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养老服务不断涌现新的需求,特别是2.49亿老年人和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照护需求日渐增多,而现有养老护理从业人员远不能满足需求。对此,人社部、民政部联合颁布养老护理员新“国标”:新增养老护理员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应具备的技能要求;将从业人员的“普通受教育程度”由“初中毕业”调整为“无学历要求”等。确保到2022年底前培养培训200万名养老护理员。
据介绍,《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于2002年颁布实施,2011年进行了首次修订。相较于2011年版《标准》,此次2019年版《标准》在放宽入职条件、拓宽职业空间、缩短晋级时间等方面做了修改。
为吸纳更多人从事养老护理工作,2019年版《标准》将五级/初级工申报条件由“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调整为“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年(含)以上”。同时,明确未取得小学毕业证书的考生,理论知识考试可采用口试的方式,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掌握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
为打通职业晋升通道,2019年版《标准》将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技能等级由4个增至5个,新增“一级/高级技师”等级,明确了康复服务、照护评估、质量管理、培训指导等职业技能;对申报条件进行了较大调整,增加了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大专及以上毕业生的申报条件,规定中职中专毕业生可直接申报四级/中级工。
此外,《标准》还缩短了职业技能等级的晋升时间,将申报五级/初级工的从业时间由原来的2年缩短为1年;取得五级/初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申报四级/中级的,由5年调整为4年。
据了解,下一步,人社部、民政部将以公布2019年版《标准》为契机,建立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确保到2022年底前培养培训200万名养老护理员,指导各地建立养老护理员薪酬待遇与职业技能等级挂钩制度,建设全国养老护理员信息和信用管理系统,以满足亿万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观点
养老护理员降门槛 如何保质量?
一边是2.49亿老年人和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一边是仅有30万名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现阶段,我国养老护理员队伍面临着数量短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能力有限、流失率较高等发展困境。为何养老护理专业人才缺口巨大,却招不来人?有专家认为,技能要求高、升职加薪空间小、苦脏累压力大、医疗纠纷频发是主因。
此次新《标准》的出台可谓对症下药,颇为及时,其中有许多亮点可寻。一是扩大供给。新《标准》放宽了养老护理员的入职条件,将从业人员的“普通受教育程度”由“初中毕业”调整为“无学历要求”。准入门槛低了,相信能吸引更多人从事这一行业,逐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二是提高质量。有人担心降低养老护理员准入门槛是否会导致一些既没有专业技能又不够爱心的人混入其中,降低养老护理质量,甚至带来安全隐患?这一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因此,新《标准》中还与时俱进新增了对养老护理员的技能要求,比如,在各职业等级中新增养老护理员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应具备的技能要求,将“失智照护”分层次纳入各职业等级的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等。这些都说明,即使准入门槛降低了,但养老服务仍要紧跟新兴需求,继续保障并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养老护理员面对的都是高龄行动不便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的人,不仅需要基础的医疗知识和护理能力,更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说白了,养老护理员就是伺候人的活,要求不低而且还是个苦差事,这样的职业对择业者尤其是年轻人来说自然缺乏吸引力。所以,在降低养老护理员准入门槛、提升其服务质量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应该拓宽其职业发展空间,缩短其职业技能等级的晋升时间。如此才能增加职业吸引力,让他们看到职业晋升的前景,激励他们逐步提升专业技术。若从业时间越长、技能水平越高的养老护理员待遇越好,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留下来。
上游新闻综合自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经济网等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