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9日电,据《香港商报》报道,港珠澳大桥即将通车,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表示,大桥是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大桥通车后将形成三地“1小时生活圈”的战略目标,珠三角同城化、一体化的时代即将到来。
资料图:港珠澳大桥香港段。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据报道,孟凡超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大桥对大湾区经济增长有重大的支撑作用,经济价值远超大桥本身1000多亿元(港币,下同)的投资,因此他对大桥收回成本很有信心,并会为区内经济产生几十万亿经济效益。他还表示,即使投放数千亿元于港珠澳大桥建设,也并非过度耗费,因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是十分巨大且不可小觑的。
孟凡超还表示,支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提出的“明日大屿”计划,认为该计划将会是建设大湾区的重要举措,未来应该结合大湾区及港珠澳大桥去发展。他还建议,日后在大屿山东部人工岛建立多个大型智能停车场,让使用大桥来港的境外车辆停泊,既能够避免车辆进入市区导致交通拥堵,也可以促进经济和市民就业。他认为“明日大屿”有望产生十几万亿的经济效益。
孟凡超在谈及大桥的设计充分考虑天灾影响时指出,港珠澳大桥上月经历强台风“山竹”的吹袭后,主体桥梁、海底隧道没有受损。大桥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所在位置的风浪流影响,能承受每秒100米以上的风速,而当时桥面测到“山竹”的风速是每秒50米左右。
孟凡超还提到,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主体结构均使用当今最具耐久性的建筑材料,并且将会使用自动化检测和养护仪器,全覆盖大桥各部分,以作月检和年检。他形容,维修保养工作没有难度,不会出现天价维修费的情况。
此外,孟凡超指出,港珠澳大桥从设计到施工经历了很多困难。他举例称,澳门特区和珠海政府曾就大桥西岸的登陆点有不同意见,三地政府也讨论了各种通过口岸的方案,最终以“三地三检”方式化解分歧。孟凡超还称,各方曾经围绕“全桥”、“全隧”、“桥隧岛”等,经过多番争论,技术标准也存在较大的困惑,三地政府最终同意以“就高不就低”原则应用在不同工序。
对于大桥选址位于中华白海豚保护区水域,孟凡超强调,施工期间已经避免大量施工人员、船舶和机器下海作业,因此减少了对白海豚的伤害。他称,留意到有报道称区域内的白海豚数量有增无减,相信与人工岛和桥墩聚集浮游生物,为白海豚觅食提供便利有关。孟凡超认为,大桥通车后有助减少海上交通,届时会更有利于白海豚的保护。
原标题: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大桥效益或达几十万亿港币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