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报警跨省抓了广州医生,鸿茅药酒引发强烈的舆论反弹。这款号称“一天两口,健康长寿……”并含67味中药的“神药”深陷风波。
昨日新华社原引内蒙古检方消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办理的“谭秦东损害鸿茅药酒商品声誉案”,引起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指示,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听取了凉城县检察院案件承办人的汇报,查阅了案卷材料。经研究认为,目前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指令凉城县人民检察院:将该案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变更强制措施。
昨日公安部对此事也作了回应:针对近期媒体高度关注的“鸿茅药酒”事件,公安部高度重视,立即启动相关执法监督程序,已责成内蒙古公安机关依法开展核查工作。
医生吐槽遭跨省抓捕引风波
曾获执业医师资格、身为广州一家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法人的谭秦东,可能怎么也没想到,一篇文章会让自己遭到警方跨省抓捕。
2018年1月初,内蒙古凉城县公安根据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员工有关该公司产品“鸿茅药酒”遭恶意抹黑的报警,千里赴广州,抓捕了2017年12月10日曾在美篇APP上发布《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的谭秦东。此事经媒体曝光后,引发轩然大波。
谭秦东在文章中指出,人在步入老年后,心肌、心脏传导系统、心瓣膜、血管、动脉粥样等发生变化,而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人尤其注意不能饮酒。“鸿毛药酒”的消费者基本是老年人,该酒的宣传具有夸大疗效的作用。
在文章的开头,谭秦东认为“中国神酒,只要每天一瓶,离天堂更近一点”。
“虽然他写的对象是‘鸿毛药酒’,但是却引来了鸿茅药酒的不满。”谭秦东的委托律师、广东舜华律师事务所律师胡定锋告诉记者,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员工木林向内蒙古凉城县公安局报案,称有多个公众号对公司产品“鸿茅药酒”进行恶意抹黑,宣称该酒是“毒酒”,造成产品销量急剧下滑。
文章发出后,有两家企业取消了鸿茅药酒订单,损失额为1377156元。鸿茅药酒方认为谭秦东的文章使产品销量下滑,因而报警。
今年3月13日,凉城县公安局作出的“起诉意见书”中,则表示谭的文章“造成多个省份的商家和消费者大面积退货,给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直接造成损失1425375.04元。”
在批捕文书中,凉城公安认为谭秦东“涉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具有社会危害性,有逮捕必要。”
公安部已责成内蒙古公安核查
据《人民日报》昨日消息,对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的“谭秦东涉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案”,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高度重视,已经依法开展案件核查工作。遵照公安部要求,自治区公安厅责成凉城县公安局立即按照检察机关意见,依法对该案事实和证据进行核查,并变更强制措施。
“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昨日回应:针对近期媒体高度关注的“鸿茅药酒”事件,公安部高度重视,立即启动相关执法监督程序,已责成内蒙古公安机关依法开展核查工作,加强执法监督,确保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办理,相关工作正在抓紧依法推进中。
昨日“内蒙古检察”网对此事作出回应——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办理的“谭秦东损害鸿茅药酒商品声誉案”,引起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指示,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听取了凉城县检察院案件承办人的汇报,查阅了案卷材料。经研究认为,目前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指令凉城县人民检察院:将该案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变更强制措施。
已被羁押三个月的谭秦东昨日已取保候审。昨日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真的非常激动,能得到媒体的关注,能让我提前出来,我真高兴,心情很激动。我以前是一名麻醉科医生,现在变更成一名皮肤科医生,我希望重新回到医生岗位,做一名好医生。关于写这篇文章的事我从不后悔,这是一个执业医生应该做的事,医者应该以医术名达天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鸿茅药酒究竟是药还是酒?
很多人认为鸿茅药酒是保健食品,并不清楚它是一种药品。鸿茅药酒的注册审批情况如何?
