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观察微信公众号消息,聚焦优势、突出重点,重庆明确科技创新主战场!
5月17日,重庆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把产业科技创新作为主战场,聚焦产业发展强化科技赋能,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制造业重镇,重庆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到,要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迈向“制造强市”。把产业科技创新作为重要突破口,是一条具有鲜明重庆特色的创新路子。
▲工业互联网赋能重庆制造。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聚焦重点 突出特色
放眼全国,各地都在探索适合自己的科技创新之路。唯有聚焦重点、突出特色,才能突破。
在我国科技创新版图上,北有北京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南有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东有上海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而西部地区目前尚是空白,成渝地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将把这块空白填补上。
按中央决策部署,要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的创新发展路径,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两江君分析发现,目前已建成或正在争创具有全国影响力科创中心的城市,所走的路子既有共性,但更重差异化。
北京拥有全国最多的高校、科研院所、央企,研发人员数量超过40万人,创新生态指数居全球第4位,科学论文出版指标蝉联全球首位,国际专利申请量居全球前列……北京的创新重在“原创”“重大突破”类基础研究,持有众多国家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开放”是其创新的显著特色。目前,超过70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450余家外资研发中心布局上海,加上复旦、上海交大等高校的科研实力,强大的金融服务能力,在生命科学、新材料等前沿科技领域有着全球影响力。
深圳创新企业和创业者云集,所以其创新特色可用“孵化”二字概括。一大批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孵化器及科技企业迅速成长,在5G、8K、人工智能、无人机等细分领域的创新实力处于世界前沿。
重庆拥有厚实的产业基础。在我国41个工业门类中,重庆拥有39个,其中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行业门类。全市工业总规模超过2万亿元;汽摩、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积淀深厚、优势突出、特色明显。
▲重庆金康两江智能工厂,超1000台机器人协同运作实现高度自动化。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汇聚资源 集群补链
成为产业创新策源地,是重庆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标志。
要在产业科技创新主战场取胜,其路径就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近年来,重庆以大数据智能化创新驱动为引领,突出抓好产业创新,聚集资源、集群补链,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从平台层面看,重庆拥有西部(重庆)城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及重庆高新区、璧山高新区、永川高新区、荣昌高新区4个国家级高新区,还有分布于各区县的特色园区。目前,重庆创新园区达到41家,各类特色产业基地77个,创新资源不断集聚,形成众星拱月之势。
不断汇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西部(重庆)科学城落地建设超瞬态实验装置、北大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等一批大装置、大平台、大院所;两江协同创新区吸引西北工大、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3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入驻……近年来,重庆累计签约引进91家(个)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科学家团队。到2022年,重庆将累计引进10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从企业层面看,重庆充分发挥企业在产业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长安汽车的智能化交互系统、青山工业的专业变速器、联合微电子的硅基光电子芯片、两江联创电子的中大尺寸触控显示屏、智飞生物的疫苗……这些源自企业的创新成果,在行业内均具有相当影响力和良好的市场口碑。
引进龙头企业、头部企业。近年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铝集团、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华为、比亚迪、京东、科大讯飞、复星国际等科技含量高、创新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纷纷布局重庆,不少企业还与重庆市政府签署战略级合作协议。
▲重庆平伟实业公司,工人通过上芯机显示屏监控芯片的焊接位置及锡溢出量。 刘辉 摄/视觉重庆
压强原则 寻求突破
我们也应当看到,当前重庆产业创新仍然存在诸多短板和痛点。尤其是产业链自主性有待提高,带动性强的科创企业和领军型创新人才较为欠缺,制约了重庆产业创新突破。
寻求产业创新突破,就要采用压强原则,集中资源、寻求突破。何谓“压强原则”?就是将有限资源集中于一点,在配置强度上大大超过同行,以求重点突破,然后迅速扩大战果,最终达到系统领先。
为此,重庆提出,要打一场制造业创新突破攻坚战,构建强大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为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提供“原动力”。
部署创新链。当前,重庆不少产业已具备一定优势,但在核心技术上仍有短板。例如笔电产业“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缺乏核心零部件、高精尖部件配件配套企业等;汽车产业已形成 “1+10+1000”优势产业集群,但新能源汽车“大小三电”、先进汽车电子等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能力尚有不足......
为此,重庆提出,要围绕汽摩、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消费品、材料等五大支柱产业集群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等六大战新产业集群,在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先进工艺等方面寻求创新突破,梳理形成“技术图谱”,对应进行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探索精耕细作的创新路径,努力把产业集群打造成创新集群。
系统性推进补链强链。目前,重庆还存在技术有优势但产业化水平低的领域。就此,重庆梳理出33条重点产业链,全面推行“链长制”,系统推进产业补链强链。
以半导体产业链为例,万国半导体在渝建设国内首条12寸功率半导体晶圆生产线,提升了“重庆造”晶圆制造能级;联合微电子中心已具备向全球提供硅基光电子流片服务的能力……在龙头企业带动下,重庆加速半导体产业链布局:设计上,集聚了西南集成、中科芯亿达等企业;封装测试上,有SK海力士、平伟实业等企业;屏幕生产上,有京东方、康宁等企业。未来,重庆还将围绕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物联网等领域进行补链强链,打造半导体产业集聚区。
前瞻性培育“新产业”。对一些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领域,重庆有计划地开展前瞻布局。本次全会上,重庆提出,要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产生转化应用一批科技成果。
强化政策保障。围绕产业创新这个主战场,重庆出台系列举措为其提供政策支撑。例如“重庆制造23条”“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意见”等。
刚刚出台的《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提到,“十四五”期间,重庆通过财税金融政策撬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新增投入1200亿元,其中,对企业创新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直接与其研发费用挂钩。
把科技创新真实落到产业发展上。接下来,重庆将进一步聚焦重点、彰显特色,集中优势兵力于主战场,打赢制造业创新突破攻坚战。
原标题:攻坚战!重庆要拿下这个主战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