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有什么事非要在电话里才能说?现代人的电话恐惧症……
04-20 09:00:14 来源: 新周刊微信公众号

新周刊微信公众号消息,当今社会,手机拥有越来越多的功能,短信和电话反而让人陌生而不适。

蒋方舟在《东京一年》里提到,去箱根冈田美术馆参观,馆内不能用手机,“现代人没有了手机如同裸体闲逛,脆弱得不得了”。

不过,现代人更害怕的,可能不是没有手机,而是手机突然来电。我们离不开手机,但我们几乎不打电话了。如果说没有手机如同裸体闲逛,那么听到自己讲电话的声音暴露在空气当中,简直就是一场恐怖的裸奔。

现代人依赖手机里的即时社交软件,因为那里有我们所有的秘密和内心戏。它早已不是工具,而是我们的铠甲。电话一来,就意味着你必须卸甲缴械,赤膊上阵。

“有事直接给我发消息吧!”

每次来电话,心脏总会一下子强烈收缩,紧张感、退缩感、被动感、无力感扑面而来。你不知道电波相连的另一头是什么情况,是快递小哥还是保险销售,是暴怒的领导还是磨人的客户,是查岗的女友还是唠叨的老妈。

而你,完全没有缓冲的余地,如同卡夫卡笔下的格里高利,用尽全力也无法把背上的保护壳转过来挡在身前,只好眼睁睁看着自己单薄而细小的肢体在空中无依无靠地挣扎。

有时候听到对面是忙音,反倒如释重负。

为了逃避电话,人们可谓煞费苦心。拦截号码是常规操作,有的人将语音提示设置成“你所拨打的号码是空号”,假装消失。大多数人手机常年静音,接电话全靠缘分。

对于那些不得不回应的电话,要么在个把小时内完成充分而完备的心理建设,然后回拨过去,用“不好意思,刚才在忙,没接到电话”搪塞一下;要么等待呼叫结束,然后瞅准时间,在一个对方不可能接电话的时间点打过去(譬如对方在飞机上),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直接在微信中留言了事。

为了躲避一个电话,我们真是使出了全身力气。

接电话的人拧巴,打电话的人也拧巴。/ 电影《手机》

“电话来了”

是一种日常惊悚

在前互联网社交时代,几乎所有印象深刻的经典恐怖片里都一定少不了电话铃声的意象。

日本的“鬼来电”系列电影,每一个接到“自己”来电的人都将在电话预言的时间内悲惨死去。美国的《来电惊魂》,夜幕降临,一通通神秘电话响起,恐慌和不安弥漫在空荡而冷清的别墅中。

而那套上世纪末最知名的恐怖片《午夜凶铃》,贞子在电视机里爬出来那一幕固然到达了恐怖冲击的顶峰,但剧情当中所有令人惊恐的诅咒达成,都有一通铃声奇怪的电话。

恐怖电影大师希区柯克也拍过一部《电话谋杀案》。

电影高于生活,也源于生活。电话铃声响起,恰恰是日常生活中最恐怖的事。

它仿佛一个恐惧激活装置,时间久了,有的人甚至产生铃声应激症状,在其他地方听到同样的音乐也会不自然地心里发慌。静音模式充其量屏蔽了声音,无法消解来电恐惧。只要手机震动超过一秒,我们依然难免虎躯一震,内心情不自禁瑟缩成了鹌鹑。

在社交网络时代,人人习惯用即时通讯软件沟通一切。豆瓣上有网友表示,“我每个月500分钟通话套餐,1月、2月都用了0分钟,3月努力用了2分钟,4月使劲用了3分钟”。一旦需要语音通话,一般只有两种情况。

“IC、IP、IQ卡,通通告诉我密码”,范伟在电影《天下无贼》演绎的这段打劫戏,早已成为经典桥段。但十五年之后,公用电话亭的电话卡密码,早已无人记起。/ 电影《天下无贼》

第一种情况是陌生电话。亲近的人一般不打电话,最陌生的人反而最常打电话。要么是外卖小哥、快递小哥和网约车司机,要么就是保险推销、房产中介和电话诈骗。

每个办公室的一天里,至少有三四个人会接到类似电话:

“喂,您好,四月促销楼盘了解一下?”

“买不起,谢谢!”

“歪,这里是银行办理无抵押信用贷款,请问您有资金方面的需要吗?”

“不需要,谢谢!”

“喂,您是XXX先生吗?我是XX市公安局打给您的,XX银行显示您的信用卡最近在境外陆续刷了二十多万,我们需要确认一下是否您本人……”

“没有信用卡,谢谢!”

骚扰电话已成公害。

综合360互联网安全中心2018年上半年的拦截监测与用户标记情况、用户调研分析,在所有骚扰电话中,广告推销以53%位居首位,其次为房产中介(11.8%)、诈骗电话(5.0%)、保险理财(2.1%)。

第二种情况是有重要紧急的事情——通常都不是什么好事。

阿玲放在餐桌上的手机突然响起,她一看来电显示,就有些慌张的接起电话,两分钟后,她回来了,长舒一口气说:“还好没事。”

朋友问她为何这么紧张,她说,母亲55岁后患了血液病,血压总是不稳定,虽然都在一个城市,但没有住在一起。她必须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因为老妈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出现危险。

热映的电视剧《都挺好》,有多少糟心事是从一通电话而起的?

