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新德里南郊一所中学教室的黑板上,写着大写的英语单词“幸福”。54名七年级学生正在上一门新课——提高心理健康的“幸福课”。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8日报道,德里教育部门在公立学校推出的“幸福课”不同于传统的数学、科学和语言课。其目的是通过冥想(心智觉知训练)、讲故事(自我表达)和其他各种活动,集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最终提高他们的情商、减少压力和焦虑,并避免抑郁倾向。
幸福课从本周正式开始,每天一节课,大约30至45分钟。课堂上,学生们坐在地板上,在老师的指导下眯着眼睛,仔细倾听周围发出的声音并进行辨别,最后还要聆听自己的呼吸声。据印度幸福课设计委员会负责人拉贾什·库玛介绍,印度政府的幸福课分三个年龄段,分别是幼儿园到二年级、三年级到五年级以及六年级到八年级。为避免给学生增加负担,幸福课不打分,没有教科书,也没有考试或家庭作业。
德里教育部长马内什·西索迪亚今年2月宣布这一计划时表示,在学校推广“幸福课程”能培养孩子的性格,影响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方向。他说:“教育必须服务于更大的道德和社会目的,不能脱离社会需要。我们追求经济平等的同时,也必须争取幸福平等。”
对于开设幸福课,西索迪亚本月还给出另一个解释:“学生们的幸福感越来越低。同时,他们的压力、焦虑和抑郁倾向日益严重。”西索迪亚在推特上说,幸福的孩子学习能力更强,因为他们往往睡得更好,免疫系统更强。幸福的孩子学得更快,创造性思维更强,在面对失败时的韧性也更大。
世卫组织最新数据显示,13岁到15岁的印度青少年有1/4受抑郁困扰。11%的印度少年注意力分散,无法集中精力完成作业。此外,15岁到29岁的印度青少年自杀率为每十万人中35.5人,为该地区最高。印度儿童心理学家马宗达说,印度青少年的抑郁症及其他心理疾病发病率也在上升。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