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过后,11月20日,中消协发布了从10月20日到11月15日期间的“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出人意料的是,报告中,李佳琦被点名、汪涵被点名,甚至连新晋网红李雪琴也上了“典型案例”,在此之前,直播界头部网红辛巴也遭遇王海打假。
这些“典型案例”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销售数据、直播数据等属于直播带货最重要的环节。
数据显示,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直播带货”类负面信息334083条,日均负面信息在12373条左右。也就是说,在典型案例的背后,还有数十万条“非典型案例”,这还不包括吃一堑长一智却“懒得”投诉的人。
电商直播,是零售进化为新零售场景中出现的创新型商业模式,通过网红建立的人设与信用背书,将产品与消费者的“信任距离”和在传统电商的基础上进一步缩短。从新零售的角度说,这确实属于创新,也确实能帮助好产品快速占领市场,帮助消费者快速找到好产品。
但是,直播卖货不等于直播和直播间下单这个环节,其前置环节还需要选品,中间环节需要流量,尾端环节还需要有售后服务作为支撑,这是在直播间看不见的。这些都需要直播电商下“后台功夫”。
从中消协发布的数据来看,问题都出在“后台功夫”环节,也就是消费者看不见的盲区。不过,产品商家与消费者最终的结果体验,一定是真实的,不管盲区多大,最终只会出现两个结果:爱还是不爱,用脚投票;真的受伤了,那就投诉。
这次的“典型案例”在一定程度上,给商家提了个醒,没有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直播“效果”越好,可能结果越惨;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意味着,通过一个一个入坑的经历,逐渐产生出对直播过程中“沉锚效应”的免疫。
当下,直播已经成为电商的新标配,也是流量的新入口,但从中消协发布的数据来看,这个新入口正在接受市场的检验与矫正。商家促销惯用的“沉锚效应”红利,正在通过消费者的入坑,逐渐被消解,从而让市场回到高质量产品与服务的商业本源上去。
从李佳琦、李雪琴、辛巴们的角度来说,则需要真正地将“后台功夫”下够,否则,频繁的翻车,可能真的会让今天辉煌的他们去应验那句江湖咒语: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不信?看看身前身后人,对于“混”的,市场饶过谁?
作者:张浩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