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珍档丨 红军长征唯一路过重庆这里 司务长血染綦江茅坝坪
08-19 07:42:48 来源:重庆日报

位于綦江区石壕镇长征村的红军纪念碑。

核心提示

重庆日报消息,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开始长征。

在这场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的行军作战中,红军转战14个省,冲破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经受了艰难险阻的考验,终于胜利地完成了战略转移。

1935年1月15日,红一军团派红二团进驻綦江县羊角场;1月21日,红一军团8000多人从贵州松坎出发,经贵州桐梓县尧龙山镇箭头垭,宿营石壕镇。綦江,也是中央红军长征在重庆唯一路过的地方。

就在这短短的一段征途中,红一军团的一位司务长被贵州盐防军抓获。敌人对司务长百般折磨,用尽酷刑,但司务长始终坚贞不屈,最后被残忍杀害。其对革命的坚定信仰让百姓泪目,红军精神也在百姓心中扎了根,为綦江人民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

被敌人吊在树上的他几乎失去了意识。

这时,一碗冒着热气的米饭放在他面前,是好心的农民老乡偷偷给他送饭来了。

“这名老乡会不会被我连累?”这是他的第一反应。

“老乡,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是专门为穷苦人打天下的队伍,我已经不行了,你赶快把饭端回去吧,不然会连累你的。”他拒绝了老乡的好意。

这天夜里,大雪纷飞,温度低得可怕。

“他就是当时红一军团的一位司务长,虽然我们多方考证,却无从知道他的姓名。”近日,指着高耸的红军纪念碑,綦江博物馆馆长周铃有些遗憾地说,这位司务长的具体年龄、籍贯也不祥。

为归还百姓物品

司务长被敌人抓获

红军纪念碑位于綦江区石壕镇长征村茅坝坪,当车子在山路上行驶一个多小时后,记者来到纪念碑前。在苍翠青柏的掩映下,纪念碑显得庄严而肃穆。

顺着纪念碑一旁蜿蜒的台阶再向下走100多米,周铃指着一处杂草覆盖的角落说:“这里就是司务长牺牲的地方。”

时间回溯到1935年1月21日中午,红一军团的一部分红军战士在贵州省桐梓县尧龙山镇的箭头垭(渝黔边境交界处的小街道)休整完毕后,准备向石壕镇行进。

“报告首长!在箭头垭还有苏区纸币,老百姓的物品也没归还!”一名红军战士向红军首长反映道。

“那可不行,快用银元把纸币换回来。”在首长的命令下,司务长和两名红军战士留了下来,负责清点归还借用老百姓的物品,并用银元换回苏区纸币。

当他们一路来到箭头垭街上的赵家,准备归还筲箕时,突然,20多人冲出来将他们团团围住,对准他们的是黑洞洞的枪口。

原来他们三人早就被盐防军的姜金全等人盯上了。

敌众我寡!一番搏斗下,一名战士当场牺牲,另一名战士也负了伤。为掩护这名受伤的战士突围,司务长落入了盐防军之手。

“其实,司务长是有机会逃脱的,但为救负伤的战友,他又折了回去。”周铃说。

石壕场上的红军宿营处。

酷刑逼供

司务长没透露半点信息

“司务长可能想到了被敌人抓住的后果,但敌人却远比想象中凶残。”65岁的王文芬是土生土长的綦江人,从父辈起就住在长征村,从小她就听父亲说起过红军司务长的故事,“那些酷刑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呀!”

在王文芬的叙述中,记者仿佛看到了那些惨烈的画面。

“说吧,红军往哪走了?你们的路线是什么?你叫什么?什么职务?”面对姜金全的威逼利诱,司务长一个字都没有吐露。

“看你说不说,给我‘搬地均’,醒他的酒!”姜金全怒了,大声咆哮道。

几个人把司务长推倒在宰杀猪牛的条石上,条石两端各有酒杯大小的孔。他们将司务长双臂绑紧朝下,腹部朝上,一端用绳子套紧他的头发,另一端则套紧他的双脚。如此一来,司务长的嘴只能张着,却发不出声音,加之双臂压在下面,痛苦不堪。这就是“搬地均”刑罚,也叫“醒酒杯”。他们把司务长绑在条石上后就扬长而去。

