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现代山城邂逅传统剪纸 在他手里变成年入百万生意
01-22 13:00:42 来源: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

△黄涛

中国人过年,离不开剪纸。剪纸又分南北派,重庆属南派。

这几天,南岸区南坪正街干警大厦,一栋老式宿舍楼里面,多出许多陌生脸孔。人们慕名而去的地方,是一间普通出租屋,就50来平米,既是手工室、培训室,又是展厅和库房。

毕竟,重庆仅此一家的“黄氏剪纸”,就在这里传承。

除了剪刀,还有刻刀

这间出租屋采用一整面白墙,但凡进屋的人,一目了然。墙上的剪纸图案各式各样,白、红、黑、灰等颜色分明,把有限空间渲染得浓郁喜庆。来者自然感受到一种暖意,冬去春来。

△黄涛作品

吊脚楼细看墙上的“蝶恋花”和“吊脚楼”,线条细微之处小于米粒,不像是剪刀完成的作品。“黄氏剪纸”传承人黄涛憨厚一笑,打开文具盒,简单明了地说:“喏,刀刻的。”

△黄涛正在磨刀准备剪纸

黄涛的这十几把刀,是他亲手选的钢条,亲手磨制,每把刀尖细如针,并且手感只适合他一人。

和他的交流才开始,物管人员便敲开门。

“先生,我们来收物管费。”

“好,请进。”

“呀,原来是一家剪纸工作室,我女儿能来学吗?”

“当然,出于安全考虑,等小孩上了小学再来。”

黄涛一边微信支付,一边转头朝向我:“你看,这东西即便流传上千年,仍旧人见人爱,缺的是人教。”

黄涛差不多在6岁那年,开始跟父亲学剪纸,第一张剪的是五角星,把纸对折几次,这么斜着一剪,拉开便是一张星星图案。黄涛儿时的兴趣,在父辈的熏陶下逐渐形成。

△黄涛剪纸所使用的刻刀和腊盘

“剪刀剪纸,早前在我国北方流传最广,风格近乎于农民画。而南派剪纸又称细纹剪纸,包含重庆剪纸在内,特点是细腻感强,常用工具为刻刀。”黄涛认为,重庆人热爱家乡山水,自然擅于剪刻风光。

三峡游船上的决定

黄涛的爷爷,生于四川广安,民间手艺人,逢年过节,依靠写对联、剪“福”字、摆摊卖年货补贴家用。爷爷有一双巧手,勤手,感染着黄涛的父亲,尽管父亲工作后定居于重庆,并且从事建筑工程设计,也不忘把家族技艺,有意识传承给他。

△黄涛作品穆桂英

可见,“黄氏剪纸”在刀与纸间流淌的岁月,仅有百余年,今年47岁的黄涛,是第三代传人。

不久前,黄涛的家族剪纸技艺,被列入南岸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当地文化部门正争取申报市级非遗。黄涛认为,幸好有那次决定,才让他的家族手艺,逐渐变成重庆剪纸的代言。

△黄涛作品磁器口

他指的决定,要从上世纪90年代末说起,当年重庆逐日开放的城市氛围,吸引不少中外游客来游览。三峡游的火爆,令从事旅游职业的黄涛,有了新的思考。经朋友介绍,黄涛试着在三峡涉外游轮上展示手艺,起初单纯出售鸡、牛、羊等十二生肖剪纸,慢慢的,他把刀刻的剪纸夹在线装书内作推销。

△外国人慕名来黄涛的工作室学重庆剪纸(受访者提供)

“一张平白无奇的纸,刷刷几下变成精美的图案,外国人对中国剪纸的喜爱,可以用狂爱来形容。他们佩服重庆人的巧手,还有人上台检查我的剪刀。”获得收益和成就感的黄涛,在2000年作出决定,要把剪纸的传承当事业来做,要做得更细,更真,更益于传承。

就这样,黄涛注册了重庆首家剪纸公司,成为重庆剪纸市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一半虚,一半实

黄涛的剪纸,别于传统的团花图案,多数反映重庆城市风光和人文风俗。除了洪崖洞、朝天门大桥、渝中半岛、武隆天坑、丰都鬼城、合川钓鱼城等标志性建筑和景点外,他还刻出棒棒哥劳作、老年人泡咸菜、重庆人吃麻辣小面、光膀子烫火锅、餐馆卖河水豆花等百姓市井。

△黄涛以市民吃麻辣小面为原型创作的剪纸

比起爷爷和父亲剪的传统图案,到了他这一代,已大胆融入山城现代元素。但无论图案如何丰富,线条生动与否,均离不开一种传统手法——镂空。

这种手法表现一半虚、一半实,关键在于线条的连接,首要考究一个人的空间想象力和绘画功底。虽不是绘画专业科班,黄涛却从5岁起,跟父亲学素描和白描,水彩、国画、书法也各来一点。

