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见闻微信公众号消息,5月15日,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将取消本科招生的消息在媒体圈内传开。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回应称,关于教学调整的情况,学院也在等待学校的正式文件通知。作为国内近年来崛起速度最快的新闻学院,清华新传学院声誉日隆,备受学界和业界关注。
围绕这一变化,也在媒体圈内引起了广泛讨论,其中一个最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是“新闻专业对从事新闻工作究竟帮助大不大”?有不少媒体人表示对于从事新闻工作而言,本科专业是否是新闻系根本不重要,而想要对新闻理论进行学理化研究的人,可以专门去报考研究生。
传媒见闻在今天也邀请到了几位嘉宾,他们分别从学院教授、媒体从业者、行业观察者的角度对“新闻专业对从事新闻工作究竟帮助大不大?”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展江 知名传媒学者:
据我了解,清华大学取消新闻专业与教育部似乎没有关系,不具有普遍性,是清华内部“改革”的结果,这与清华大学的工科思维有关。我认为这件事很复杂,因为如果认为新闻专业没有门槛,那么设置新传的研究生专业显然也没有必要,本科反而才是最应该保留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新闻门槛低,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做,社会学、中文学、英语专业都能做,但我觉得这样说其实没有意义。因为反过来说,新闻专业的人也可以做其他专业的工作。比如孙立平老师就是新闻专业的后来去做了社会学研究,所以今天再讨论新闻有没有“学”,其实意义不大。
对于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优势在于他们对传统新闻行业里的规矩更加熟悉,能够很快的适应新闻工作,同时对一些不错的新闻院校学生而言,他们也会有更多的人脉资源。但局限也有,可能他们做新闻缺乏深度和后劲,但今天的新闻其实也不怎么需要这两点,因为今天还有没有新闻其实都是两说的。
刘远举 知名评论人:
这是一个长久的争议,甚至大多数新闻人,都持否定态度,所谓新闻无专业,也是业内人士自己说出来的。
记得在一个评论人的群里,有其他行业的人问要不要让子女读新闻专业,结果几乎是一致反对。这种反对,当然有各行各业都觉得自己的职业不好的原因,但觉得读了用处不大,不读也可以干新闻,也是一大因素。
新闻有不有专业?当然有。比如,“沉默的螺旋”、“信息茧房”等理论,可以帮助人们去判断社会舆论表象之下的潜在的真实民意。
但是,也应该看到是,新闻专业的效用的确不那么高。效用不高两个方面,一方面,这些东西容易学,自己看看书,甚至看一段话就懂个八九分,然后就用上了。第二,实际工作中,新闻的理论知识导致的差异也不大,甚至往往需要其他专业、诸如法律、经济学、财务、管理学、或理工科知识,甚至做记者需要待人接物的技巧。
不妨比较一下。比如,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定律,叙述起来也简单:气流、水流中,流速越快,流体产生的压力就越小,但应用这个原理到生产中,却需要扎扎实实地本科,甚至研究生,乃至博士,而实际工作中,也是需要做计算,不但要懂,还得精通。
正因为这种“投入——效用”差别,导致了新闻无专业的结论。新闻专业,在实际工作中,可能真的不如经济、管理、财务、心理学这些专业的帮助大。比如,我并未系统学习过评论写作,但我并没有感觉有差异,相反,经济学、管理学的知识似乎更有帮助。
罗昌平 原财经杂志副主编:
新闻无学,贵在训练。对一个传统生产模式的专业新闻机构来说,只要有专业资深的编辑团队,记者是不是新闻学院出来的并不重要,如果具备其他专业基础,比如法学、金融、公共卫生等,反而强过新闻专业。香港大学就没有新闻学院,哥大模式有一定的可取性,但我觉得新闻博士是一类很奇怪的存在。
张丰 知名评论人:
清华的做法可以理解,1949年后它一直是一个理工科大学,虽然90年代开始搞文科,但是还没有形成传统——这样干脆从研究生开始招吧。
很多人认为“新闻无学”,或者从事新闻和是否从新闻专业毕业无关,这是一种现实。不少人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新闻教育出了问题,不注重实践性,其实恰恰相反:新闻专业教的大都是实践性的,但又是一些过时的实践。
很多新闻系毕业的,最大的问题,恰恰是读书太少,理论修养不行(那两本教材早过时了),对社会缺少理解和解释能力,他们学的编辑、剪辑倒是很6,但是这些技能,普通人通过强化训练两周就搞定了。
中文、历史、哲学、经济、法律这些专业的,好歹都读过一些专业书,在学校里没那么贴近现实,但是这些知识背景本身是有用的,到媒体后,“5个W”“倒金字塔”这些所谓技巧,很快就掌握了,做新闻更有后劲。
中国的新闻教育必须改革,但是方向可能不是取消本科生,如果人大、复旦、武大这些传统新闻强校都学习清华的做法,肯定是一个灾难。应该改变的是教学的内容,而不是取消本科生教育。否则,都是三类学校招了学生,送到清华读研究生,非常荒谬。
刘海明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专业学习和专业工作的关系,历来是个颇有争议的话题。这样的争论不休,主要是将学校教育和职业工作混为一谈的结果。专业教育不等于专业工作,它只是为专业工作铺路。两种不同的行业,看似很接近,实际上差别很大。就像双胞胎,最终也只能神似而无法复制各自的人生一样。
新闻教育不是纯粹为新闻机构培养人才的。如果认为新闻教育培养的人就是从事媒体工作,显然是对新闻教育的了解不足。新闻教育培养的是信息人才,专业课程的实务课,也只是粗线条地模仿新闻工作。如果让新闻机构觉得新闻毕业生有用,那就是刚毕业的学生要超越许多在岗的媒体从业者。显然,这是不切实际的。包括新闻教育的任何大学专业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就是自我造血能力,他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适应多数行业相关岗位的工作。这才是大学教育的价值所在。
张欧亚 某报高级记者:
关于这个话题,我觉得可以换个说法,任何专业,对从事新闻工作都有帮助。这是我的切身感受。
