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深阅读丨非遗上的“重庆年”
02-13 08:14:44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非遗档案

堰兴剪纸吸收国画、版画、烙画、布贴等表现手法,具有浓郁的巴渝文化特色,与綦江版画、忠县唐代仕女图被誉为重庆“民间三宝”。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downLoad-20180213074404_副本.jpg

孙宗莉进社区教剪纸。

堰兴剪纸

一折一叠、一剪一刻 勾勒出对新年的祝福

一剪一刻中,“年年有鱼”、“十二生肖”等剪纸,魔术般地被63岁的孙宗莉勾勒出来。

作为堰兴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剪纸大师的她,还走进社区、学校,义务教孩子们剪纸,“这么美的剪纸,需要一代一代人传承下去。”

记忆

2000年的时候,孙宗莉从重钢运输部退休,闲不住,报名老年大学学画画,拜师周定洲剪纸。对于剪纸,她可是念了几十年。

小时候过年,孙宗莉最盼着外婆能多剪一些窗花,那红色缕空的窗花,对她来说就是过年的意义。

那时,孙宗莉只能看着外婆剪,毕竟那红色的纸稀有而昂贵。她自己拿着写满作业的本子,照着描、照着剪。剪得好的,给外婆看了,就自己夹在书里珍藏。

这份长久而弥新的记忆,支持孙宗莉一路“剪”来,这一剪就是18年。

传承

“我只要一剪纸,啥子不愉快都没了。”孙宗莉还想让更多人享受这份喜悦。2003年起,她开始义务教大家剪纸。待业人员、残疾人……最多时有100多人同时来听课。

如今,每周固定三个下午,她会分别到大渡口区大堰小学、大渡口区庹家坳小学、大渡口区巴渝中学跳磴校区上剪纸课。放假了,她又到社区教大家剪纸。

在她看来,堰兴剪纸,汲取了中国剪纸艺术的精华,表现手法细腻,有着浓厚的东方神韵与抒情风味。“我真怕会剪的人越来越少,以后过年、嫁娶想用剪纸来装饰,就只能用机器剪的,没有感情在里面了。”

孙宗莉说,只要堰兴剪纸能够传承下来,她到处跑“都是小问题”。

2月9日上午,在大渡口区跃进村街道堰兴社区的活动中心,刚到会议室,孙宗莉便从包里掏出一叠红纸、几把剪刀,还有几十张已塑封好的剪纸。每把剪刀都被她用纸裹住了尖头,纸的外面,还缠着橡皮筋。“不能伤到人,特别是这些孩子。”

这堂课上,小的有6岁的小学生,大的有60多岁的老邻居。“学生年龄跨度大,所以最好是简单的剪纸,还要符合新春的主题。”于是,孙宗莉选了“年年有鱼”和“爱心喜字”两个图案。

在一折一叠、一剪一刻中,5条连在一起的鱼儿出现了,带着爱心的“喜”字出现了……双胞胎小哥哥罗浩颖看得目不转睛。这个场景,像极了孙宗莉当初看外婆剪纸。

非遗档案

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所用工具仅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温火熬制,熬到牵丝时即可用来浇铸造型。最后将糖画铲起,再粘上竹签。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downLoad-20180213073221_副本.jpg

刘贵兵正在创作糖画。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