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午,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城市轨道交通蓝皮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报告(2018-2019)》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报告显示,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日益扩大,客运网络可达性更强、覆盖面更广,乘客在地下空间活动时间增加,公众对于轨道交通出行的依赖性日趋增强。
上游新闻记者(报料微信号:shangyounews)从现场获悉,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服务中在服务质量管理、服务设施管理、服务安全管理、服务环境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7月26日,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城市轨道交通蓝皮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报告》发布。
35个城市已开通轨道交通,总里程5761.4公里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大陆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开通运营线路里程达5761.4公里,较2017年底增长了14.5%;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城市35个,2018年新增乌鲁木齐市。上海、北京两市运营里程突破700公里,广州、武汉和成都紧随其后,运营里程突破300公里,线网建设不断完善。
全国在建线路总长6374公里,北京、广州两市建设规模超过400公里,成都、武汉、杭州3市建设规模超过300公里。全年共完成城轨交通建设投资5470.2亿元,规划、在建线路规模稳步增长,年度完成建设投资额创历史新高。
我国大陆地区步入或基本步入网络化城市共有17个,共有63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获得国家发改委或地方政府批复,待全部建成后,将有超过30个城市迈入网络化运营阶段。
去年210.7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最小发车间隔缩短30秒
2018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持续攀升,全年共完成客运量210.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5.9亿人次,增长14%。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客运量均突破30亿人次,成都、南京和武汉首次突破10亿人次。
在运营服务方面,2018年各个城市根据客流分布和乘客乘车需求不断调整完善客运组织和行车组织,合理设置线路高峰小时最小发车间隔,提高服务质量,最小发车间隔不断缩小,12座城市的最小发车间隔缩短了30秒以上。
从服务时长来看,2018年城市轨道交通平均运营服务时长为16.6小时/日,其中北京、上海、西安(与杭州并列)位居前三位,分别为18.6小时、18.1小时、18小时。
▲7月26日,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城市轨道交通蓝皮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报告》发布。
高峰期限流系轨道交通主要问题,建议从设计之初做好预留
蓝皮书指出,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服务中在服务质量管理、服务设施管理、服务安全管理、服务环境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高峰时期限流制约乘客出行效率被列入第一位:因各换乘线路运能不匹配、车站设施布局及通过能力不合理等因素,导致高峰时期站内乘客拥堵,部分城市客流量较大的车站、换乘车站在早晚高峰时期都必须实现车站客流控制或线网客流控制,严重限制了线网的运营能力,降低了乘客对于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制约乘客出行效率。
针对这一问题,蓝皮书建议综合考虑车站容纳能力和车辆运输能力的匹配性,设计能力参数、客流预测、设备数量、车站规模等均需做好预留。
其他问题还包括:配合网络化换乘的车站服务标识有待完善,车站服务环境仍需持续改善,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有待完善等。 蓝皮书建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尽快推动出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相关法律法规和运营安全评价等标准出台,便于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按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定期开展运营线路安全评价时有规可依。
上游新闻见习记者 李洪鹏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