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特产传说(114)丨知道吗?那盆装得下万物的毛血旺曾是一道“穷人菜”
05-04 08:16:33 来源:上游新闻

“酸辣粉、凉面、豆腐老(脑)……豆浆油条糍粑块,现炸热络的糍粑块哟!~~~”

听见这一声声的吆喝声,说明你已经在重庆了。

在磁器口古镇走上一走,可能还未曾与各色美食打上一个照面,就先被满街飘来的香味,给诱惑的口水直流了。

要知道,除了火锅和小面之外,重庆还有一样菜品却是最吸引人的,细听,“呲啦……呲……呲”。随之,一阵辣椒的异香便像活了一样直往鼻子里钻。循声望去,就找到了这声音的源头,那专做毛血旺的店家。

走近一看,各类菜头在盆里沸腾着,做菜师傅又端来一盆,抓来一把辣椒面撒在表面,另外烧至七成热的油,加入了花椒及其他佐料爆香以后,淋浇在这盆菜里。本来就沸腾的盆里,随着“呲呲啦啦”的声音,又跳动起来。一盆又香又艳的毛血旺,就上桌了。

有游客曾经认为毛血旺与火锅似是一类,但其并非在牛油之中烫煮,且烹饪手法也大相径庭,所以并非同类,其有大不同。

这一盆毛血旺里,似乎装得下万物,猪血,鳝鱼,火腿,毛肚,豆芽,莴笋,土豆,金针菇,木耳,同时又兼辣、麻、鲜、烫、香于一身,就像重庆人的性格一样,直爽,豪迈,包容。也许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豪气,在这一方水土里,默默地生长着。

人常说,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作为江湖菜鼻祖的毛血旺就是在这江边的古镇上诞生的。每个传世菜品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在里头,它当然也不例外。

7aae0e8de0fe49e39c25ba027de4c772.jpeg

明代末年,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时,逃难到重庆磁器口镇的宝轮寺。一天,寺庙住持吩咐和尚上街去买些肉来给建文帝吃,和尚来到街市,肉已经卖光,只剩下猪血。和尚将猪血和菜叶炖在一起,做成了最原始的毛血旺,供建文帝享用。这就是毛血旺的最初版本。

000.png

毛血旺曾是一道穷人菜。70多年前,通南大巴山有一放木筏排子的张老幺带了一帮穷兄弟下重庆,至磁器口,正遇上枯水时节,船划不出去,就暂且留在了此地。

张老幺上岸来,听见一阵杀猪声,走到一家屠宰房前,见一妇人从门里出来,便想讨些不要的猪下水(下水:动物内脏的俗称)来充饥。

宰房的掌柜姓王,妇人是王掌柜的媳妇。出来送了些猪下水和刚接的猪血给张老幺。

张老幺上了木排,赶紧舀了江水把筒子骨熬上。待汤熬好,再把洗净的猪下水切成片下锅。因天冷,阵阵江风凉身,几个嗅到汤香的伙计自作主张在锅里放了些海椒、花椒。起锅时,张老幺把猪血成块入汤,便一人舀一大碗吃开了。这一吃,感觉味道好极了。汤鲜,血旺嫩,猪下水可口,白豌豆入嘴成粉汁,且麻辣暖身。于是慢慢的,这一锅大杂烩便在镇上传开了。

一时间,毛血旺成为水码头一方大众最爱吃的菜品,无论贫富显贵,文人墨客,都慕名来品尝。因为这道菜是将生血旺现烫现吃,且有毛肚百叶等杂碎为主料,遂取名毛血旺(“毛”在重庆方言里有粗犷,马虎的意思)。

抗战时期,重庆大学、中央大学的师生在傍晚或假日三五成群从沙坪坝顺江边徒步走到磁器口,以品尝毛血旺杂碎汤为快事。

有学者考证说:猪在牲畜中与五行中的水相对应,性平;血可归原生血;心可补养血亏、肾虚;舌可健脾增人食欲;肺可疗肺虚咳嗽;肠可治气虚补肾,疗膀胱和肠道功能虚竭;骨可壮筋骨。

000.png

发展到现在,全国各地的菜馆都已经有了毛血旺的身影,而这道菜作为家常菜,自家制作也便当,烹饪以煮菜为主,原料以猪血或者鸭血为主,在做好的猪骨汤里直接放入血旺,荤素搭配,血旺越煮越嫩,味道更鲜。

五一假期刚过,周末,除了火锅和小面,去磁器口尝尝毛血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综合自华龙网、搜狐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