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消息,“生了!生了!”
千禧年(2000年)的第一个清晨,郑州第五个“千禧宝宝”出生了。44岁的陈玉国听到消息后,从楼下冲到产房里来,刚买的皮衣坏了都不知道,就顾着去看护士手中的孩子。
借着千禧之年的吉利,和对他千里挑一的厚望,父亲给他起名“陈千一”。
而在陈千一出生8个小时前,新年的钟声刚刚过2分种,南昌市的第一个“世纪婴儿”在众多媒体和闪光灯的关注下出生了。因为这个特殊的身份,家人给她起名“世莺”。
2000年是公元元年之后的第二个千年交替,又逢中国农历龙年,这一年降生的婴儿都被称之为“千禧宝宝”,其中有的是偶然出生,有的则是经过父母的“精心计划”。
陈千一和魏世莺。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供图
据澎湃新闻了解,2000年中国内地新生儿人口达到了3600多万,远超1999年的1909万和2001年的1702万。
如今,18年过去了,当初备受瞩目的“千禧宝宝”们也迎来了18岁的成人礼。作为首批00年,成年后的他们有着什么样的想法?作为“00年新生儿潮”中的一员,是否从小到大都经历着更强的同龄竞争压力?
2018年1月1日,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数位“千禧宝宝”,有的想给父母写一封感恩信,有的坦言“成年后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我可能还没准备好。”
来之不易的“千禧宝宝”
陈千一打一出生就受到了很多关注,作为千禧宝宝,刚一出生,他就收到郑州发的千禧宝宝金色纪念卡,郑州许多媒体都对他的出生做了报道,更有大河报记者17年来,一直在记录着千禧宝宝的成长。
“孩子出生的时候,亲戚朋友有的发短信祝福,有的直接上医院来,还有人直接去家里道贺,他二姨最开心了,从宝鸡赶过来看这个孩子。”
陈玉国说,家人都对千禧宝宝的身份看得比较淡,“我们也没有刻意到这一天生,这个身份只是觉得比较吉利,和普通孩子没有什么区别,但千一这个孩子来得不容易,所以我们家里人都更疼他。”
陈千一的父亲结婚晚,40多岁了还膝下无子,一家人都很着急,在44岁时才迎来了小千一。而陈千一母亲更是不易,“孩子妈妈有心脏病,生孩子风险大,好不容易怀上,几乎是豁出去了一条命才生下了他。”
“我爸说我妈生我的时候太艰难了,因为瘦而且身体又不好,需要进补但是味道又不能太重,进补吃的都是清水煮排骨,盐都不能放。”对于母亲的艰辛,陈千一一直都记在心里,“在生完我以后,妈妈在医院住了一两个月才恢复过来。”
家中诞生了一个“千禧宝宝”,在外人看来都是很幸福美满的事情,但是这其中的曲折艰辛只有陈玉国知道。
“千一刚出生的时候就身体不好,肺炎加上心肌炎,我就看了一眼还没来得及抱抱,孩子就被送进病房了。”陈玉国说,当时孩子比较小,血管还没有完全形成,每天输水都要输在头上,“当时看着小孩哭啊,大人在外面也跟着哭。”
回忆起千一住院的那段日子,陈玉国至今还很感慨,“真是艰难啊,老婆和孩子都不太好,住在医院,幸亏他二姨一起帮着照顾,否则真不知道怎么过去,这份情谊一辈子都不会忘。”
陈千一的年龄组合图
为喜欢的专业,3个月减重40斤
现在的陈千一刚满18岁,已经是一个183cm、148斤的帅小伙,还是大学里艺术团模特组的成员,时不时的还会客串学校活动的主持人。
但在高中的时候,千一还是一个只有168cm高,却有168斤重的小胖子,喜欢吃零食、吃宵夜、喝饮料,进了高中住读以后,陈千一的体重一路飙升,个子却不见长。
可是那时候陈千一却出人意料想要参加艺考,学习播音主持,“我从小比较喜欢看电视,喜欢电视上的主持人,但上了高中后才知道有艺考,就果断想学习。”
但对于他个子不高还胖的外形条件,身边的朋友和老师都不支持。“他们觉得我不合适学习播音主持,就是去学编导什么的也比这个合适。但是,我想着这是我喜欢的事情,我不想去将就。”
为了喜欢的专业,陈千一决定开始减肥。就戒掉喜欢的零食饮料开始,然后适量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每周都会抽时间去打篮球。
“刚开始第一个星期最难熬,晚上只喝粥,饿得特别想吃东西,但还是忍下来了。”陈千一的朋友们还总是诱惑他,“跟朋友们去食堂,我就看着他们吃,本来就难受了,这群人还使劲劝我‘吃一口啊’。”
坚持了三个月后,陈千一从168斤瘦到了120斤,个子还蹿了6cm,变成174cm,这给了他更多的信心。
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始终都给了他足够的自由,支持他的选择,“我们觉得只要他喜欢并且态度认真,我们就支持,然后就陪他一家一家去找合适的培训班。”
这也让陈千一很感动,今年元旦正逢自己18岁成人礼,他告诉澎湃新闻,这一年的生日不想要再向父母要什么礼物,而是想为父母做一些事情,“把我养到十八岁,是爸爸妈妈的一种成功。”
“成人礼我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陈千一说,自己想写一封信给爸爸妈妈,告诉他们这么多年来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感受,想对他们说一声‘谢谢你们十八年来的照顾’。”陈千一说,希望自己独立以后,可以更多的回报父母。
当初怀里的婴儿,如今已经是183的小伙,对于孩子的成年,陈玉国还有些遗憾,“孩子小的时候我和他妈工作都忙,我经常都不在家,没有给千一足够的关心和照顾,这一晃都成年了。”
“他妈妈只希望他平平安安长大,能做一个有用的人,一个人品好的人。”陈玉国表示对于陈千一的未来,期望还是没有变,想对他说“千一,18岁了,以后的路就要自己走了!”
