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除夕,大部分小伙伴已经回家和家人团圆,让往日热闹的街头不再喧嚣。就连平时人气爆棚的轨道3号线,也有些冷清,车厢里稀稀拉拉坐着数名乘客。
车头的驾驶室里,23岁的轨道司机陈怡一如往常,谨慎地驾驶着列车平稳前行,将每一位乘客平安送到目的地。
今天,是她在轨道3号线过的第3个除夕夜。
在轨道3号线过了3个除夕夜
“妈,今年除夕夜我不回来吃饭了。”2月2日中午,陈怡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告知除夕夜值班的事。
“嗯,晓得了。你上晚班要注意安全。”电话那头的回答云淡风轻,似乎已对此习以为常。
“我跟除夕还是很有缘分的,从进入单位开始,我连续三年除夕都在上班。”陈怡对上游新闻记者笑着说,自己住在主城区,回家方便,而且除夕上班可以让更多外地的同事回家团年。
“我大学毕业后就进入轨道集团成为了一名轨道驾驶员,刚好就遇到除夕夜值班。”回忆起2年前第一次当“除夕守夜人”,给家里打电话时的经历,陈怡坦言当时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反倒是父母在鼓励和安慰她。
“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让我很快就调整了心态,那年的除夕夜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陈怡说,当她驾驶着最后一班列车经过江北机场T2站台时,仍看到很多乘客在等待上车。
“他们有的拖着很大的行李箱,有的提着大包小包,还有一个中年男人抱着一个巨大的布偶熊玩具。”陈怡说,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脸上写满了归家的幸福。
“那一刻,我对自己的岗位有了更深的认识,就像小说里的‘摆渡人’。”
一天要挥动手臂超过2000次
2月4日,除夕当天。
下午3点半,陈怡提前来到轨道3号线九公里站点。换上工作服、带上工作包,在完成打卡、吹酒检、出勤答题等一系列程序后,陈怡和同事们开始进行班前会议学习。
“我们要掌握当天列车、线路以天气等各种情况,同时还要把这些重要信息抄写到司机手账,保障驾驶安全。”会后,陈怡向记者解释。
有趣的是,记者发现参加会议的一共10位轨道司机,但只有陈怡一位是女性。“她是我们组的组花,不过耍了朋友的哈。”
面对同事的打趣,陈怡跟着笑了起来,房间里的年味也浓了。但当这群“老司机”走进列车驾驶室的那一刻,气场又变成了严肃谨慎。
记者观察到,列车每次进出站,驾驶员们都要一边念口号,一边比划手势。“这是上车前的例行检查和进站后出站时的安全检查,都是必不可少的。”陈怡解释,每一个环节司机都得使用规范的口号和手势,专业术语叫作“手指口呼”
在3号线,列车司机一天的工作平均算下来要跑两个整圈三号线外加上一趟龙头寺到九公里的中间大区间,总共停站198次,而一次停站办理乘降作业需要确认10个安全指令,挥动手臂11次,地下站还会增加动作,一天大约挥动手臂2178次以上。
这样的轨道守夜人还有上百位
和平时相比,除夕的3号线列车不用再排队打挤,尤其是到了旁晚6点左右,车厢略显空荡。
陈怡说,她预料到今天的乘客不会很多,但作为驾驶员来说更要谨慎。“今天的乘客都是要回家团年的,我们更要安全地当好‘摆渡人’。”陈怡说,每当她驾驶列车时,都会提醒自己身后有一群乘客。“你会觉得多了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而把乘客从起点站安全送到终点站时,心里也会有一种自豪感。”
记者了解到,像陈怡这样的轨道守夜人光是3号线就有上百位,他们为了乘客们能在除夕夜搭上回家团年的列车坚守在岗位上。
晚上10点半左右,3号线最后一班列车分别从江北机场和鱼洞出发,经过100分钟的路途到达各自终点。这时,驾驶员们还需要将列车开往基地停车库,等回到宿舍准备睡觉时已是大年初一了。
一个人,一趟列车,一段路程,还有一些故事。
这就是“95后”轨道女司机陈怡的除夕夜。
上游新闻记者 王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