阿玲说,每次电话一响,她的心就揪成一团,生怕看到来电显示是“爸爸”。那很可能意味着母亲身体出问题了,怎么可能不害怕?

在广州打拼了半辈子的华哥,同样害怕老家打来的电话。他至今记得,大哥来的三次电话,都是“出事”的征兆:第一次母亲摔了一跤,骨裂住院;第二次母亲受了风寒,肺炎;第三次,母亲走了。

当然,更大概率的来电惊悚,一般不是老板找,就是女友找。

有时候,一场崩溃只需要女朋友一个电话。

3月25日,杭州交警检查非机动车逆行的时候,拦下一名骑共享单车的眼镜小伙。小伙打了一个电话后,突然情绪失控丢掉手机,下跪崩溃大哭,喊着说“压力好大”。

原来,小伙是个程序员,每天都要加班到十一二点。事发当天,一边是老板催着他,一边是没带钥匙的女友等着他。

久久是一名产品开发,每到周五都在祈祷不用加班。那天,当她在群里吆喝TGIF,准备下班饭醉的时候,老板的电话来了,说要汇报进度。

你眼里的美好夜景,说不定是很多人的加班炼狱。

结果,那天晚上,她接了无数个客户爸爸“我们来聊聊”的电话,奋战到晚上十一点,她依然不知道客户爸爸到底想要什么。

再后来,每到周五,她看到电话响就想上厕所,朋友的饭局都不再喊她了,好一个TGIF。

至于亲朋戚友,拜托,奉旨办事或借点钱花的电话,谁想接?

害怕电话突然响起

就是害怕空气突然安静

今时今日的社交礼仪,是没事别打电话。相信我,如果Siri能够帮忙接听滴滴、快递或外卖的电话,苹果也许可以扭转颓势,再赢个十年八年。

语音通话,真的是社交死穴。阿俊就碰过一次鼻子,觉得在微信里已经跟心仪的女孩打得火热,毫无预兆地就给人家拨打语音通话。对方拒绝了一次,第二次接听了,空气像冻住一样安静,唯有阿俊自己一直尬聊。

比见光死更可怕的是听声死。

然后,当然就没有然后了,女孩已经在心里默默把阿俊拉黑。也是,电话一直就在手边,如果你以为别人是故意晾着你……那可能就是你想的那样。

在所有的沟通方式中,电话是最高效率的。拨号出去,有事说事,说完挂机,中间不带延迟,没有停顿。

孤独和接电话,我们好像只能选一个。

可是,正是电话信息流的线性特征,决定了只能通过你一句我一句的语音交流推进,一方说完一句,另一方必须立刻作出回应。一旦出现空白,对话就会陷入尴尬的冷场——现代人害怕电话突然响起,往往就是害怕空气突然安静。

相较而言,邮件、短信、微信就有更大的宽容度,我可以马上回复,也可以花一点时间认真考虑,不急于一时。即使是面谈的情境,也没有电话沟通那么强烈的即时压力,不说话的时候,可以喝喝茶,微笑,作思考状。这些互动,都可以填补无话可说的尴尬,让气氛没有那么僵硬。

电话恐惧症,你是不是患者?

电话铃声之所以让人紧张,是因为我们会被胁迫进入一段人际关系,而这段关系是冰冷而缺乏弹性的。香香就有一个香港朋友,经常突然间打电话,一说就是两个小时,天南地北,根本停不下来。以至于,香香每次看见手机屏幕上出现对方的名字,都会非常紧张、犹豫。

香香本身是缺乏表达自信的女孩,更希望使用文字交流,因为可以反复斟酌,避免出错。她自己在工作上就吃过亏,接客户电话的时候没有沟通清楚欧元结算还是英镑结算,结果让公司平白无故多出了16%的成本——没办法,只能认栽。

作为脸皮比纸还薄的人,香香每次在电话中都会因为完全没时间思考如何拒绝就被套路,答应别人后又只能恨自己不争气。好死不死,有时前面还是别人挖好的坑,锅是只能背下来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你永远不知道电话那头的人会提出什么要求。

电话的侵扰,就是一场压力和焦虑的龙卷风。只要按了接听,人们就很容易身不由己。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需要一个能让自己放松的物理距离,我们不愿意被电话胁迫,更不愿意用电话胁迫别人。毕竟,现代人几乎个个社恐,大家各有各的恐惧,心里分分钟自带潜台词:别看我,别找我,别跟我讲话,让我一个人待着。

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是一个幸运场,你可以在这里求关注,也可以在这里被遗忘,信息技术给每个平凡而微小的个体进行了赋权。日常一条微信、邮件一声祝福、群聊一句打趣,这些无足轻重的“碎片化社交”,反而让我们松一口气。

没事别给我打电话了。/ Eduardo Sánchez

时代变了,打电话早已不流行。即使是热恋情侣,微信上卿卿我我或者面对面肌肤相亲,都比水米交融的电话粥更受欢迎。

有什么事非要在电话里才能说?

有什么事非要发59秒的语音才能说?

打字吧亲,只要人人都愿意打字,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P.S.奉劝那些想用电话在工作中挖坑的人,专业一点吧,我们来用邮件解决问题,谢谢各位。

原标题:我得了电话恐惧症,比抑郁症还难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