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蓬头垢面却出口成章,他衣衫褴褛却谈吐儒雅,他从上海一所大学毕业,而后工作停职开始流浪。他经常在地铁里看《尚书》、《论语》等书籍,喜欢与人交流,常常给他人讲自己对古文的理解。身为流浪汉却拥有渊博的知识,这种认知上的落差,让沈巍迅速成为“网红”,被一些人冠以“流浪大师”的称号。在网络更是火的一塌糊涂,不仅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
3月24日,一段众人围观网红流浪汉“沈大师”的视频在网络引发热议。视频中许多人围观在沈巍的住处外,大声呼喊并挥舞手臂, 尽管有人站在台上维持着秩序,但沈巍的住处仍被围的水泄不通。
其实这样荒诞的场景已经持续已久,据现代快报报道,仅3月20日,就有多达一两百人聚集在现场,大部分都举着手机在拍摄视频和做直播。现场还不时传来各种怪叫声。有直播的人对着镜头大喊,“看到没有!这就是知识的力量!这就是大师的风采。”
微商、主播们蜂拥而至,为了流量,光鲜亮丽的网红们簇拥在衣衫褴褛的流浪汉身边,摆出甜美的微笑与“大师”合影。
上游新闻注意到,目前抖音上多个账号均发布了沈巍的相关视频,点赞量平均赞高达10万左右,最高的可以达到上百万。不少用户注册类似“流浪大师、沈先生”等名称的账号,发布与其相关的视频获取点击量,然而此类账号无一是沈巍本人所有,均为网友冒名注册而来。
对于自己的走红,沈巍曾告诉记者:对于这次爆红,我挺惊讶的。不明白大家为什么称我为“国学大师”,我只是多读了几本书,有一些知识,坦言“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为啥一个流浪汉会一夜之间爆红?
新京报评论文章指出,这个世界上大概人都是有扫地僧情结的,一个穿着破烂的流浪汉,哪怕是表现出一点与众不同的特质,人们就极容易向他投以夹杂着暧昧的赞赏眼光。平日里人们看到的那些入门书籍,听到的朴素道理,从一名流浪汉口中说出来,就显得闪闪发光。
被围观的“流浪大师”,在这场狂欢里,只是一件橱窗里的商品,他被展示,被猎取,被假惺惺地赋予各种意义,其实这都与他无关,他只是一个将“捡垃圾也看作是正常劳动”的普通人。
沈巍肯定不是什么大师,而对他各怀心思的人,却可能真的是“小丑”。
同时也有人指出,围观流浪汉也是短视频直播与网红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集中体现。上海研究院专职研究员叶俊认为,“网红”的背后是眼球经济、名人效应,可以带来诸多利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去,渴望通过直播等形式成为“网红”。他说,要进一步完善把关机制和审核机制,对那些恶意炒作、侵犯他人隐私、侵犯版权的短视频,要及时予以处罚;要提高短视频用户的媒介素养和伦理认识水平,避免被恶意炒作者利用。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对“流量”提出了直言不讳的批评。在他看来,流量吸引到的大多是低质量的用户,一部分人用围观取代好奇,发出去就有点击率,量级到了就能变现,尝到“甜头”后有更多人这么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一场荒诞的围观过后,我们又该如何对待沈巍?
光明日报客户端发表评论文章呼吁大众不打扰,让沈巍回归平静。
评论文章指出,互联网对热点有着天然的追逐。即便有人追看他的视频,用各种小道消息来给他堆叠标签,喊他“大师”、向他寻求解答,这种热闹多少也是不真实的。这种热闹,是被阅读需要硬生生地“催”出来的。所以,不如就让他回归平静吧。人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我们也可以选择不打扰。
相比于“流浪汉”本人看待人生的淡定,围观者的心态倒是呈现了强烈的对比。从过往的经验看,这种猎奇的围观心态,打扰乃至误伤过当事人,制造过一个个反转新闻,搅起过不少舆论漩涡。
如果说,我们可以从“流浪汉”成网红中采择什么启示的话,那或许是:云淡风轻,这可以是看待人生的态度,也可以是我们面对所谓热点时的克制。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