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游评论 > 正文
上游评论 | 清华贫困生“树洞”刷屏:把苦难写成诗,活成一道光
11-11 15:43:36 来源:上游新闻

30248bf4d6c73160d244475af07fad45.png

 “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近日,一篇清华贫困生的自述感动了许多网友。文章里没有卖惨也没有诉苦,而是真实地讲述了他的大学生活,让大家看到了苦难中的一股韧劲。

文章提到,他当年入学时奖学金和助学金共计13000余元,扣除学杂费,一年可支配的资金只有6500元。他制定了严格的开支计划,每个月只能花400元。他在食堂里想办法用最少的钱吃到最可口的饭菜;无法承担班级出游花销,错过了和同学的第一次合照……

后来,他通过兼职有了收入也成功保研。在研究生期间,他决定不再要助学金,每个学期拿出3200元,资助4名家乡希望小学的孩子。文末,他说希望未来有一天,能像其他清华校友一样“去真正做一些实事”。

从拿助学金省吃俭用到研究生期间资助4名贫困生,这位清华学子的励志故事让不少人感动,文章朴实的语言直抵人心,困境中的坚韧更令人钦佩。诚然,生活也许时有无奈,物质条件也许匮乏,但只要心怀向阳而生的信念和努力,再苦的日子也不至让自己困厄不前,再难的低谷也能在坚持中度过。

最近一段时间,许多在困境中自强不息、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故事,感动着我们。

前不久,一篇十几年前的博士论文后记同样打动了无数人。文章的作者是北京大学博士肖清和,他讲述了自己从一个放牛娃到北大博士的历程。据上海大学校报此前介绍,肖清和1980年出生在安徽潜山的一个小山村,小时候因为家里付不起学费只能边放牛边找书看,期间他背完了整整一本宋词。后来在母亲的努力下,终于得以重返学校。1999年,他考上了北京大学哲学系,2003年,以优异成绩免试攻读该系研究生,2005年又由硕士研究生转为博士研究生,肖清和2009年7月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入选了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今年4月,中国科学院一篇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也在网上刷屏。作者名为黄国平,他在文中回顾坎坷求学路,感染了很多网友。黄国平年少时生活窘迫,在煤油灯下读书是他最开心的事。求学路上,压力重重,有一个信念始终支撑着他前行:“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与生活“鏖战”二十二载,这位曾被搀扶的少年终成栋梁,而他又许下心愿,“如果还能做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这辈子就赚了。”

黄国平、肖清和以及匿名的清华学子,他们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苦难并不可怕,努力不会辜负每一个心怀梦想的人。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自己被照亮之后,还不忘回馈社会帮助他人,“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这种善良与大爱更令人感动。

因为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把伞。因为获得过帮助,才知道雪中送炭的珍贵。这位匿名的清华学子读研之后不仅把接受资助的机会让给其他校友,还每学期拿出3200元钱,资助希望小学4个孩子的生活费、学杂费等;黄国平在论文致谢中也许下心愿希望“做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从受助到助人,他们用坚韧实现自力,更怀抱一个感恩的心实现了爱心的传递。这样的精神展现了人性美好与坚韧,也是 “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的最佳诠释。身在井隅,心向璀璨,祝愿他们都能活成一道光,照亮更多人。

上游新闻评论员 龙春晖

微信图片_20201224112317.jpg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