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评 > 正文
消除毕业生“求职焦虑”,从治理实习乱象开始
2022-05-29 09:36:44 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日,有网络博主曝光了几家知名券商的实习生冒充正式员工招聘实习生,或是打着正式员工的旗号大搞“付费内推”。

类似的实习乱象并非第一次出现。近年来,一些中介机构和个人宣称,只要求职者支付一定费用,就可以帮助其拿到知名企业的内推名额,甚至有中介公司推出“天价”实习套餐。

不赚钱反而“倒贴钱”,很多大学生并非不明白这样的实习机会就是个“坑”。然而,明知是“坑”,为什么还要主动往里“跳”呢?

实习乱象丛生,与毕业季的就业压力有关。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1076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67万人。面对又一年“历史新高”,大学生难免存在“求职焦虑”。他们普遍希望在校期间便能获得一份亮眼的实习经历,为将来的就业铺好路。“内卷”压力增加,让部分缺乏判断力的学生变得更加盲目,即使动辄花费几千到几万元,也挡不住“付费包进、免试录取”的诱惑。

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对求职者提出需具备相关工作经验等要求,而大学生往往缺乏工作经验,因此需要更多实习经历来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有部分学生求“大厂”无门,便动了“旁门左道”的心思,觉得为了得到大企业的实习经历,“找内部人员”或“找中介”寻找实习机会不算什么。

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没有利益驱使下非法中介机构和个别人的助推,就没有实习乱象的野蛮生长。此外,互联网的普及、疫情防控的要求虽然让远程实习、“云招聘”成为现实,但是也加剧了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中介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些都为黑中介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实习乱象引人深思。靠不正当方式得来实习机会,让实习失去了其本意。选用此类实习人员,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也会受到质疑。求职招聘的“双向奔赴”,不应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而应表现为求职者通过不懈努力,获得更优秀的实习机会和就业岗位,以及用人单位通过营造更加平等、开放、透明和充分竞争的职场环境,帮助求职者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付费实习”“付费内推”等灰色链条上,中介机构、用人单位和求职者都无法脱离干系,而治理实习乱象的关键在于营造良性的职场竞争环境,提供更多实习就业的机会。今年年初,教育部已经印发相关规定,要求不得通过中介机构或有偿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下一步,国家和各地有关部门还应继续推出保障和扩大就业的措施,争取尽快落地见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毕业生的“求职焦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