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老街古镇活在当下、服务当代?答案是拓展其功能、提升其品位,助推其在保护中开发、在传承中创新,使其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新范例的当下彰显独特作用。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庆历史文化街区和古镇数量多、分布广,是重庆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重庆加强对老街古镇的修复、保护、利用,出台了首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地方性法规——《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既保障原住居民的权益,又做好业态策划和旅游规划,有效避免“大拆大建”,实现历史文化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夜幕降临,磁器口景区依然游人如织。(资料图片)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对于老街古镇,如果说保护其基本原貌和基本居住生活功能是1.0版,开展老街古镇游,具备餐饮、参观等功能则是2.0版,那么在文旅融合不断深化,城市提升背景下,拓展功能、提升品位,打造老街古镇3.0版,释放其在城市发展中的新活力则是当务之急。
老街古镇升级版关键在功能拓展。在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人士看来,老街古镇的升级改造不只是修缮一栋古楼、美化一个地块,而是需要系统的规划和提升,才能让老街古镇的功能全方位拓展。拓展老街古镇的功能,宏观上要根据城市的功能定位,通过规划统筹,优化空间布局和片区功能结构,实现与周边区域串联发展,带动相关设施和区域的改造提升,传承和展示城市特色风貌和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形象。微观上要从当地居民、店铺经营者、游客等主体的实际需求出发,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安全等需要,全面提升老街古镇的产业、交通、居住、环境、服务、防洪排涝等功能,让老街古镇功能更齐全。
比如,前不久焕新升级的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整体提质扩容,布局更佳、设施更全、业态更新、耍事更多,成为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青睐的打卡地,重现昔日“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华景象。磁器口华丽“蝶变”的背后,与其注重功能拓展密不可分。在改造提升中,磁器口注重优化空间布局,引导古镇向富有文化气息的历史街区回归,统筹实施提升功能业态、优化交通组织、重塑开放空间、彰显巴渝风貌、完善配套设施五大策略,在拓展古镇的产业功能、生活功能、安全功能、生态功能、人文功能等方面下足绣花功夫,让磁器口展现古镇魅力、绽放时代光彩。
▲兼具年代感和时尚感的南川东街。(资料图片)谢东洋 摄
老街古镇升级的灵魂是品位提升。提升老街古镇的品位,就要立足其自然本底、人文本底,顺应城镇化发展新趋势、人民群众新期待,提高规划水平,用好城市哲学和城市美学,综合提升老街古镇的空间品位、环境品位、服务品位和文化品位,进一步把重庆的历史之美、人文之美、时代之美呈现在广大市民和游客面前。
比如,南川区东街实施保护开发,保留了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市空间发展遗存以及大众生活印记,增加小城、老街、家庭场景,导入文博、演艺、艺术产业,完整反映小城平凡人的生活状态,打造国内首个以小镇青年文化记忆为核心的文旅体验项目,在城市更新中既保留老城肌理和文脉,又植入现代生活元素和业态,还完善配套设施和功能,不仅提高了当地居民生活质量,还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品位,实现了老街新生、重现芳华,吸引更多游客。今年上半年,东街旅游火爆,共接待游客366.4万人次。
一条老街、一个古镇是一个城市的的记忆,是一座城市不可多得的“宝贝”,是市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当前,进入新发展阶段,城市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导向更加清晰,人民改善生活品质的愿望更加强烈。老街古镇功能的拓展、品位的提升,既要优化空间结构,又要体现历史文化延续性,既要完善产业结构,又要充分考虑生态自然景观;既要注重创新开拓,又要注意传承保护……老街古镇只有内容更优、功能更齐、品位更高,才能让市民满意、游客青睐,赢得更长远的未来。
老街古镇改造一小步,城市提升一大步。在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老街古镇的提档升级要始终坚持“文化铸魂”“生态筑城”“品质驻人”,着眼于符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符合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营造出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环境,不断扮靓老街古镇的“颜值”,提升老街古镇的“气质”,助推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活力之城、品质之城。
原标题:拓功能+提品位!重庆老街镇提升迈入3.0版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