酒足饭饱后,姜金全又回来,把套司务长头发的绳子松开,使他的嘴可以闭上,也能发出声音。

“我再给你一次机会!”姜金全叫嚣道,换来的却是司务长的怒视。

姜金全又多次往司务长嘴里灌石灰水,却还是没从司务长口里得到一点消息。

“不说就给老子‘踩杠子’!”大怒之下,敌人把扁担从司务长捆绑着的两条小腿中间插进去,用一条小腿作支点,踩住扁担的一端,去撬另一条小腿。铺天盖地的疼痛让司务长晕了过去。

怕连累老乡

坚持不吃老乡送的饭菜

当晚,敌人将遍体鳞伤的司务长拖到了牛角尖,把他吊在农民赵兴伍家坝子边的一棵桑树上,脚尖触地,吊了整整一夜。

夜里,正值山里最冷的时候,大雪纷飞,寒风凛冽。

赵兴伍知道敌人的脾性,也不敢多问,眼见司务长全身伤痕累累,于心不忍的他趁敌人在屋内围着火炉喝酒吃肉时,偷偷地端了碗饭来到树下。

“你快吃点吧,不然你会熬不下去的。”

“老乡,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是专门为穷苦人打天下的队伍,我已经不行了,你赶快把饭端回去吧,不然会连累你的。”司务长的声音很微弱,却很坚定地摇了摇头。

赵兴伍放心不下司务长,迟迟不肯离去。可无论他如何劝说,司务长仍然坚持不肯吃饭。

“快走吧,快走吧,老乡……”此时,司务长已经奄奄一息,连说话的力气都快没有了。

赵兴伍害怕被屋里的敌人发现,只好叹了叹气,眼含热泪地把饭端了回去。

第二天,敌人用“穿心杠子”把红军司务长抬到茅坝坪。所谓“穿心杠子”,就是用绳子把他的手和脚捆在腹前,再用一条长的杠子从手脚中间的空隙穿过去抬着走。

来到茅坝坪,敌人继续对司务长使用酷刑。他们把司务长的双手合抱在一根木桩上捆紧,将一根一端开口的木条在他的两个拇指中间绑紧,然后用一个木削子往木条开口处敲打,每敲一下,两个拇指就被绳子勒得更紧。司务长疼得脸都白了,依然钢牙紧闭。

“不说,给老子烙!”敌人无计可施,叫人拿来烧红的烙铁,滚烫的烙铁一下下落在司务长身上,司务长被折磨得遍体鳞伤,却丝毫不肯屈服。

气急败坏的姜金全再也没有耐心了,决定杀死司务长。

“中国工农红军万岁!打倒军阀!”司务长在生命最后一刻高呼道,气得敌人割掉了他的舌头,又向其开枪射击……司务长倒在了血泊中,枪声久久回荡在山谷中。

等敌人离开后,当地百姓杨贵华、杨献州、张海、杨子州等含着热泪将司务长的遗体就地掩埋。

綦江区石壕镇牛角尖,红军司务长被敌人迫害之地(原址)。

“从司务长身上,我看到了坚定的信仰,正因为这份信仰,支撑着他对革命的忠诚。”周铃说,他是众多红军战士的缩影,他将信仰的火种播撒在重庆这片土地上,让红军精神牢牢扎根于百姓心中,极大地鼓舞了重庆人民革命的信心。

20世纪60年代,原綦江县石壕区羊叉乡政府在司务长牺牲地修建了红军烈士墓。1981年,其遗骸被迁葬于石壕红军烈士墓。2010年11月,红军纪念碑在茅坝坪被修建起来,以供后人瞻仰。为弘扬司务长坚定的革命精神,原綦江县文管所专家走访多位老人,还原了司务长牺牲的过程。

重庆日报记者 李珩 实习生 李行芩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万难拍摄、翻拍

原标题:红军司务长血染綦江茅坝坪

相关新闻>>

不畏白色恐怖留下红军伤员 綦江这个红军洞见证了军民鱼水情

△红军洞。綦江博物馆供图

重庆日报消息,在綦江,很多人都知道有一个红军洞,它位于綦江区石壕镇梨园村十社漆树坪。近日,穿过一片长势茂盛的玉米地,记者来到红军洞。一块大石头上,“红军洞”三个大字映入记者眼帘。

