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微信公号消息,广东朋友的“塑料普通话”总能创造不少趣事。
广东小哥在餐馆点菜:“红消入片饭、鱼先且几、消牙和金鱼。”老板一脸懵,最后扭头看看玻璃缸里的招财鱼大惊失色:你们俩还是人?吃个饭连我金鱼都不放过?
他一脸无奈:“梨芥末连煲冬瓜都汀布懂?芥末嘬生意阿……唉!”
几经周折,老板才知道他点了红烧肉片饭、鱼香茄子和烧鸭。金鱼也保住了,因为小哥想吃的是蒸鱼。
图by微博@蜻蜓队长
跟普通话比
粤语算得上一门外语
公司出差住宾馆,广东同事和我说:“你先死,你死了我再死。”并非是要求我一起自尽,而是在安排洗澡顺序:你先洗,你洗了我再洗。
随性又自然的广式语气,奇异的音调,夹杂着语序颠倒的词汇,即使是“生死大事”在广东人口中都变得轻描淡写,这就是独具特色的广式“煲冬瓜(普通话)”。
古天乐在广州车展代言新车,微笑谈及对新车感受:“我现在就想炸死它(驾驶它)。” 坐在展台下的汽车厂商可能脸都绿了。
张家辉说普通话时卡住。周杰伦确认过眼神之后:你说广东话就可以了!
广东人说三种方言,粤语、客家话、潮汕话。以粤语为例,电影《夏洛特烦恼》里,大春情深意切地用咖喱味儿的粤语唱《倩女幽魂》,马冬梅一下子炸了:闭嘴,别侮辱我偶像!这说明,这种方言真的很难学。
普通话只有四个调,而粤语有九个。因此一句发音上平平无奇的普通话,用粤语念很可能会出现抑扬顿挫、九转回肠的效果。
听音辨意已经很难,更别说广东话里还保留着很多古汉语成分,虽然古香古韵,但词义南辕北辙。就算你能猜出来“食”是吃,“行”是走,“衫”指的是衣服,但绞尽脑汁也想不到:“喊”就是哭,“训”就是睡,“有人虾我”其实是在诉苦:有人欺负我。
因此每次在跟广东小哥聊天时,不仅要调动极限听力,上下文理解力,更要通过阅读表情以及观察手势,半猜半蒙才能明白他的大致意思。往往我俩说了半天,他无奈地问:“你鸡道了吗?”“……我母鸡啊!”只有这两句对话最顺畅。
你干嘛一直
对妹子说“你好胖”?
要想把话说得字正腔圆,很多时候必须要卷舌,这对广东人是一种结界。
让广东人卷着舌头说话,就如同不让北京人说儿化音,或让四川人说10遍“榴莲牛奶”一样残忍。因此大多广东人讲普通话时平舌翘舌和前鼻后鼻音一把抓,语速很慢,一字一吐。
“塑料发音”难免会造成表达的误会,并在广东小哥追外省妹子时进一步产生“心灵隔阂”。
原本共同好友有意在饭局上撮合他俩,但吃完饭后朋友恨铁不成钢:你干嘛一直跟妹子强调“你好胖啊”?
他恍然大悟:我一直夸她“你好棒”,难怪她想打人的样子!
为做弥补,他在面包店给妹子献殷勤:“我买了鸡屎包给你明早吃呀。”妹子脸色愠怒,快步走开,只剩下一个茫然捧着芝士面包的他。
在广东小哥准备发微信语音告白“我想挤挤鸡叟,与挤鞋脑”之前,朋友眼疾手快地拦住了他。
这样的“执子之手与之偕老”准保翻车。难怪有人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开口说普通话。
不怕说普通话
更怕不说广东话
其实坦白说,即使“广东人塑料普通话”的段子满天飞,广东人也从没害怕过说普通话。
他们为自己能说一口流利而地道的粤语而自豪,也敢于在四海八方大胆地说一口“广式煲冬瓜”进行交流。敢闯敢拼的广东人性格,在学习语言上也体现得很充分。
常有人在网上发问“说广州话不标准会不会被鄙视”,但几乎没有人会问“我是广东人普通话不标准会不会被笑”。广东人对语言有着极大的包容性,掌握普通话,更乐于讲方言。听到外地朋友说着一口不流畅又带有口音的粤语,广东朋友会很乐意帮助他纠正读音,并为他尊重本地文化而感到开心。
广州地铁报站要三遍,普通话+广东话+英语。这源于对本地语言的自信,也源于对其他文化的尊重。
广东的朋友聚在一起聊天,我常常凑热闹过去听,他们看到我来了,立马切换普通话聊天,每次都如此。这本没必要,但他们只为了让我听懂,还是善意地这样做了。这让我在感动之余至今也没学会说广东话。
图片来源:有意思报告
原标题:“你是广东人?”“你怎摸鸡到的呢?”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