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徐悲鸿的麻雀、李可染的牧牛……一代书画大家的精美小品尽在她的画册中
04-15 07:00:22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downLoad-20180415070003.jpg

上世纪70年代,张宗讷全家在罗斯福图书馆外照全家福。

2007年,重庆图书馆女职员张宗讷临终前把一本绢面书画册页交给儿女。打开一看,他们顿时惊呆:徐悲鸿的麻雀和八哥、李可染的牧牛、黄宾虹的山水、胡佩衡、吴镜汀的山水,一代书画大家的精美小品尽在其中。一个大半生都安安静静端坐值守阅览室的女职员,何以收藏这么多书画大师的传世真迹?我们第二期专栏继续揭秘这批书画后面的传奇人生。(早前报道>>一个图书馆员的藏画传奇 徐悲鸿、齐白石都是她老师

家园

张宗讷1948从北平艺专毕业后,就跟着从师范毕业的大姐到西安一家小学去教书。张宗讷小儿子许亢说:“妈妈什么都教,不光教美术。我大姨父是胡宗南部队的一个军需官,后来又带着我大姨妈和我妈妈到了重庆,脱离部队,在重钢医院当会计,大姨妈在重钢子弟校教书。妈妈到重庆后,经军代表介绍进入图书馆工作,才认识我爸。”

重庆图书馆前身西南图书馆当时在枇杷山。西南图书公司前职员、张宗讷二儿子许文说:“我们住在枇杷山公园里面的图书馆宿舍,家里三兄妹都生在那里,后来就搬到图书馆里面。图书馆的办公楼是李宗仁旧居,我们住在后面,称为后花园,一幢西班牙式的别墅,边边角角还有烟囱,很漂亮,还有画家来画过,后来整修成了一个平房。”

旧时达官贵人的房子,现在成了一个儿童乐园。许亢说:“一幢小楼住了10家人,有很多娃娃。图书馆前面阅览室叫前花园,李宗仁旧居那里叫中花园,再往后面走,就是后花园。有一个围墙,出一个小门,就是燕子岩边边了。房子很好,当时不觉得,现在想起来就是高档公寓了。窗户就有三层:一层百叶窗、一层玻璃窗、一层纱窗。家家都是木地板,还有一个公用大厅是水磨石地板,很漂亮,我们在上面坐滑轮车。”

图书馆后花园悬崖上的视野很好。二哥许文是院子里著名的淘气包:“以前没墙,用很浓密的夹竹桃编的墙,我们放风筝,刨个洞洞一钻就出去了,一钻就回来了。钻出去就是燕子岩,一下去就到河边,洗澡摸鱼。生活困难的时候,我们上小学了,当时沿着燕子岩一条小路,走到菜园坝火车站后面菜码头的船上,去买包包白、黄秧白、大萝卜,这里买菜要便宜一点。有时用背篼背,有时候用萝筐挑回家,妈妈很高兴。”

妈妈

妈妈星期天也要参加义务劳动,就是图书馆搞的流动服务。许亢说:“每个星期天她都背一包新书,到鹅岭公园一间阅览室去摆摊,这是公园专门给图书馆准备的。我们在公园里面玩,她就守着书摊,下班了,又用一个大布袋子,把旧书背回来,相当于图书轮换。”

上世纪70年代后期,父母都在重庆大学的学习班集中学习。许亢说:“图书馆和博物馆的人都在那里,平时不准回来。我有一次拉痢疾,才批准妈妈回家一次。”

当时图书馆关闭,大家都没有搞本行,就变成拉板车干杂活儿的了。

许文说:“当时我们家住罗斯福图书馆(重图前身)书库底下,小孩哪里不想看书嘛?我们就经常从书库那些小窗户翻进去,哇,苏联画报,看起好有劲哦。我们就偷一些画报和小连环画出来,压在席子下面。只要遭我们老汉发现了,就打,打了之后又叫我们把那些书还回去。我们只好又从小窗户把书扔进去。”

外公

许亢回忆:“1967年时,我外公还在,妈妈就带我们到北京去看外公。外公什么样子呢?你看见齐白石什么样子,外公就是什么样子,白胡子当时就那么长,穿长衫。每天早上起来,外公就领着我到陶然亭公园去打太极拳,打完就带我回家。外公喜欢儿子,他不是很喜欢女儿。我大姐去,他不怎么理她,一天就带着我到处走,还问我爱吃什么,给我买点心吃。”

外公家住琉璃厂琉璃巷2号四合院,住家和铺子分开的,但隔得不远。从琉璃巷出来穿过一条小巷,最多200米,对面就是琉璃厂正街荣宝斋,隔几家店,就是外公的书画铺子淳菁阁。”

许亢说:“铺子的匾‘淳菁阁’还是大书法家陈师写的,外公和陈既是同乡,亦师亦友。外公的铺面是租的,房东老板吸大烟,没有钱,这边已经租给我外公,那边又租给日本一个银行,一房二嫁。1943年,日本银行就把房子收了,外公就不开铺子了。荣宝斋曾经聘我外公去当总经理,他不去,文人清高嘛,就一直闲赋家中。”

当初张宗讷为什么跟着大姐到西安、重庆,除了讨生活,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许亢说:“因为外公娶了个小外婆。大姨妈和妈妈都坚决反对,就带着我们亲外婆离家出走了。”

“两个女儿把老爹留在北京,老爹又给小外婆生了七个葫芦娃。”许文说:“大外婆生了两儿两女,分别取名‘刚毅木讷’,两儿没养大,两女带成了。小外婆生的七个孩子现在都在,当年我们到北京去玩的时候,他们都大了,没在家里。大外婆跟着重钢大姨妈,最后是在重庆去世的。”

2007年,张宗讷临终前,把平生藏画给儿女作了一个交代。许亢说:“她就写好,哪张画给哪个。这批东西不是大作品,也不是抗鼎的作品,都是一些小画,但它们都是真的,都是妈妈在北平艺专的名师们画的,从中可看出那时的师生情谊。我们一直想把这批画和妈妈的画搞一个北平艺专师生画展,出本画册,对妈妈和她的名师们也有一个交代。”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马拉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