鸿茅药酒为独家品种,现批件持有人为“内蒙古鸿茅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由原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于1992年10月16日批准注册,原批准文号为“内卫药准字(86)I-20-1355号”。2002年,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换发批准文号,该品种批准文号换发为“国药准字Z15020795”。后经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两次再注册,现批准文号有效期至2020年3月18日。
鸿茅药酒药品标准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四册,处方含有67味药味,规格为每瓶装250ml和500ml,功能主治为: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以及妇女气虚血亏。
2003年11月25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公布第六批非处方药药品目录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03〕323号),公布鸿茅药酒为甲类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本身也是药品,因而具有药品的属性,风险与获益并存,有些非处方药在少数人身上也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非处方药也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规定使用,不能随便增加剂量或用药次数,不能擅自延长用药疗程,更不能擅自改变用药方法或用药途径。如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监管情况
曾因虚假宣传被我市两次通报
2004年至2017年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共检索到鸿茅药酒不良反应报告137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瘙痒、皮疹、呕吐、腹痛等。
记者从市食药监局得知,早在2010年8月和2016年3月4日,重庆市食药监局就因鸿茅药酒虚假宣传,对其进行过通报,其存在超出药品批准说明书内容,任意扩大产品适应症(功能主治)范围、绝对化夸大药品疗效、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或保证,以患者名义为产品功效作证明等,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此外,媒体报道称,据不完全统计,鸿茅药酒已经被江苏、辽宁、山西、湖北等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次数多达2630次,被暂停销售数十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有关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目前要求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格药品广告审批,加大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一是责成企业对近五年来各地监管部门处罚其虚假广告的原因及问题对社会作出解释;对社会关注的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情况作出解释;加强不良反应监测,汇总近五年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同时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报告。二是严格按照说明书(功能主治)中规定的文字表述审批药品广告,不得超出说明书(功能主治)的文字内容,不得误导消费者。三是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持续加大对该企业日常检查和飞行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药品安全主体责任。如发现违反药品相关法律法规的问题,将依法严肃处理,直至吊销药品批准文号。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组织有关专家,对鸿茅药酒由非处方药转化为处方药进行论证。
新闻纵深
传统酒企纷纷向“药”靠拢
鸿茅药酒是非处方药剂,属于OTC领域的药酒。在市场上,除了鸿茅药酒,国内属于OTC药酒产品的还有龟龄集酒、张裕至宝三鞭酒和北京同仁堂国公酒、壮骨酒等。
资料显示,鸿茅药酒1992年就被批准为国药准字红色OTC,有了OTC药品背书,药酒产品不需要医生处方,不用在医生指导和监督下使用,有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药在往酒靠拢的同时,酒也在往“药”靠拢。某保健酒企人士向记者表示,保健酒与药酒重大区别在于,保健酒属于是品类。比如劲酒、椰岛鹿龟酒等,重点在于饮酒同时补充营养,强调的是滋补而不是治病,虽然成分里面也有药材,但只是药食两用的中药。
除了细分市场领先的劲酒、椰岛鹿龟酒等,众多传统酒企也跃跃欲试,推出养生概念酒类,向“药”靠拢。比如,泸州老窖宣布,2018年将以茗酿为中心,给予养生酒产品更多的人才、费用、广宣等支持,“推动养生酒在全国的布局,闯出一条加快发展的康庄大道”;茅台旗下也有保健酒公司。
此次事件或推动行业管理更严格
行业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保健酒行业只有8亿元的规模;到2005年,中国保健酒行业销量达到45亿元;2008年,中国保健酒市场突破100亿元大关;2015年,全国保健酒市场超过200亿元成交;2017年,行业预估400亿元。
某保健酒企人士表示,国际上保健酒的消费量占酒类消费总量的12%。但在国内,这个比例其实还不到1%。保健酒的丰厚利润是知名白酒企业、制药企业,甚至外行企业大胆涉足保健酒行业的动力所在。
肖竹青表示,此次鸿茅药酒事件的爆发,体现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媒体的时代新特证,互联网将放大企业犯错误成本。
对于有业界人士担忧会殃及保健酒行业,肖竹青认为,虽然保健酒难免有擦边球的贩卖药效的营销,但市场相对开放和规范,消费者具有很强的识别度,不会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
当然,另一方面来看,虽然保健酒和药酒泾渭分明,但由于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很关注,社会影响力巨大的事件发生,往往会推动某方面的管理制度的完善。因此,可能接下来相关部门会加大对保健食品领域的监管。
上游财经·重庆商报记者 李阳 韦玥 陈瑜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