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是短视频带火了重庆,但其实这和重庆独特的城市风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分不开。
图为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历史学会会长、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潘洵接受记者专访。吴晓东 摄
中新社消息,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的推广,“8D魔幻城市”“轻轨穿楼”“现实版千与千寻”等标签,让重庆成为年轻人向往的旅游胜地。10日,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历史学会会长、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潘洵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表面上看是短视频带火了重庆,是互联网+注意力经济的体现,但其实这和重庆独特的城市风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分不开。
由中国新闻社重庆分社联合时光里独立书店共同主办的“见证·助推·贡献”故城说·重庆(第一季)活动此间正在进行。潘洵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山水是重庆的“颜值”,人文是重庆的“气质”,重庆成为“网红城市”,既源于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更源于重庆厚重的历史文化。
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与城市血脉相通,骨肉相连,是推动城市进步的深层次力量。“文化优势是最难以替代模仿的优势。”潘洵说,重庆在200余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巫山猿人就是最好的例证。重庆除了历史文化悠久以外,最重要的是,重庆历史文化本身的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重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重庆既是“红岩精神”起源地,又是巴渝文化发祥地,“火锅”“吊脚楼”等影响深远;在3000余年历史中,重庆曾三为国都,四次筑城,史称“巴渝”;抗战时期为国民政府战时首都。
重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1891年,重庆成为中国内陆腹地最早对外开埠的通商口岸之一,1929年正式建市。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成为国民政府战时首都。新中国成立后,重庆是西南军政委员会所在地,并成为新中国的大工业城市,“三线建设”的战略基地。改革开放后,重庆又先后成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国家重要中心城市。3000余年文明史,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是巴渝文化发祥地,也是“红岩精神”形成地,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等光耀千秋。
图为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历史学会会长、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潘洵接受记者专访。吴晓东 摄
潘洵认为,重庆历史文化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首先是区域历史文化,以巴国在江州(今重庆渝中区)建都为标志,让重庆成为区域城市。随着宋光宗赵惇在恭州先封恭王再即帝位,把重庆推向了全国的舞台。抗战时期,重庆又成为国民政府战时首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这把重庆又推向了国际。在潘洵看来,这一系列的发展变迁,塑造了重庆厚重独特的文化底蕴。
“历史对城市精神的塑造,尤其是对城市中人的性格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潘洵说,重庆是山城,在农业社会,对于重庆人,尤其是生活在三峡地区的人来说,条件艰苦甚至称得上恶劣。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形成了重庆人跋山涉水、忍辱负重的性格特征。
重庆是一座移民城市,历史上形成了多次移民浪潮。潘洵指出,无论清朝时期、抗战时期,还是三线建设时期,数次大规模移民浪潮,形成了重庆城和重庆人包容、开放的文化与性格,以及勇于创新、不屈不挠的品格,这也是重庆如今城市底色之一。
潘洵表示,城市的历史是城市的文脉,历史和现实永远联系在一起,要认识现在,最好的方式是回望历史。因此,对于历史文化名城重庆来说,在开创城市未来的进程中,一定要珍爱历史,从丰富的历史文化中汲取经验、寻找力量,才能把握现在和未来。
城市发展中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城市现在和未来建设发展中宝贵的财富。潘洵说,弘扬城市的精神,需要从城市历史中寻找,比如巴蔓子给重庆留下的忠义和诚信,南宋合川钓鱼城之战彰显的英勇无畏、顽强不屈,抗战时期面对日军狂轰滥炸的“毁家纾难”和“愈炸愈强”,解放战争后期歌乐山英烈的宁死不屈、不忘初心,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中的先行先试、开拓创新等,都是重庆这座城市的灵魂所在。重庆要走向世界、影响世界,讲好重庆历史文化故事也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文/中新社记者 刘相琳 图/吴晓东
原标题:历史学家潘洵解析“网红城市”重庆的文化密码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