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古往今来,千尺飞瀑,吸引着无数诗词大家纵情山水。道道银涟,穿插山间,勾勒出一幅幅动静相宜的瑰丽画卷。
放眼江津,将这份“动”和“静”书写到极致的,四面山必登头甲。近日,记者再度前往四面山,感受那份“欲静而动”的山水魅力。
“华夏第一高瀑”开中国夜观瀑布先河
凡入四面山,观景望乡台瀑布几乎是首选。
望乡台瀑布高度达到158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单级落差最大的宽幅瀑布。2000年,著名书法家张江涛前来四面山,游览后提笔题字——“华夏第一高瀑”。
游客入山门后,经15分钟左右车程,即可直抵望乡台瀑布。白瀑悬空势若天河决下,腾起的水雾如滚滚征尘,形成两道乳白色的气流,袅袅升浮飘逸,紫烟凌虚,化出七彩虹桥,千变万化。
2009年,一摄影爱好者偶然发现,从高处远眺望乡台瀑布,其所在山势呈桃心状。摄影作品公布后,得美誉“天下第一心”。
2009年起,在江津举办的“七夕东方爱情节”,以四面山望乡台瀑布为主体,结合现代灯光技术的“七彩瀑布”大型景观,成为参与活动的中外情侣必观的一道美景。
“七彩瀑布”也成为我国首个可供游客夜间观赏的大型瀑布景观。
“千瀑之乡”源于亿万年前的沧海桑田
四面山间,远非一座望乡台瀑布。
2007年,经过详细的地质考察,确认四面山风景区范围内垂直落差在100米以上的瀑布有3挂,80米以上的有11挂,50米以上的有37挂。而当山间逢雨后,自然形成之新瀑更不计其数。至此,四面山有了“千瀑之乡”美誉。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外地质学家多次前来探秘,最终达成共识:在一亿年前开始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地壳运动期间,至此区域有过至少三次停顿、三次错位与三次抬升,使之形成了地球上罕见的梯级平台地貌,积水成潭,落水成瀑,最终构造出了这一神奇的“千瀑之乡”。
有力佐证,则为四面山区奇特的的丹霞地貌。丹霞地貌,目前被大多数学者们接受的定义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距离望乡台瀑布不到15分钟的土地岩瀑布就是典型。
初入该景点,正面所对即为一片赤红色的山崖,岩层交错,形成一幅大型的天然壁画,与壁画相对应的是土地岩瀑布宛如一条洁白的哈达,悬垂于绿树红岩之中。飞瀑灵动,山岩坚磐,大自然手书的“动”“静”二字已凛然于此。这一景观,当地人称之为“土地神岩”。
现代地质考证表明,该处原本仅为一隙裂缝,主要岩层为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砂岩,后来地壳抬升,红色岩石经长期风化剥漓和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形成奇峰异石的丹霞地貌形态。
今人眼前所睹,山岩奇石静默巍然,亿万年来,这一“静”之由来,正是源自无时无刻的自然之“动”。
非独有“瀑”,更集自然之大成
从土地岩沿九道拐山路盘旋而下,一拐到底便来到水口寺瀑布。该处瀑布从洞顶天缝中泻落,四周山崖奇峰怪岩,瀑布下连三道拐、三道河诸瀑,形成了瀑溪结合、瀑瀑相叠的“多层叠瀑”景观。
有瀑之地,必有其源,瀑布大都源自各类湖泊。四面山景区共有龙潭湖、大小洪海、珍珠湖、林都湖、卧龙湖、上坪山水库、下评山水库、黄连坝水库等8座澄湖。
如果说千座飞瀑,书写了大自然的灵动。那么,澄湖则是在静默中承载着大自然的沧桑。
以四面山最大的天然堰塞湖——龙潭湖为例,1926年农历5月23日,随着山势改变,数万立方米的山石泥土自高处倾泻而下,填平深谷,垒起高坝,将数条小溪流水堵塞成湖。如今,游客泛舟其间,“一龙凌波起,半湖柔绿痕,和风传倩影,霞阳笼翠情”,令人心旷神怡。
深藏林区深处的千里长湖——洪海湖,则有另一番来历。
“此处原本为山间河流,自古传说有祥龙出水,当地村民为祈求幸福和安宁,留住祥龙,便将此地取名洪海,即洪海无边可藏祥龙之意。”江津地方志书记载,1970年,洪海村人筑坝蓄水,拦截河道,形成了两座相互贯通的大型水库,即为洪海湖。时过境迁,水库的蓄水作用已不再明显,但却成为了人与自然的良好佐证。
飞瀑、赤山、澄湖……四面山之美景,远不止于此——
作为地球北纬28°线上仅存的面积最大、保护最完好的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带,森林覆盖率高达96%,有各类珍稀动植物3700多种。
还有灰千岩摩崖壁画、朝源观、会龙庄、四面山少林寺等丰富的人文景观,更以爱情天梯、“天下第一心”为代表的爱情文化驰名。山间空气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9万个,被联合国生态学会专家誉为“天然物种基因库”,是全球植被最丰、水质最洁、空气最纯的地区之一。
“五岳归来不看山,要看还到四面山”,一曲《四面山之恋》,成为四面山水之最好注脚。
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