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芪水:补元气→气虚
黄芪,被称为补气诸药之最,主要功效是补元气。在中医看来,气虚的人会很容易疲劳,没有精神,经常感觉疲劳,不想活动还怕冷。黄芪则有补气升阳的作用,可提高人体的精力和体力。
特别提醒:黄芪是药,不同于红枣、薏米等养生食品,不少中医专家选用黄芪调补,是因为他们自己很熟悉自己的体质,知道对症施治。普通人如果想用此法建议一定要提前咨询专业的中医师。
2.怀山药熬水:补脾散寒→感冒
初秋,外感的人开始多了起来,多数是嗓子干,咽喉肿痛,发高烧,同时伴有各种感冒的症状。一旦感觉自己受寒了,打喷嚏了,可以用怀山药熬点水喝,它可以大补脾肺之气,令气血循环顺畅。因此,趁热喝下去,有发汗的作用,散寒效果非常好。
3.薏米水:排毒祛湿→增强生命力
这杯薏米水是由半杯薏米、2.85升开水、2个柠檬、6个橙子和少许红糖煮制而成。从中医角度来说,下午5—7点是肾经当令,是人体补充元气、排毒祛湿的最佳时间。薏米健脾祛湿,有助于人体排泄;柠檬有解毒功效,加上富含胡萝卜素的橙子,温通血脉的红糖,能够改善循环系统,增强生命活力。
4.枸杞水:抗氧化→防肾结石
枸杞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有效地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从而防止肾草酸钙结石的形成。因为有研究表明,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是结石形成最早期基础病变。
一项动物实验标明:适量的枸杞多糖(枸杞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可减少肾草酸钙结石的形成。而且无论是冲泡还是煎服,都能起到抑制肾结石形成的作用。
5.姜糖水:消肿止痛→牙周炎
中医认为,牙齿需要气血的濡养,胃炎上蒸、肾阴亏虚、气血不足都会导致牙周炎,每天用生姜水漱口,坚持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明显改善,平时工作压力大,气血亏虚的人坚持用这个方法还可以起到预防牙周炎的作用。
具体方法:每天早晚取适量生姜放到清水里煮开,晾温后漱口,或者是取两三片生姜放到水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这是因为生姜性味辛温,有消肿止痛的功效。现在科学研究还发现,生姜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治疗各种痈肿疮毒。
6.罗汉果雪梨水:润喉→咽干喉痒
咽干喉痒时,不妨喝点罗汉果雪梨汤。罗汉果具有清热凉血、生津止咳、润肺化痰等功效,有利于缓解痰热咳嗽、咽喉肿痛、消渴烦躁等症。而同样,雪梨作为食材,可增津液、养肺阴、止干渴。罗汉果雪梨汤合用可清热滋阴、润喉消渴,适用于急慢性咽炎有阴虚内热之症的咽痛咽干、音哑、咽喉部异物感等。
做法:只需买1个罗汉果和1个雪梨,将雪梨去皮、核,切成碎块。罗汉果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水煎30分钟即成。代茶饮,每日一次。
7.甘桔水:祛痰止咳→咽喉不适
桔梗和甘草,代茶饮,适用于部分日常咽喉不适的人。此方出自《伤寒论》。桔梗性平味苦,宣肺利咽,而甘草性平味甘,有祛痰止咳的作用。这两者搭配使用可达到利咽润喉的效果。
桔梗和甘草在药店都能买到,可直接泡着喝。在咽喉不适的阶段,只要泡得不太浓,可以每天代茶饮。当然,如果是疾病导致的咽喉部不适,还是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8.芦根茅根水:润燥→干咳
天气干燥,有些女性会出现干咳和鼻子流血的情况。大多是肺热干燥所致。芦根茅根水就可以帮助润燥。白茅根有凉血止血的效果,对这种因为干燥引发的鼻子流血,或者鼻涕里带血丝都很合适,可以到药店买点芦根、白茅根,各20克,每天用这两味药煮水当茶喝,连续喝上三四天,很可能就避免了一次由干燥引起的感冒。
9. 红景天水:健脾→祛疲劳
红景天味甘性寒,具有健脾益气,清肺止咳,活血化瘀之功。红景天常用来煎水当茶饮或泡酒喝,以消除劳累或抵抗山区寒冷,同时还防病健体和滋补益寿。具体的红景天煮法为:取红景天(饮片)4—5g(每天的量),浸泡30分钟,然后用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即可。
10.玫瑰花水:理气解郁→抗抑郁
药用玫瑰花是蔷薇科植物玫瑰的干燥花蕾。中医认为其味甘微苦、性温。具有理气解郁、活血散淤和调经止痛之功效。该花药性温和,能够温养人的心肝血脉,舒发体内郁气,起到美容养颜、镇静、安抚、抗抑郁的功效。
做法:取玫瑰花3—4克,用开水浸泡(最好杯盖密闭)5分钟即可。
(原标题:一杯水能防N种病,关键是水里的料!国医大师最爱它!)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