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特产传说(471) | 周氏古船模型:微观之间,还原重庆旧时江河记忆
03-17 07:12:17 来源:上游新闻综合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重庆,依山傍水而建,长江、嘉陵江两江在此汇合环抱,城在山中、山在水中。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就善于利用水运,商船穿梭频繁,江边码头一片繁忙。然而,随着岁月的演变与沉积,船只由木板、竹筏、木船……到如今的钢制船舶,古老的船只也逐渐被淘汰出江湖。

1.jpg

但出身造船世家的周平东,却用自己的双手,按照1:50或1:75的比例将这些古船还原,赋予其活力和生命!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一共有上千艘古船。

2.webp.jpg

2016年,周氏古船制作技艺入选重庆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据周氏古船模型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人周平东讲述:“听我的爷爷说起,在他那个年代,居住在江边的大多数人都在从事着与造船有关的职业。”

3.webp.jpg

周平东的爷爷周尚之,出生于清代光绪年间的一个船工家庭,成年后跟随家人从事古法建造渔船的技艺。后来,木船制造业突显出没落的态势。“造船为生的日子早已不在,我的爷爷便进城从事其他行业养活家人。”周江平说。

虽然打造木船的生计消逝了,但是古法制船的手艺却换了一种形式保留了下来。

周平东介绍,他的祖辈在造船之前,都会制作一个微观的船只模型,方便大户人家在定制木船前进行取舍。这一步骤在造船的行当里称为“制作小样”。

4.jpg

就是这一手艺的保留,让周尚之在闲暇之余开始钻研船模的制作,并且将这门手艺传给了他的儿子周太明。到了第三代传人周平东,更是从小就展现出对船模的极大兴趣,“因为我们小时候没有玩具的,我父亲就用他的手艺,给我造个小船,我自己拿去江边玩。”

周平东长大后,便开始自己动手学习制作船模,“我记得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我开始去街上捡一些材料,拿回家后自己做手工,我的父亲有空的时候就来指导指导,没空的时候,我就蒙着脑壳个人琢磨。”

5.webp.jpg

周氏古船模型的制作,大致分为四步:制图、选料、开料、制作,每一步又包含着众多复杂工序。

对于周平东而言,制图是最为困难的一步。这不仅是考察了制作者的绘画功底,更体现了制作者的制图经验。

制图首先要遵循对船只复原的原则,这需要提前查阅相关的资料,尽量还原其历史样貌。随后,再根据图片资料,在图纸上按照1:50甚至1:75的比例绘画出模型样图。

6.webp.jpg

如果说制图是制作船模的基本保障,那么选料则是关系到船模能否制作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

现在的周氏古船模型所选用的木料大多是沙比利以及柚木。在这些木料中尤其需要挑选木纹细腻,纹理均匀清晰,颜色合适,自然阴干的。这样的木料不易变形,易于船模的加工制作,制作出的船模也较为坚固,保存时间自然会久一些。

开料是由木材加工厂将选好的木材进行粗加工,制作成板材。之后,手艺人再根据最初画好的图纸,将板材逐一切割,打造成船模所需要的尺寸和样式。

与原先的板材加工手段有些不同,现代的开料机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纯手工制作的原始方式。这对于手艺人来说不仅可以得到更加完整的板材,同样也能节省时间和精力。除了现代机器外,传统工具例如锯子、刨子、锉刀等等都是在后续的手工制作中必不可少的用具。

7.webp.jpg

待上述的前期准备完毕后,船模就需要最后一步的“制作”了。虽然看似只有简单的“制作”二字,但事实上,光是组合拼接就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

一艘船模所包含的零部件少则几千,多则上万,精细无比。比如其中一艘船,其窗棂最小的直径仅1毫米,榫、卯只有0.6毫米,只有一根普通的牙签1/3大。船模是相当精细的工作,只能仰仗手工,无法用机器替代。所以,无论是打磨制作,还是组合构建,周平东都要严格遵循古法制船的要求,运用榫卯、镶嵌、粘接、穿斗等制作工艺,精确再现中国古代的船舶模型。

8.jpg

拼接过程中,还需要对边缘不够齐整、不能完全契合的零件进行二次打磨,做到严丝合缝。制作完成的古船模型,最终要涂抹一层木蜡油作为保护。

耗费一至两个月打造而成的船模制品,不仅仅是惟妙惟肖的缩小版古船,更是经过精雕细琢而成的艺术品。

制作过程非常关键且复杂,其实在制作之前还有一道必做的功课,即了解不同功能的船——麻秧子、大皇船、战船等。它们在结构和装饰上差异颇多,制作时也需考虑在内。船运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船模则是造船业的缩影,如今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很多船型已经消失匿迹,所以需要靠查阅各种资料,才得以了解它们的模样,然后根据经验来绘制古船的外形图和施工图。尤其对于精致的细节和船模里每个部件的尺寸,没有历史资料作为参考,难度就很大。

比如麻秧子,是一种具有重庆特色的船,过去专门用来走三峡附近的水路,对于周平东来说,特别有亲切感,所以他做得也比较多。

9.jpg

据周平东介绍,重庆的很多地方都有麻秧子,且结构会有少许的不同,造船人会根据当地的水域情况,做适当的调整。而他做的模型,就是过去三峡流域里常见的麻秧子。与海船的尖底不同,麻秧子的船底宽且平,整体船型宽头窄尾,

这样的结构牢固扎实,且不易被水下的暗礁撞到,非常适合在三峡大坝未建成以前激流险滩较多的三峡流域航行。

为了精雕细琢,尽可能100%还原每艘船只。周平东开始翻阅资料,从船只的外观入手去研究内部构造。仔细观察周平东制作的古船模型,只见这些船型线条流畅,结构分明,细节清晰精致。周平东说,他制作的麻秧子船模是以梁平竹帘作为船舱顶,荣昌夏布制成的三面船帆分布在船首、船中、船尾,像真实的船帆一样,可收放自如。船体结构大到龙骨、船舱、船帆,小到船橹、船锚、船舵,船模上应有尽有。

10.jpg

看着一艘艘船只“诞生”,周平东内心十分满足。他做的船模精细耐看,加上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又经常参加各种展出活动,也吸引了一些国内外的客户来找他定制收藏。

为了不让这门技艺失传,如今,周平东的女儿周南馨接过了传承的重任,跟着父亲全职学习雕刻技术。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这项技艺,并将它传承下去!

来源:同生老庚微信公众号、非遗与传播微信公众号、曾家岩书院微信公众号、华龙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