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日本核污水将如何影响餐桌 多国渔业或受冲击
04-15 09:37:48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消息,日本政府13日宣布在两年内开始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后,引发多方担忧。韩国表示“完全不能容忍”,中国提出“严重关切”。俄罗斯也表达了严重关切。反对声中,美国一方面坚持站在日本一边,称核废水入海决定符合全球公认核安全标准。但另一方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本月初却发布一条关于禁止进口日本福岛核污染食品的警示。日本核污水入海后,将牵连哪些国家?对中国人的餐桌影响多大?《环球时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日本海鲜在中国早已不受欢迎

14日,北京朝阳区一家海鲜商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日本这项决定肯定将给行业带来巨大打击,这段时间正密切关注相关新闻,担心未来影响海产品销售。该商户表示,日本排放核污水之后,消费者出于健康考虑可能会改变食用海鲜的习惯,“实在不行,我就准备改行了”。他告诉记者,很多海鲜大商户都对未来前景表示担忧,个体小商户更是难上加难。

不过,也有中国消费者14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还会继续食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海产品,因为相信政府的严格把关。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2011年日本3·11地震发生并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后,中国海关就开始限制福岛等地海产品进口,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海产品来自国内的大连、青岛等地,国外主要进口国家有加拿大、俄罗斯、法国、挪威等。 

海洋问题专家张建刚1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相比餐桌问题,日本排核污水将污染中国东海、黄海等海域,还将影响海水养殖业、海洋捕捞业、盐业等一系列产业,大批人员将面临下岗危险。另有专家表示,放射性物质会在海洋中长期存在,并在未来几年中扩散到很多国家。如果人类食用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海产品,后果不堪设想。

韩国停售日本海鲜

在韩国,各方继续对日本向大海排放核污水决定作出强烈反应。韩国《每日经济》14日的报道称,韩国水协中央会等25个主要渔业团体当天举行示威,抗议日本向大海排放核废水。韩国纽西斯通讯社14日称,韩国渔民对日本政府的不负责任行为十分愤慨。多数渔民担心,随着日本核物质逐步扩散到韩国,不仅是济州岛,韩国主要沿海地带都将受到波及,届时就不仅是是否进口日本海产品的问题,而是韩国海产品是否还能受到消费者信赖的问题,届时韩国渔业生产很有可能遭到灭顶之灾。不少韩国渔民要求政府立即全部禁止进口日本产海产品。

韩国各大型超市则继续停售日产海鲜。韩联社报道称,日本决定将福岛核废水排入大海后,韩国各家大型超市计划继续抵制日产海鲜。易买得、乐天玛特等大型超市已从2011年起停售日产海鲜。业界相关人士表示,除了政府层面的放射性核素检测外,各家大型超市也对进口海鲜产品进行辐射检测,并将进一步加大产品检验力度。

另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4日报道,俄社会组织“萨哈林环境观察”负责人德米特里·利西岑表示,生活在北太平洋并随后被送上俄罗斯人餐桌的鱼类已经受到福岛核电站一定程度的污染,更多污水入海后情况将更加严重,首当其冲的就是太平洋鲑鱼。远东地区有6种太平洋鲑鱼,它们从即将遭受污染的北太平洋中部河流回到俄罗斯海岸时,也会把污染带到当地。

日本民间也对排放核废水强烈反对,尤其是10年前遭辐射危害最大的福岛地区。《纽约时报》13日称,在福岛,日本政府此举更不受欢迎,那里的居民担心,光是风险本身就会摧毁当地渔业,该行业一直希望在经历10年的自我限制后迎来反弹。在福岛附近捕鱼50年的小野春夫14日告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核灾难毁掉他的生计,而在2011年后出现的一个巨大挑战是去说服人们相信福岛的海鲜是安全的。日本渔业团体13日发声明猛批政府:“我们无法容忍这个做法,这是一个让人遗憾的决定。”日本全国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认为,一旦核辐射污水排入大海,势必导致水产品安全性遭质疑。

美国“双标”

英国广播公司(BBC)14日报道说,美国也就日方的决定表态,且明显支持日方做法。不过,美国政府似乎在福岛核污染问题实行“双标”。美国FDA本月初发布福岛产品污染的进口警告声明。声明称,由于核辐射和核污染有关公众健康问题,FDA已经加强对来自日本的受监管产品的监督。声明建议,FDA各部门可以不经检验(即自动)扣留福岛等地的日本进口产品。实际上,在福岛核泄漏的第二年,美国科学家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文称,在美国加州沿岸捕获的蓝鳍金枪鱼中,检测到福岛核事故释放到海洋中的放射性物质。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沈逸14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美国表面上支持日本,实际进行了风险防控,充分凸显其“虚伪”和“双标”的两面性。美国号称要领导全球环境治理,如今只剩下不痛不痒的政治声明。沈逸说,日本排放污水时,中国也应该派执法船进行巡逻和监控,确保日本不要随便排放。

原标题:日本核污水将如何影响餐桌 多国渔业或受冲击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