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看长江之变|小小巫山脆李 变身扶贫大产业:22万亩脆李实现产值30亿元
07-14 11:16:05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商报

7月13日,由中央网信办统筹安排、我市牵头承办的“共舞长江经济带——看长江之变”网络主题活动抵达第六站巫山。近年来,巫山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结合立体性气候特征,实施“低山种柑橘、中低山种脆李、高山种烤烟药材干果”差异化产业发展。尤其是因地制宜发展“巫山脆李”,推进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

QQ图片20190714111627.jpg

记者 唐小堞 摄


政策优势:

每年1500万元专项资金,惠及5万种植户

巫山脆李种植起源于唐宋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从2007年开始大力开展品种提纯选优试验工作,采用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的方法进行脆李良种特征序列分析,于2016年通过了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业鉴定。2017年在全国优质李鉴评会上喜获全国优质李金奖,2018年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巫山脆李”品种权。

据介绍,该县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500万元用于脆李专项发展,整合各类上级资金1.15亿元左右用于脆李产业发展,并坚持逐年递增10%以上。

目前,全县脆李种植22万亩,种植户达5万余户,其中贫困户9108户。2018年进入丰产期10.7万亩,实现产量8.5万吨,产值8.1亿元,带动精准脱贫2.6万人。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巫山脆李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特别关注。重庆市将巫山脆李作为主推的三大水果之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QQ图片20190714111641.jpg

农户果园里脆李已经挂果,即将收获 记者 唐小堞 摄


产业优势:

定位特色效益主导产业,走向全国远销海外

据了解,巫山为突出主导产业定位,将“巫山脆李”定位为优化农业结构、提升农业效益、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山地特色效益主导产业之一。

当地以贫困户为主体,种植实现“规模化”。重点打造沿江沿河示范带和官渡—抱龙—铜鼓、巫峡—两坪、福田—龙溪“一带三片”示范区。目前,全县22万亩脆李全部进入丰产期可年产脆李30万吨,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

在巫山曲尺乡柑园水竹园居民点,采访团见到了脆李种植户彭斌,作为当地的种植大户和巫山脆李微商,他每天都能销售300多件(约1500斤)脆李。一提起脆李,他的脸上就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以前在外打工一年只能挣几万元,后来返乡,从2012年开始种植巫山脆李,收入逐年递增。现在仅一个基地,年收入就达到了20万元左右。”

他告诉记者,去年起当地有了冷链运输,脆李销售就更旺盛了,不仅走向了全国,甚至还远销海外。 


技术支持:

成立研发中心,推广标准化管理技术

返乡种李,不懂技术、没有资金怎么办?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巫山县对症下药,及时与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成立巫山脆李研发中心,进行巫山脆李品种提纯选优及产业链延伸,并大力推广巫山脆李果园标准化管理技术。此外,采取“新型经营主体+农户+基地”方式,集中开展整形修剪等关键技术管护,并建立县级专家团队、乡镇技术骨干、村级技术队伍、种植能手和果农“五层”技术服务体系。

张科富曾经是当地的贫困户,2013年回乡种脆李后,他们一家都有了新面貌。“为了免去种植户的后顾之忧,政府给了我们提供技术支持、肥料等,我还获得了5万元的扶贫贷款。从2018年开始,我的果园就开始盈利了。”他说,目前他已经承包了30亩地,年产脆李12到13吨,年收入达到了十几万元。

QQ图片20190714111646.jpg

▲陈文明收获的脆李 记者 唐小堞 摄

记者了解到,像他们这样通过脆李脱贫致富的人其实不在少数。当地的村支书陈文明说,他除了自己种植脆李,还准备带动当地村民一起种植,合作面积达到了1千亩。“巫山有种植脆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产出的脆李品质好,获得了全国人民的认可。通过村民出土地和人工,我们出苗和技术的方式,相信今后一定能带动大家共同致富,把巫山脆李产业做大做强。”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唐小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