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消息,近年来,随着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全完善,医保的覆盖面和基金规模不断扩大,风险点也随之增加,诈骗医疗保障基金违法犯罪高发多发。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国家医保局等相关部门共追回医保基金348.75亿元。
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目前覆盖面已达到13.61亿人,基金规模高达3.1万亿元,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看管好“救命钱”,我国出台一系列措施,持续推进医保相关改革,并采取智能监控、突击检查、专项整治等具体行动。
实践证明,相关治理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3年时间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171万家次,查处86万家次,追回医保基金348.75亿元,这个治理“成绩单”既是有关部门付出巨大努力的体现,同时也挽回了巨大损失。这既给持续治理注入信心,也有极强的震慑作用。
涉及诈骗医保基金的相关机构和个人,不但最后是一场空——要把骗取的医保资金“吐”出来,还要承担违约违法等代价。其中,定点医疗机构涉及诈骗的,将会暂停医保服务或者丧失定点医疗机构资格;涉及诈骗的相关个人,则可能因为涉嫌诈骗犯罪被追究刑责。
尽管3年追回医保基金348.75亿元这一成绩值得肯定,但同时也是警示:其一,不少医疗机构仍未汲取教训。近几年来通过飞行检查、专项治理、抽查审查等方式查处不少大案要案,但诈骗医保基金仍呈现点多面广的特点,不少医疗机构仍心存侥幸、顶风作案。有的医疗机构为骗取医保资金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如某县民泰医院院长带头诈骗医保资金,医生、检验、护理、院办等环节密切配合造假,医院职工每介绍一个病人提成300元……如何防范医疗机构变成诈骗机构,值得我们深思。
其二,对参保人的警示教育远远不够。拿某地公布的案例来说,不法分子低价向就诊人员收购医保药品然后倒卖牟利,既说明部分参保人变成了套取医保资金的帮凶,也说明相关监管监督工作不到位。对这类参保人员要依法追究责任,并以案普法警示其他参保人。
不管是医疗机构还是药贩子,其骗取医保资金几乎都离不开某些参保人的配合,有参保人员直接伪造、变造报销票据凭证骗取医保基金。所以打击医保诈骗黑产链条,要么让参保人远离诈骗活动,要么让参保人举报违法行为,如此涉保诈骗才能减少。
其三,监管监督仍有不少漏洞可钻。近几年,出台的《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也通过相关改革、监督覆盖、智能手段不断完善监督监管工作,但不法分子仍能骗取医保资金。因此,必须从已发生的案例汲取深刻教训,进一步修补监督监管漏洞。虽说事后追回医保基金避免了损失,但调查、追款需要付出相当大的行政成本,而且有的诈骗行为未必能发现。只有事前设防形成铜墙铁壁,使不法分子没有漏洞可钻,才能防止诈骗案发生。
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也强调,医保基金监管形势依然严峻,欺诈骗保案件仍然时有发生。这再次警示,打击欺诈骗保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需要常抓不懈。
原标题:3年追回医保基金348亿:是成绩也是警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