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跆拳道、绘画健身操、编程合唱团……这年头,凡是家长能想到的门类,差不多都有对应的竞赛项目。
本意是修身养性、全面提升的课外学习,一加“竞赛”就容易变味。比如很多竞赛,不管真假,往往都带“国”字头,不仅给中小学生及其家庭带来重负,也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最近,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新版《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明确竞赛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严禁收取任何费用。
作为一个带着俩娃的父亲,岛叔真心希望这项新政能落到实处。
这两天,一张照片火遍家长群:空荡荡的教室里,只有个位数的小学生在上课;照片还配了句话:“因防疫要求,近期上过课外班的学生,一律居家监测。”甚至有传言说,有个小学生一周上了十几个课外班,时间管理想必下了苦功。
当然,基于“双减”政策,这些课外班没一个是学科类培训,都是音体美等“素质教育”科目。
说起来,每年一到新年联欢会报节目,岛叔儿子班里都锣鼓喧天,各显神通。光钢琴演奏就有三四个同学报名,还有表演大提琴、小提琴、萨克斯、唱歌、武术、脱口秀的。学生个个才艺爆棚,“鸡娃”循环无休无止。再加上去年学科类培训被禁,大量学生转场,非学科类培训市场一下子扩容不少。
家长给孩子报名学才艺,不是光上课就完事了。花那么多钱和精力,得拿几个证获几个奖心里才踏实,否则“小升初”时投简历空空如也,孩子拿什么跟别人竞争?再不济,证书发发朋友圈,晒娃也有面儿。
要拿奖领证,参加竞赛就是必须的。这种需求旺盛且普遍,催生供给泡沫。眼下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越来越多,一些竞赛宣称“获奖结果与学校招生挂钩”,更有些“山寨”竞赛游走于监管之外。
办竞赛当然不是做慈善。面对家长的“鸡娃”热情,有些机构巧立名目,报名费、培训费、食宿费、参赛材料费,每个环节都得“氪金”,每个阶段都收钱。就像相声里说的,戏班唱戏,班主只想赚钱,表演过程中不时敲鼓暂停,那是向观众要银子,算下来比戏票还贵。
交钱就算了,问题是孩子在不同竞赛门类中穿梭,能否提升自我真不好说。要是孩子没“胜算”,有的家长还越俎代庖。这几年,“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国家级大奖”“小学生科创大赛凭高精尖项目拿奖”等新闻引发争议,事后证明是家长代劳,成了拼爹的“小学生家长学术大赛”,甚至涉嫌学术腐败,影响非常恶劣。
举办竞赛,本意是为学生发展兴趣、展示自我提供平台。出于功利目的剑走偏锋,违背竞赛活动初衷,也对教育生态产生负能量。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回四部门发布的《管理办法》,就是要把各类竞赛拉回素质教育、综合育人的正确轨道。一方面,要禁止各地将竞赛奖项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入学的“敲门砖”;另一方面,也要给竞赛组织方划红线。
比如《管理办法》提到的“八个不得”——各项竞赛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得进行委托、授权;不得向学生、学校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不得指定参与竞赛活动时的交通、酒店、餐厅等配套服务;不得通过面向参赛学生组织与竞赛关联的培训、游学、冬令营、夏令营等方式,变相收取费用;不得推销或变相推销资料、书籍、辅助工具、器材、材料等商品;不得面向参赛的学生、家长或老师开展培训;不得借竞赛之名开展等级考试违规收取费用。
岛叔不惮其烦地列出这些条目,只因它们切中时弊,打在了竞赛乱象的七寸上。目前,有关部门已取消学前教育阶段各类竞赛、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竞赛,大幅削减了竞赛数量。对于现存竞赛,更要进一步斩断竞赛与培训挂钩的利益链,让竞赛与升学彻底脱钩,从而助力“双减”落地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番操作后,愿家长的“鸡娃”行为能理性一些。国家帮忙卸下的夹板,咱当父母的就别再给孩子套上了,您说是吧?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