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0月19日电 (林坚)19日,明星基金经理董承非正式宣布卸任兴全趋势、兴全新视野基金基金经理职务。这位投资时间近15年、二季末管理规模超606亿元的明星基金经理卸任的消息传来,一时间轰动了基金圈与基民群体。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经理变动频繁。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9日,公募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已达255人,涉及基金公司多达108家。近年来,公募基金经理转私募已然成为热门选择,为何越来越多基金经理奔赴私募?
投资老将卸任基金经理
董承非在基金圈以稳健的投资风格著称,其代表产品为兴全趋势基金,自其2013年10月28日管理以来,截至2021年6月30日实现了20.98%的年化回报。据Wind数据显示,董承非从担任基金经理以来的任职总回报为911.84%,年化回报达到17.04%。
董承非卸任基金经理后,围绕他的两个问题格外引发市场关注,一是他庞大的“基金遗产”将留给谁继承,二是他下一步打算做什么。
目前看来,第一个问题已有答案。根据兴证全球基金公告显示,董承非所管理的兴全趋势基金将增聘谢治宇和董理为基金经理,与原基金经理童兰共同管理,而兴全新视野基金将由乔迁接任管理。上述“继承者”均有超过10年的投研从业经历。
但颇有争议的第二个问题结果尚且不明,从公开的消息来看,董承非目前仅是离任基金经理的职位,下一步去向并不明晰。
董承非在其《致基金持有人的一封信》中表示,“随着公司的投研团队趋于成熟和稳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人才梯队,我也想做出一些改变,暂时告别基金管理工作,将更多时间用于沉淀和成长,尝试在投资上做出一些新的探索。”此外,董承非称,接手相关基金投资管理的是公司非常优秀的同事,会做好工作安排,确保平稳过渡。
对此,有市场人士分析称董承非或将存在后续离开兴证全球基金的可能,但兴证全球基金回应中新经纬道,“董承非离任基金经理后,仍将担任基金管理部及研究部的分管领导,后续事宜请以公司公告为准。”
中新经纬查阅发现,董承非已按规定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但未办理变更手续。目前担任兴证全球基金副总经理一职。
或将奔赴私募?
值得一提的是,据券商中国此前报道,有业界人士称,“董承非大概率将会转私。”
对于上述传言,兴证全球基金工作人员回应中新经纬称,并不清楚此事,但公司内流传的版本很多,“我听过的就有5种以上,多数倾向‘奔私’。”
无论董承非是否“奔私”,公募明星经理转场私募赛道的现象再一次被市场所关注。
中新经纬注意到,“公奔公”(指从一家公募基金跳到另一家公募基金)、“公奔私”(指从一家公募基金跳到一家私募基金,或者自己成立私募公司),或者跳槽到资管行业谋职成为公募人士转场的主要选择。
而“公转私”在近年来已然成为热门选择,譬如大成基金王文祥、富国基金于洋、东证资管林鹏、工银瑞信基金公司董事长郭特华、建信基金权益投资部许杰、国开泰富基金投资部高耀华、泓德基金研究部田间、农银汇理基金投研部徐莉等。
就在今年9月,曾任招商基金副总经理、资产配置部负责人的沙骎被曝担任上海容棠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参与筹建恒越基金并担任总经理毕国强成为上海安新私募的法定代表人。
一名上海私募投资经理告诉中新经纬,“奔私潮”涌现最大的原因还是由于私募行业收入比公募行业高所导致的。另一位北京的私募界人士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则表示,公募明星基金经理投资理念较为成熟,在私募比较“吃得开”,“毕竟私募没有投资限制,可以更好地施展拳脚。”
中新经纬还了解到,在市场剧烈调整下,公募基金经理还要直面比在私募基金从业更为强大的社会压力。一名拒绝在公募行业工作的私募人士直言,“业绩上来看,私募一般就年度排名,公募有时候每个季度都要排名,这个压力太大了。据我所知,公募基金经理的考核机制非常严苛。”不过,也另有公募人士表示,近两年,私募对公募基金经理的吸引力也存在逐渐减弱的倾向,毕竟公募基金经理异常火热,“出圈”带来的红利很明显。
私募排排网研究主管刘有华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公奔私’是公募体系基金经理或者高管自主创业的首选,成立私募的门槛相对比较低,而且私募的运营成本也不高,受到的投资限制也比较少,除了管理费,还能提取业绩报酬。对于具备投研能力的公募基金经理以及有资源优势的公募高管而言,成立私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资源变现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