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佛像包浆、古石发亮,游客见啥“盘”啥的毛病咋就改不了
新闻事实:“十一”假期也是文明大考。从见诸报端的新闻来看,一个问题值得注意,那就是游客见啥“盘”啥。在龙门石窟,有游客越过围栏抚摸佛像,部分靠近人行栈道的佛像已经被摸得包浆;在白马寺,一个外形酷似桃子的石头被摸得油光锃亮,而这其实是一个东汉时期的塔的塔尖……
北京日报评论:要问游客们为何见啥“盘”啥,答案很简单——消灾祈福。在一些人的观念里,这些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古迹自带魔力,只要摸上一摸,就能让自己梦想成真。朴素心愿乃人之常情,但靠摸雕像祈愿实在是一厢情愿,甚至有点盲目荒谬。诸如此类的行径,虽说都带着美好期许,但细究起来,或是有损公共利益,或是涉嫌违法违规。进一步提升旅游文明,我们应该力度再大些、举措再系统些。目前,已有一些地区动真格地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在案”并予以公示,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这个黄金周,还有景区创新方式,通过无人机喊话、管理机器人巡视、金甲武士作揖劝导等,敦促游客文明游览。上述种种都不失为有益探索,既有力度,又不失温度,持续发力、互相借鉴,我们就能不断压缩不文明行为的生存空间。待到文明出游成为更多人的选择,这道风景必将与大好河山相得益彰。
新京报:“无健康码”照片获19万点赞,别让少数人群困于“扫码难”
新闻事实:近日,一位网友晒图,配文仅有3个字+2个标点符号:“无锡。善……” 没想到,竟然引来3万多转发、19万点赞。原来,图中显示的是无锡火车站对使用老人机、没有微信、无手机的旅客,也就是无法出示健康码的旅客,开辟了一条专门的服务通道。
新京报评论:近来,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健康码”的广泛应用更是让一些“无码人士”备感“捉急”,无论是注册、打卡还是日常扫码应用都让他们非常头疼。这一问题此前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这一次,无锡火车站一个特别的安排,不仅让“扫码难”的人们眉头舒展,也让所有人感受到了温暖和善意。正如一位网友评论,“一个城市的温度,体现在如何对待那些被遗忘的少数人”。旅途匆匆,使用老年机的老年人,没有微信、不会扫一扫的“网盲”,还有那些忘带手机以及手机没电的旅者,他们不该成为茫然无助的“扫码难民”,而都应被尊重和善待。人们会因这样一条充满温情的“绿色通道”,记住一座城。
北京青年报:趁囍打劫,别拿陋习不当违法
新闻事实:河南省濮阳市警方10月8日发布通报,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该市男子高某某拦截婚车索要钱财涉嫌违法,被警方抓获。经查,高某某10月2日和4日在城区内多次拦婚车索要钱财,其行为已经涉嫌违法。
北京青年报评论:拦婚车要红包,别拿陋习不当违法。从法律层面来讲,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行人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同样规定,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可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从情理角度讲,在民间虽然拦截婚车的风俗其目的就是为了沾一沾喜气。不过,有的人行为已经超出了“陈规陋俗”的范畴。比如,有的拦住婚车索要烟、红包等,甚至不给就不放行。如此,不仅给主家办喜事带来干扰,更有可能因此闹得双方不愉快。拦截婚车看似是风俗,一旦过度就是对他人权益的侵害。
红星新闻:奇葩减速带长达300米,不能简单“甩锅”施工方
新闻事实:近日,广东汕尾市海丰县的一条路面上,出现一条长达数百米的减速带,但凡开车经过这条减速带的司机们,都要被迫体验一番全身“震颤式按摩”。据报道,这条超长减速带,位于汕尾市海丰县海丽大道仁荣中学路段前,总长度达到300米。该地段事故频发,为了预防才设置减速带,但施工方在沟通中出现了误解。目前问题减速带已进行了整改,改造过程预计于10月8日完工。
红星新闻评论:当地交通运输局回应称,是“施工方对减速带的设置方式存在误解”。言下之意,属施工方的“野蛮”操作,但这样的理由实在经不起推敲。一者,设置减速带这样的市政工程仅仅“通过电话口头指示”,以至于给施工方造成“误解”,这是不是也太敷衍了?二来,如果说前期是施工方的不当操作造成,那么对于明显不合常理的设置,当地相关部门又是如何验收的?为何要等到曝光后才整改?显然,即便是“误解”造成,其中的责任也主要在当地相关部门,要施工方背这个“锅”,显然牵强。
其实,类似的奇葩减速带,比如水泥减速带、钢筋减速带等,各地都时有出现,它反映出的还是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在现实中的混乱操作。前不久,针对高速公路限速值忽高忽低、限速标志混乱等现象,交通运输部出台了《公路限速标志设计规范》。而像类似减速带设置,其实也应有相对统一的规范要求,不能让混乱操作成为常态。相关地方交通管理部门也应该多一点合规操作的自觉,尊重专业和科学,真正把交通安全和规范意识放在心上。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