各个省份都可参与建设。
“实施中国银发志愿者行动,我国有经验可以借鉴。近年来,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在如何挖掘低龄活力老年人潜力方面,江苏南京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上海潍坊社区食堂等,都已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黄燕苹表示,另外,有法律保障、部分老年群体已率先搭上“数字快车”、我国有丰富的银发志愿者人力资源等条件,都使该行动具有可行性。
如何有序有效的实施银发志愿者行动?对此,黄燕苹提出了五条建议。
建议包括成立中国银发志愿者协会,制定银发志愿者行动指南等;鼓励在银发志愿服务站点推广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模式,激励互助养老发展,实现低龄存时间、高龄享服务;
鼓励推动社会力量依法设立志愿服务基金,建立慈善对接平台,实现志愿服务资金来源多元化;
定期举办银发志愿者大会;
打造有特色、有影响力的银发志愿服务项目。
“定期举办银发志愿者大会,可为银发志愿者提供交流、学习平台,扩大银发志愿者的影响力,让更多老年人参与到行列中。”黄燕苹说,而低龄存时间、高龄享服务,可使老年人在能服务别人时“存下时间”,等到自己需要被服务时使用。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范圣卿 摄影 高科 邹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