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瑜婷 微博@中国教育新闻网 图
中国青年报消息,1984年出生的马瑜婷是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年龄最小的获奖者。
锁骨发、无框眼镜、身材窈窕、声线细腻,这样一位温婉的“小姐姐”实际上却是位硬核科学家。马瑜婷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免疫功能检测分析平台的主任、研究员,主攻“应激与肿瘤免疫调控”方面的研究。
她讲述,人类与肿瘤的抗争史已逾百年, 面对无比狡猾的对手, 陷入苦战的人类此前仅取得过两次阶段性突破——放化疗、靶向治疗。而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两位科学家发现了抑制负面免疫调节的癌症疗法,宣告了肿瘤免疫治疗新时代的到来。
“我们真切地看到了希望, 但谈‘攻克肿瘤’还为时尚早。”马瑜婷表示, 在当前的肿瘤免疫疗法领域,CAR-T疗法用于血液肿瘤治疗取得了喜人进展, 然而对大多数实体肿瘤仍然“束手无策”;以 PD-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疗法取得了概念性的突破, 但患者响应率有待提升,且缺乏精准廉价的伴随诊断指标。
面对不同肿瘤类型、患者个体、癌细胞克隆间存在的高度异质性、肿瘤细胞免疫原性低下、肿瘤微环境复杂这些关键瓶颈,马瑜婷和团队决定另辟蹊径, 以“应激”作为突破口,开展抗肿瘤新策略的探索。
“所谓细胞应激,就是利用放化疗在内的多种策略对肿瘤实施突袭后,平时伪装得岁月静好的癌细胞会释放危险信号,从而暴露身份, 招致免疫细胞的系统性追捕。”她解释。
在法国求学、工作期间,马瑜婷的导师革命性地提出“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的概念。而马瑜婷对“应激”的研究工作清晰地揭示了ICD被免疫细胞感知并调控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围绕这一方向,她已经发表40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2015年,她回国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系统性研究“细胞应激”调控抗肿瘤免疫的机制,探寻具有较好普适性的免疫治疗新靶点。此外,她特别关注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交互作用,原创性地解析了“精神应激”对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及对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影响。相关研究有望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从做学生变成做导师,马瑜婷为自己制定的目标大幅度跃升,她希望可以独当一面,在学术上作出开创性的成果。然而在科研工作的理念上,她似乎并没有改变。身份转换后,她依然强调“公平、合作”,并不希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权威”。
“首先我认为每位成员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马瑜婷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如果一位学生擅长某方面的工作,我会告诉组内其他成员,这位同学是这方面的专家,大家要多向他取经。”
“作为导师,我当然希望自己可以用能力赢得尊重,但是科学研究一直在发展,理论不断更新,我们必须和研究生一起与时俱进地学习。” 年轻的马瑜婷努力在团队营造一种平等的科研环境,“我认为这更有助于学术研究”。
她和学生们的交流方式有时候甚至有点“调皮”。由于年龄与学生接近,马瑜婷能敏锐地体会80后、90后学生的心态,更注重沟通技巧,因材施教。
刚刚接触小鼠肿瘤模型,学生们注射肿瘤细胞的手法不稳定,导致小鼠肿瘤生长的个体差异大,在选择治疗时间点上也容易出错,几个月的努力往往白费。马瑜婷会手把手向学生传授实验技巧,也会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学生开玩笑。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受的挫折教育比较少,自尊心强,不太容易接受疾言厉色的批评,我自己也是这样。” 她说。
“如果学生们听了我的建议,取得了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改进,我都会在组内大加赞扬。” 推己及人,她知道作为一个战战兢兢的学术入门者,是多么看重别人的肯定,而这些肯定又会带来多么神奇的改变。
马瑜婷说:“我们一起创造并享受‘卓越、和谐、合作、公平’的实验室文化, 对于科研, 我们无比认真。”
想要做好一项开创性的研究,其实风险性是极高的,如果研究受挫怎么办?
“实验难免有失败, 但科研没有死胡同, 潜心思索的人总会迎来柳暗花明。”马瑜婷说。
原标题:80后科学家马瑜婷:不做“权威型”博导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