△黄涛在自己的工作室专心完成剪纸作品

这些年,人到中年的他,依然四处寻找灵感,逛区县,采风,综合各种流派的剪刻手法,凭一份执著,开创了重庆剪纸的新画风。不懂行的人从表面看,以为这种剪纸手法,只需经历选材、设计、构图、刻画,方能成形。实际上,刻下的每一刀,更考究人的忍耐力。

黄涛示范,把样纸固定在宣纸上,宣纸下垫着蜡盘。他挺直脊梁,凝神拿捏每一次刀尖上的力度,同时,时刻保持刻刀与纸面呈90度直角。他一刀穿下,一刀提起,刀尖挑,刀尖描,在红宣纸上时快时慢地游走,须臾间,一叠红色纸屑从纸上脱落……他就这样一坐,时常从天亮到天黑。日复一日,他从熟能生巧,转化为熟能成精。

如今,他已能同时刻制50张宣纸而不变形。在重庆,就他一人能办到。

活态传承

黄涛的爱人如今也辞掉工作,两口子一起传承这项技艺。而他们的坚守,也带来传统民间手艺的新气象。

例如,黄涛受到宗申集团的邀请,参与宣传册设计,把冷冰冰的发动机,幻化成喜庆的剪纸图案,作为赠礼带到各地。而这种品牌宣传模式,在重庆制造业企宣范本中,还属首例。

△黄涛受邀去学校教学生剪纸(受访者提供)

近来,不少喜爱手工艺的热心人来电,在众人热情建议下,他开起剪纸培训班,一周一课,目前固定学生20来个。有老人带小孩来,有美国和俄罗斯姑娘来求学,最常来的,还是几名小学教师。黄涛还受邀去了南坪小学、中学授课。

“据说,有铁粉把重庆剪纸送给了刘德华,他喜欢得很。”黄涛很高兴,快过年了,磁器口、洪崖洞商家给他不少团购订单。重庆剪纸文化,似乎也快迎来春暖花开。

△黄涛展示他的作品重庆赋,长达1.8米

△黄涛作品重庆赋

在重庆,剪纸传承人为数不多,黄涛是最年轻的。“对于非遗手艺人来说,如果不能把家乡人的智慧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再好的作品也只能是孤芳自赏。”黄涛直言,他需要生计,所以他采用另一种方式去传承。他的剪纸艺术品,如今已占据重庆剪纸市场80%的份额,去年的销售额近百万元。

黄涛相信,重庆剪纸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在这座城市永久传承。

快过年了,他教你贴画

临走前,黄涛特意要大家理解,剪纸,剪的就是人的一生,是把美好愿望作以表达。发展至今,甚至有人把图案剪印在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上。

△黄涛作品棒棒哥

他的工作室窗户,贴了好几幅团画,有寿有福,有猪有猴,祈福祥瑞。我以为是胶水粘的,黄涛说,其实是湿抹布润上去的。这诀窍少有人知,简单又美观,前提是朝内贴,玻璃要干净、清洁。

至于房内怎么贴福,那更有讲究。黄涛说的,大家快来记一记。

堂屋,古代用于尊祖敬神、祭天拜地的房间,如今演化成接待客人的客厅,黄涛说,可贴脸谱,辟邪之用,图案可取纳孙悟空,及杨门女将之一穆桂英。

夫妻卧室,则可贴花生,寓意早生贵子。

若家有喜事,除贴喜字外,可贴鸳鸯图案,寓意夫妻间和和美美、永不分离。

若给老人祝福,不妨在其房内,贴上蝙蝠、鹿、寿桃、喜鹊等组合图案,表达小辈子对老人“福禄寿喜”的衷心祝福、长寿百岁……

对了,1月24日,黄涛要去渝中区三峡博物馆作表演,欢迎你去找他学一学。

链接:部分剪纸历史

南北朝时期:《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 ,是北朝时期的团花剪纸。

唐代: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彭衙行》诗中,便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唐代民间还出现利用剪纸形式制作的漏版印花板(用厚纸雕刻成花版,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形成美丽的图案)。

南宋时期:出现以剪纸为职业的行业艺人。《武林旧事》中记载,此时杭州的“小经济”多达上百种。其中就专门有“剪镞花样”者,有的善剪“诸家书字”,有的专剪“诸色花样”。当时有用作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纸品名目繁多。

明清时期:剪纸艺术到清代,已成为全民性艺术,宫殿窗纸裱糊在外,宫殿顶棚采纳黑色龙凤团花剪纸,过道墙壁上也贴有剪纸。

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李琅 任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