“红军洞其实是三块大石头夹出来的凹槽。”原綦江区石壕镇综合文化站站长赵福乾告诉记者,这洞大有来头。

不畏白色恐怖 留下红军伤员

1935年1月21日晚,红军卫生队10多个人抬着几个红军重伤员来到漆树坪李树清家求宿。

“当年的李树清只有22岁,他并不知道红军是什么人,只觉得这些人说话客气,办事通情达理,看到伤员伤势很重,就把他们迎进家门。进屋后,红军战士担水的担水、打扫院子的打扫院子,个个都忙前忙后的。”赵福乾介绍,吃完晚饭,一名红军战士拿出银元付给李树清,说明付的是饭钱。憨厚的李树清却笑着说:“过路人找顿饭吃,不兴收钱。”

第二天早上,红军部队要离开,因为担架不够,想把4名红军重伤员留在李树清家,拜托他照顾。

李树清心里明白红军是好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家里人提醒李树清:“保长说过,藏匿红军要杀全家。”但这个刚直不阿的农村汉子说:“红军是好人,伤员走不动,不能不管啊,我们这儿背静(偏僻),常年没有人来。”

为保证伤员安全,李树清将4名伤员抬到山后油岗嘴岩洞藏了起来。后来,这里被人们称为“红军洞”。

事实上,在红军来到石壕之前,就有人造谣说“共产党来了要杀人放火”。可等红军真正来到镇上后,农民见红军纪律严明,自带炊具和盐、米,就算农民主动送给红军粮食和蔬菜,红军也按价付给银元。

个别听信反动豪绅宣传跑出去躲避的群众听说红军好,也很快回到了家里。农民邓月明回家看到肥猪仍在圈里,十几只鸡也关在笼里,煮熟的饭菜原封不动摆在灶上,心里万分感动。一个姓朱的农民离开家时,慌乱中忘了抱走熟睡的婴儿,深夜回家,看见女红军将婴儿照顾得很好,心中有说不出的感激。

从那时起,石壕民间就流传一首歌谣:“石壕哪年不过兵,过兵百姓不安宁,唯独当年红军过,一来一去很清静。不拿东西不抢钱,走时地下扫干净……”

“这可以看出红军有着严明的纪律。”赵福乾说,也正是严明的纪律赋予其团结、勇敢、顽强的优秀品质,让红军取得万里长征的胜利。

为保护红军伤员 李树清送出5担谷子

李树清的家至今仍在离红军洞不远的地方,其儿子李尚满听父亲讲过当时的情形,“至今想来还惊心动魄。”

李树清将伤员安置在红军洞后没两天,返回石壕场的国民党地方武装开始挨家挨户搜查红军。这天,他们就闯进了李树清家里。

“都给我搜仔细了!”突然,一双红军胶鞋被扔在李树清面前。

“快说!红军在哪?”

“冤枉呀,冤枉呀!我们可不敢私藏红军呀!”李树清的母亲连连给那些人磕头求情,但是地方武装人员不依不饶。

情急之下,李树清送了这帮人5担谷子,才把他们打发走。

“爸爸说,这些人其实和匪一样,只是想弄点好处,至于有没有红军倒不在乎。”李尚满回忆说,当时,5担谷子不是小数目,一家人辛苦一年才收获10多担谷子,其中的一半多要交给地主。

送饭送水 悉心照顾伤员

这件事情之后,李树清一家十分害怕,不敢把红军伤员接回家来,只能轮流给他送饭送水。

李树清的妹妹李学林当时只有11岁,她每次送饭时就把饭碗放在割草时背的背篓里,盖上草,装着割草的样子把饭送去。

她每次去送饭,红军伤员都很高兴,热情地称她“小妹妹”,还讲故事给她听。几个红军伤员都是外省人,分别姓杨、夏、刘、洽,最初交流时,李树清家里人都听不懂他们说什么,时间长了,也就慢慢懂了。

由于岩洞潮湿,天气寒冷,再加上缺医少药,一个月后,姓刘的伤员因伤口感染发高烧牺牲了。不久,姓洽的伤员也去世了。李树清把他们埋在油岗嘴岩洞前面。两三个月后,李树清把活着的两名伤员背回家调养。

在李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姓夏的红军终于可以下床行走,身体日渐好转。没过多久,他含泪告别了李家。

留在李树清家的最后一名伤员叫杨延河,伤好后,1937年的一天,他被国民党抓壮丁抓走了,以后就再也没有了消息。

“虽然李树清已过世多年,但红军洞的故事仍在流传。”赵福乾说,这是军民鱼水深情的真实写照。

重庆日报记者 李珩 实习生 李行芩

原标题:红军洞见证军民鱼水情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