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小伙放弃央企工作 回到万州这个村打造“池海湿地公园”
07-04 05:32:21 来源:重庆日报

近日,万州区弹子镇新袁村,陈孟杰(左)替游客抓来生态养殖的鲜鱼。首席记者 崔力摄

重庆日报消息,从万州城区出发,到弹子镇的60余公里山路,重庆日报记者一行足足跋涉了两个半小时。其实,31岁的陈孟杰完全没必要回到这个偏僻、落后的地方——2009年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他已经在位于德阳的一家央企上班,月薪上万元。

“家乡的贫困呼唤我回家。”6月21日,陈孟杰向重庆日报记者袒露心迹,自己是学农业的,父母也大力支持,所以他就回来带动村民们一起脱贫致富。

一片“池海湿地”

从航拍的照片可以看到,在万州、梁平、开州、四川开江县交界处,巍巍青山间一汪绿水仰卧山野,那是长池水库。在水库周围散布了500来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池子,这便是陈孟杰的池海。

但3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那时,万州城区到弹子镇新袁村几乎不通车,当地村民到万州城办事,得绕道梁平或开州。另一方面,全村有2000多人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小孩,仅有700人。“真的成了死角。”陈孟杰说。

2015年,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时,新袁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5200元,全村建卡贫困户有89户295人,村里的党员干部非常希望能有人带动大家脱贫增收。

“如果只图赚钱,肯定不愿回来。”当时,陈孟杰已经在德阳有稳定的工作,即便回到万州也可以在父亲的公司上班。但在新袁村,陈孟杰父子俩最有条件成为脱贫致富带头人——一个是中国农业大学毕业人,有专业技术;一个开办了公司,有经济实力。陈孟杰说,“是老家的贫穷唤回了我。”

回到新袁村,有人建议陈孟杰利用长池水库养鱼,但他拒绝了。长池水库水域面积近600亩,周边几乎无污染源,是临近几个镇的饮用水源。陈孟杰决定,首先要保护长池水库水质不遭破坏,再依托其山水资源另行开挖500口水池,用来进行生态养鱼,从而形成有规模的“池海湿地”。

在现场,记者看到,一口口水池没有统一的大小和形状,基本按照原来梯田的形状开挖而成。陈孟杰说,要尽最大可能维持原有的地形地貌,保证原来的生态不被破坏。

现在,500口水池与长池水库毗邻而居,成了弹子镇一道特有的景观,陈孟杰准备将其升级建造成为“池海湿地公园”。

一张“村规民约”

在陈孟杰公司的墙上,张贴着一张《万州区弹子镇新袁村村规民约》。这是陈孟杰与新袁村村支两委一起,与村民商量后制定出来的,围绕保护生态环境,在造林绿化、公共卫生、水资源保护、农药使用等方面,都做了详细规定。

陈孟杰告诉记者,新袁村有长池水库的湖光山色,最大的资源就是生态环境。但回村一年多来,他常常见到村民乱扔垃圾、随意排放、堆码无序,庭前院后存在脏乱差现象。

陈孟杰说,这些行为看上去是村容村貌的问题,实质还是乡风文明问题。他认为,要打造“池海湿地公园”,绝不只是道路水池、亭台楼阁等硬件设施的打造,更重要的是景区居民的文明素质提升,要从保护生态环境做起,“所以,我牵头做了这个村规民约。”

这份村规民约制定得很细,特别是针对景区,要求村民爱护景区财物,保护野生动植物,不能损坏景区古今建筑、雕塑及园林景观;禁止偷鱼、毒鱼、电鱼;严禁在景区内野炊、随意丢弃烟头、燃放烟花爆竹;不能乱砍乱伐,特别是故意破坏珍奇植物和砍伐名木古树;生产、生活污水应经生化或沼气池处理后集中排放,保护好水资源,提倡清水养鱼,严禁向水库和池塘内施撒化肥或其他有机物质;讲科学、重健康,提倡种植环保农作物,做到无污染、无公害。

“生产生活有了规范,村容村貌发生了变化,乡风也变得文明起来。”新袁村党支部书记称,陈孟杰返乡,不仅带回了资金、技术,还改变了村民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现在,白鷺、野鸭、苍鹭,野鸡、鸬鹚等鸟儿回来了,长池水库里的野生鯽鱼、鲤鱼、麻花鱼、乌龟等也多起来。

一条乡村旅游路

在新袁村,陈孟杰流转了近1000亩土地,除了在水上做文章,建造“池海湿地公园”,他还建起了300亩果园,栽植了枇杷、桃子、柚子、柑橘、杨梅、无花果等10余种果树。

现在,长期在果园干活的村民有50多人,男工每天60元工资、女工每天50元。每年,陈孟杰支付农民工资有150多万元。

“带动性还不是很大。”陈孟杰坦言,景区还没有建好,果树也没有投产,当地村民的收入还是不高。

今年,陈孟杰将桃园的劳动力全部承包给村民,桃子销售利润的40%归承包村民,这样既提高了劳动效率,又增加了村民收入。

与此同时,陈孟杰还在万州引进一蔬菜老板,提供种子、农资,让村民在他果园里套种蔬菜,蔬菜老板负责收购销售。

今年上半年,村民李秀龙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种植了5亩莴笋,卖了500元钱,接下来,他还打算扩大种植面积。

“景区建起来了就好了。”陈孟杰说,虽然池海湿地地处万州、梁平、开州、开江交界处,过去是“死角”,但随着农村公路网络的不断完善,特别是未来万州到达州的直线高速公路建成后,这里就成了四个区县的中心点,到这几个区城区的直接距离都在35-50公里范围,发展乡村旅游正当时。

目前,陈孟杰与父亲已在“池海湿地”投资了1000多万元,建起了景观池塘、家庭民宿、生态水果园、望月楼等,现在正建设游客接待中心。

现在,“池海湿地”被万州区科协列为区科普教育基地,新袁村也被重庆市列为首批创建全域旅游示范村。未来,父子俩计划投资上亿元,将“池海湿地”打造成国家级4A景区,带领乡亲们走上乡村旅游的小康路。

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彭瑜

原标题:陈孟杰与他的“池海湿地” —— 一个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生的返乡创业路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