爷爷奶奶带大的“千禧宝宝”
早在1999年12月31日下午,南昌市许多媒体就聚集在了省妇女保健院的产房门口,等待着“千禧宝宝”的出生。
2000年1月1日0点2分,随着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记者们穿着无菌服涌入产房,记录下南昌市第一个千禧宝宝的出生。
借着千禧之年的吉利,父母给这个孩子取名魏世莺,即世纪婴儿。
2018年,当初在众人祝福之下出生的世莺,如今年满18岁,已经是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的一名学生。
而这个成人礼,是她第一次一个人过的生日,“室友回家了,我家太远了回不去,应该会在练琴中度过吧,最近排练很紧张。”
这一年也是世莺第一次离开家人在外地求学,这个特殊的成人礼,也让世莺有了更多的感触,“十八岁可能就是代表未来自己要更加的独立了。”
魏世莺的年龄组合图
谈及自己千禧宝宝的身份,世莺说并没有感觉到和其他人有什么区别,“我同学都不知道我是世纪婴儿,我觉得也没什么好说的,刚刚好那个时候出生,大家都觉得很开心。要说真有什么不同,那可能就是我从小跟着爷爷奶奶一起住,由爷爷奶奶养大。”
这个经历,让世莺的妈妈一直愧疚不已,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世莺刚刚9个月大的时候,就被父母强制断奶跟着爷爷奶奶住,“那时候还太小,断奶前两天哭着什么也不吃,后来才开始吃点米糊、蒸蛋,一个月之后去看她,瘦了好多了。”因为工作原因,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一家人才会团聚一下。
“爷爷是最疼世莺的,世莺还没有满月的时候眼睛发炎了,乡下有偏方说用舌头舔了可以治,爷爷就真的半夜等孩子睡着了,为她舔眼睛。”
“奶奶没念过书,不识字,坐车也不会,为了带世莺去上二胡课,就一点一点跟爷爷学认字,这样就不会坐错车了。”回忆起世莺成长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爷爷奶奶的照顾。这也让世莺妈妈很感动,“爷爷奶奶把孩子当作女儿来养,比我这个妈妈照顾得还好。”
而世莺在外地求学,也一直心系家人。生活费有限,她不像别的女孩子一样买化妆品买漂亮衣服,却会时不时给爷爷奶奶买衣服,“她现在除了表演时候,都不化妆,同学都叫她‘男人婆’”。世莺妈妈也让女儿去打扮,奈何女儿就没当回事。
如今,刚刚18岁的世莺,除了有繁忙的课业,还要参加各种表演,有时会排练到晚上12点,“因为排练,我黑眼圈都出来了”,但是世莺对目前的状态比较满意,因为能继续学喜欢的二胡,也交到了好朋友。
对于未来的期望,世莺还是寄托在二胡上,“希望可以一直学习二胡,最后可以当一个二胡演奏家。”
而妈妈对于世莺成年的期望也很简单,希望世莺实现她自己的理想就好了,“我们都知道她希望在音乐上可以深造,也支持她。”
“佛系”千禧宝宝:成年不成年都一样
当90后因被划入“中年行列”而陷入悲伤时,2000年1月20日出生的柴天燃对自己即将到来的成人礼表现得有点偏“佛系”,“成年不成年没什么区别,还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说“佛系”是一种调侃,但对于即将迎来的18岁生日,柴天燃确实没什么计划“还没想过怎么过,可能就和平时生日一样,吃吃饭吧。”
“要说成年真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可以做很多之前不能做的事情了,比如可以进网吧了,可以办自己的银行卡了,但不觉得有更多压力。”柴天燃说。
但他的同班同学沈少钧对于成年的理解有所不同,“成年会意味着更多责任吧,可能要承担的事情更多,我可能还没有做好准备。”
沈少钧是2000年1月22日出生的“千禧宝宝”,对于自己的成人礼,他比较期待,也开始慢慢的筹划,“希望和父母商量以后,能在家里或在学校和朋友们一起开个party庆祝一下。”
现在还在念高二的两个大男孩,虽然刚满18岁,但对未来已经有了很清晰的计划和方向。
“我想念法律,从小看电视,觉得当法官太酷了。”沈少钧希望大学可以去一个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目前是第一志愿,第二志愿是西南政法大学。”谈及自己未来的打算,沈少钧很是兴奋,“华东政法大学会有比较大压力,得蹦得高点才能到,西南政法根据目前的情况应该够一够就能到了。”
有目标就会有压力,两个“千禧宝宝”目前的主要压力还是来自学习,“我要压力大了,心情不好,就喜欢听音乐,或者和朋友聊聊和家人商量一下。”音乐和足球是沈少钧最放松的事情。
柴天燃不同,“我跟我爸妈不怎么聊得来,他们不太能理解我,所以我比较少和他们聊天。”
作为首批00后,柴天燃总感觉和70后、60后的爸妈多少有点代沟,不太愿意沟通,当被问及对90后的看法时,柴天燃说:“90后还好吧,虽然没我们00后会玩,但是比较成熟,也不会太古板。”
最后,对于即将到来的18岁成人礼,两个千禧宝宝都送了自己一句“加油!
原标题:00后成年了①|今天18岁,“千禧宝宝”想写封信感谢爸妈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