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力推进川渝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10-31 06:16:18 来源:重庆日报

    在两江新区(自贸试验区)政务大厅“川渝通办综窗”,工作人员正在为市民办理业务。(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重庆日报消息,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公开发布。《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扩大民生保障覆盖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以来,川渝两地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方面做了哪些探索和合作?下一步,重庆又将如何按照《规划纲要》的部署不断发力做好公共服务?10月27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协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

    川渝两地常住人口有1.15亿,劳动力达6700万,农民工规模超3300万,人口流动频率较高。如何为川渝地区的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成为两地政府部门既关心又上心的事。

    “《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管理,以标准化促进均等化、普惠化、便利化。近年来,我市‘渝快办’和四川省‘天府通办’政务服务平台联合开设‘川渝通办’线上服务专区,线下设置服务专窗,推动两地企业和群众办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行政审批结果互认,为川渝两地的群众提供了实打实的便利。”市政府办公厅职能转变协调处处长张勇介绍。

    “川渝通办”遵循“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原则,启动以来共推出社会保险、户口迁移、企业开办、交通出行、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两批共210个服务事项。其中,国务院确定的跨省通办事项有132项,川渝两省市自主增设的特色事项有78项,涉及人社、公安、市场监管、住建、医保等多个部门和单位。

    截至目前,“川渝通办”的办件量近400万件,共减少办理环节327个、减少办理时间569天、减少申请材料232份,给企业和群众办事带来了诸多便利。

    张勇表示,按照《规划纲要》的具体要求,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化川渝地区政务服务事项通办改革,推动更多“川渝通办”事项全程网办,更大力度拓展“异地代收代办”的服务范围。

    文化教育领域交流不断加强

    优化报名方式、入学办法、报名程序,将流动人口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保障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入学、编班、资助等方面与城市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这几年,我市高度重视川渝两地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学校问题,细化外来务工子女就学政策措施,简化随迁子女入学程序,解除进城务工人员后顾之忧。”市教委主任黄政介绍,川渝两地的教育协同发展交流明显加强。

    今年7月,江津区与泸州、永川、荣昌教育主管部门在成都市签订渝西川南(泸永江荣)教育共同体框架协议,将“统筹解决毗邻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义务教育学校问题”作为川渝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全面建立泸、永、江、荣四地的教育协调联络机制。随迁子女教育也被纳入中小学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体系,确保随迁子女教育享受同等教育权利,真正做到“同城同待遇”。

    2021年1月至今,我市已妥善安排46.8万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的14.8%,其中主城区接收学生人数为19.9万人,占主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的31.4%。

    黄政介绍,目前,我市还建立起人口导向校点布局机制,根据全市区域人口变动、城镇化进程等新情况,指导各区县及时开展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进一步优化城区中小学规划布局;加强农村乡镇初中和中心小学建设,严格控制村小撤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除了推动义务教育深入交流发展,川渝两地的幼儿教育、职业教育、大学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黄政说,《规划纲要》的发布为川渝两地的教育发展明确着力点,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扩大普惠性幼儿园的供给,加大对社会力量开展托育服务的支持力度;统筹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设置,扩大招生规模,打造一批职业教育基地;与四川省联手打造职业技能大赛品牌,建设一批实训基地和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打造产教融合行业、企业和院校。

    公共卫生和医疗养老合作日益紧密

    为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川渝两地卫生健康委也早已“牵手”。

    今年,重庆市卫生健康委与四川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工作方案》,“签署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健康、老龄健康、国际交流合作等交流协议,结对共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卫表示,2020年4月,两地卫生健康委就建立起“1123”工作机制,此后,川渝两地的公共卫生合作日益紧密,也进一步激发了川渝两地一体化发展活力。

    如川渝两地推进电子健康卡信息互通,已经实现50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扫码互认”;联合印发《川渝地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双百”培养项目工作方案》,培育出首批成渝双百卫生人才40名;成立川渝两地道地药材高质量发展联盟,成功获批川渝感染性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重点实验室;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与风险监测协作机制,启动川渝区域性营养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两地火锅底料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上升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推进两地公立三级甲等医院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

    王卫表示,今后,重庆将按照《规划纲要》要求,不断深化成渝两地公共卫生和医疗养老合作。依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加快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共建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支持医联体建设和跨区办医;完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和双向转诊合作机制;发展在线医疗,建立远程医疗协作体系,持续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两地民众创造更好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就医环境,为两地民众提供更便捷、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重庆日报记者 何春阳

    原标题:扩大民生保障覆盖面 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大力推进川渝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