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消息,提起暑假你会想到什么呢?灼人的烈日,清凉的绿豆汤,还是似乎永远也不会哑掉的蝉声。对于现在城里很多孩子来说,兴趣班是他们暑假绕不过的地方。孩子在玻璃门内上课,家长在玻璃门外“陪读”,他们或是孩子的父母,亦或是孩子父母的父母,这些在兴趣班外默默等待孩子下课的家长,都成了一道特别的“风景”。
在南岸区一家跆拳道兴趣班,孩子们一招一式颇有风范儿。馆外,坐在蓝色小矮凳上的家长们正透过玻璃门关注着孩子的表现。这些家长往往一等就是一个半小时,眼光不曾离开过孩子。
兴趣班外的长凳上,坐着范女士和一对不知疲倦的双胞胎女儿,嬉闹的女儿们把她头发拨乱了,但她却浑然不知。因为女儿们上午、下午都有课程,来不及回家休息的范女士只能坐在长凳上休息,却不知不觉睡着了。
“乒乒、乓乓”,南岸区某商场的乒乓球馆内孩子们正在认真挥拍,两位婆婆正在被锁住的玻璃门外静静地等候。因为平日里子女工作繁忙,两位老人主动承担起了接送孩子的任务,这也是两位老人的“父母心”。
南岸区江南体育中心游泳馆看台角落,站着一位抱着婴儿的母亲。原来,她的大宝正在泳道上训练,担心刚满半岁的二宝想喝奶自己却不在身边,只得抱着一道来陪大宝。而此刻,半岁的二宝睁着眼睛,用小小的拳头拽着她的衣领,似乎正有喝奶之意。
轮滑场外,年近70岁的黄婆婆坐在藤椅上,正密切地注视着场内的情况,而不远处还放着一副拐杖。因为儿女不得空,这天,她是来陪孙子上轮滑课的,但两个月前髋关节骨折至今未痊愈,她不得不拄拐前来。
这位盯着手机的婆婆正等待着孙子下课,脚边的小马扎是她每天的必带品,有了它,累了困了才可以坐下打个盹。
悠扬的古筝琴音从社区内一家琴行传出,而琴行内不仅有刻苦练琴的孩子们,还有一旁陪伴的奶奶。
下午1点,在南岸区某商场的角落里,陈女士正在给才下课的女儿喂着从家里带来的新鲜饭菜。担心12:40才下课的女儿饿着,所以每天她都早早地做好午饭带到女儿上课附近,让她一下课便能吃到可口的饭菜。
看,湖中央的孩子们正兴致颇高地学着皮划艇。但一旁等候的家长可就受罪了。已在湖边等候多时的董女士,早已被蚊子叮得“遍体鳞伤”,只得不停的涂着止痒青草膏和驱蚊水。
“注意,节奏,提起来!”在重庆市少年宫大楼的过道一角,陈女士高举着手臂,卯足了劲为儿子打节奏。原来,儿子黄子睿学琴已七年有余,陈女士也跟着成了半个老师,儿子练琴时她常常手舞足蹈,引导节奏强弱变化。完成一首四分钟的表演曲指导后,她说热得全身是汗。
多名家长挤在一块小小的监控屏幕前一动不动地关注孩子学习芭蕾舞的动态,拿着手机记录孩子的学习情况。也许对这些父母来说,有一种等待叫“来日可待”;有一种陪伴叫“在你身边”。
原标题:玻璃窗上的“父母心”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