实际上由现在上溯半个世纪以前,无数新闻人的成功都是明证。譬如中国新闻史的标志性人物范长江、邹韬奋、穆青,他们都非新闻专业出身,或者有新闻专业的背景,但是他们都能够成为出色的新闻人。回到现实,人们所熟知的中国著名调查记者王克勤、王和岩、赵世龙,以及新生代著名记者“呦呦鹿鸣”黄志杰,也都非新闻专业出身。
王克勤最早的专业是企业管理,获得的是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王和岩是汉語言文学专业;赵世龙是中文大专汉语言文学专业;黄志杰是中南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对从事新闻工作帮助大不大,与一个人的思想、责任、担当、阅历、眼界、悟性以及新闻敏感性有关。
从个人层面,一个人具备良好的整体素质,无论什么所学什么专业,都能也一定可以在新闻领域做得出类拔萃。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任何业态需要专业主义。从这点来说,新闻专业对从事新闻工作当然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新闻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新闻专业出身,或有新闻专业背景,对把握方向、整合资源,统领全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譬如我曾供职的《楚天都市报》,从创始人杨卫平,到接任的蔡华东、曹山旭,连续三任总编辑,都是新闻专业出身,他们也都是从优秀的一线记者成长为媒体负责人。新闻专业对从事新闻工作帮助大不大,不是绝对关系,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个人的整体素质,比如客观公正,比如道义担当,比如见多识广,比如思维敏捷,比如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等等。
涂劲军 深蓝财经创始人:
学新闻专业是否对做新闻工作一定有很大的帮助,这个在媒体圈有很多争议。有的人认为,新闻专业科班出身,对新闻专业主义有更好的理解,能够更好做新闻工作。但也有不少的记者认为,新闻基础知识的学习完全可以依靠自学就行了,关键还是要靠悟性,靠对新闻事件的捕捉能力和理解能力。
两种观点其实都有一定道理,但是本人认为,学不学国内的新闻专业对能否做好新闻工作并不有决定意义。因为在国内的大学里开设的新闻专业,不管是教材还是教师,脱离新闻实践太远了。
本人大学学的虽然是旅游管理专业,但是从初中开始,就学习了不少新闻教材。在大学期间,因为担任学校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校报记者编辑职务,所以被迫不断自学更多的新闻教材,从消息写作学、如何取标题、如何写导语、什么是正金字塔报道、什么是华尔街体,都看个遍。甚至也仿照全国其他优秀大学校报的内容来写作。这些自学与实践,最宝贵的是不断实践,为毕业后加入新闻媒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毕业后加入华西都市报,没有经历过实习生的阶段,因为有大学四年的自我实践的基础,所以可以直接就为报社工作,这比不少的科班出身的新闻专业毕业生可能有更多的优势。
优势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1、因为实践经验相对丰富,所以对新闻的理解、反应能力要更多些;2、我觉得还有个最重要是,由于我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学习到的专业内容中包含了经济学、历史、管理、艺术等学科,可能报道的眼界可能会更广阔的一些。
所以,从自己的经历来说,增加更多的知识面,对其他学科有更多的理解,比单纯学习新闻专业一个学科,更有利于做好新闻工作。从学习的难度来说,可能系统地学习非新闻专业学科,比学新闻专业学要稍微难一点。
当你拥有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哲学、物理学、计算机学等知识,你就有机会在经济报道、社会报道、时政报道、科学报道等方面比单纯学新闻专业的学生更加理解相关新闻,这些知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尤其是在做调查新闻的时候,这些丰富的学科知识能够帮助更加高效地看到新闻的核心。
另外,要说自学的话,我推荐一本书,对本人的新闻业务有很大的帮助。那就是由展江老师编译的美国新闻教材《新闻报道与写作》,这是一本结合案例教学的教材,不断通过美国知名新闻媒体的真实报道来举例说明不同的新闻类型的操作方法。自己在新闻采访工作中受益匪浅。
刘向南 知名调查记者:
我不认同“新闻专业对从事新闻工作帮助不大”的说法。当然,很多圈内同行会赞同这个说法。之所以有这个说法,我认为是与中国的新闻行业一直“水位比较低”有关系。
这个行业的现实是,它已经不太讲求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专业主义甚至被看做是一种原教旨的东西。不讲求专业的地方,当然不太需要殿堂里的专业培训。好的新闻专业素养,一方面来自于从业中的经验积累,另一方面,专业课上的塑造学习(我指的是在真正好的新闻学院里学习)也很重要。
只不过是,从真正好的新闻学院里毕业,进入这个“低水位”的行业,会给人一种被糟蹋了的感觉,这也会让更多的人认为,进入这个行业的人,不如当初就不学这个专业。这更多是中国新闻行业的现实问题。
文玉伯 资深媒体人:
清华大学取消新闻专业本科招生,我个人觉得它这么做,主要原因是这几年传统媒体萎缩太快,本身面临很大的裁员压力,就更不用说本科新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会更大。
另外,目前正处于一个传媒变革的时代,原有的传统新闻教育体系不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取消本科专业是正常的。而本质上,新闻记者对依赖是否新闻专业毕业,从实践中两者之间的依赖关系也不大。
虽然没有这方面的数据,但从个人二十年新闻从业经历看,大量的新闻记者并不是新闻专业出来的,这个比例至少超过80%。所以,清华取消新闻本科专业培养,实质上是迫于市场压力,向市场低头。
原标题:清华要取消新闻本科,新闻专业还值得读吗?专家、记者这样说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