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城市群的发展,无疑是川渝合作的重点。
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成渝城市群的发展规划,两年多来,成渝城市群范围内的城市打破行政壁垒,加强协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次川渝两地签署的合作协议,不少就和成渝城市群发展相关。
作为成渝城市群范围内的重庆城市,如何抓住机遇,加快融入成渝城市群发展?
我们采访了部分区县党政一把手。
渝北区委书记段成刚:
渝北与资阳共建“智慧空港”
有了多条通达四川的高速公路,让重庆渝北与四川资阳、达州、邻水等成了“亲戚”,“串门”多了,合作更多了。
6月7日,渝北区与资阳市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在临空经济、车产业、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合力打造“智慧空港”,以及“航空+”电商物流基地等。
正在建设的南北大道二期,又将拉近渝北与四川邻水的距离,预计2020年建成通车。将成为连接川渝两地的又一重要通道,四川邻水至渝北两路车程将由2小时缩短为1个小时左右,加速邻水融入重庆主城经济圈。
渝北与四川如何深化合作?
重庆晨报记者采访了渝北区委书记段成刚、区长唐川。
与资阳签署合作协议
推动临空经济车产业
从渝北出发到四川资阳市,有三条高速公路可选,即成渝环线高速、渝蓉高速、渝昆高速,车程都在3个多小时。
6月7日,在渝北资阳深化川渝合作对接会上,渝北区与资阳市就临空经济、车产业、生物医药、金融合作、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等10个方面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旨在促进两地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并形成了《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四川省资阳市人民政府深化临空经济和车产业发展合作协议》。
渝北区委书记段成刚表示,两地将积极发展临空制造业,依托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和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优势,充分发挥两路保税港区、自贸试验区辐射联动效应,加强两地在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航空服务等指向性明显的临空产业对接协作,推进两地临空高端制造业集聚区建设。
合力打造“智慧空港”。整合渝北区仙桃国际大数据谷大数据资源和资阳华为云计算中心硬件资源优势,实现两地临空经济区管理和运行智慧化,推进智能融合等领域可持续创新。
大力发展“航空+”电商物流。依托天府国际机场、江北国际机场、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优势,搭建“绿色物流通道”,实现两地临空经济区物流直达快速、便捷高效;研究制定两地电商物流产业支持政策,全面降低仓储、运输成本,吸引电商物流龙头企业入驻,共同打造立足成渝、辐射西南的“航空+”电商物流基地。
段成刚说,两地在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方式、发展路径等方面颇具相似之处,加强和深化区市合作,可以激活发展动能、推动协同互补、造福两地人民。通过规划、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对接,共商共推合作项目事项,实现政策、区位、优势和资源互补。
与达州上演“双城记”
在9大方面深度合作
从重庆渝北到四川达州,距离为200多公里,走渝邻高速仅需两个多小时。从达州到重庆,比到成都更近。
渝北区是主城的“北大门”、两江新区开发的主战场、国家首批临空经济示范区,也是全市最大的汽车制造业基地、重要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和进出口基地。渝北区和四川省达州市正在上演“双城记”,在科技、金融等九大方面开展合作,构建联动协同发展新格局。
渝北区区长唐川表示,渝北、达州两地经济互补性强,双方在互联互通、平台搭建、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干部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同时,两地还将在招商引资方面加强联动,联手助推更多企业到两地投资兴业,并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的服务。
两地搭建区域合作发展平台,全面拓展规划、工业、商贸物流、旅游、农业、金融、科教文卫、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九大方面的深度合作。
以旅游为例,依托两地山水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打造区域旅游品牌。构建“一体化”旅游市场体系,共同打造区域旅游网络营销系统和商务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两地旅行社互设分支机构,为双方旅游团队提供便利优惠条件,让两地旅游更方便。
此外,渝北区与四川邻水县的合作由来以久,并携手共建川渝合作先行示范区。
交通方面,两地正加快跨区域公路建设,统一建设标准和时序,打通毗邻地区断头路,实现互联互通。
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
用货运机场和智能化献策献力
“处于成渝经济区之上的荣昌,绝不能成为这条经济区上的软板。”举起双手,用力握成拳头,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说,成渝经济区就像一个杠铃,成都和重庆是杠铃两头的杠铃片,荣昌就是杠铃的杠杆所在地。“如果杠杆不够硬,这个杠铃就举不起来。”
打铁还需自身硬,荣昌如何抓住自己的区位优势,让杠杆撑起更重的杠铃片呢?
全国首个货运机场、以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为抓手的大数据产业、在全国唯一的以农牧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里全面铺开智能化、让千年陶都再次焕发风采……曹清尧说,荣昌已开始发力。
积极申请
全国首个货运机场落户荣昌
“连普普通通的农户们都知道,要致富先修路,同样的道理,荣昌要高速发展,就一定要有自己的交通优势。”但对如今的荣昌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难题。
“认清自己,才能有所突破。荣昌既不沿边,又不靠海,就连沿江都不是。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荣昌就不能开放了呢?不!荣昌就是要利用自己位于成渝经济区之间的有利位置,利用自己的平原优势,申请全国首个货运机场落户荣昌。“
从走马上任荣昌区委书记以来,为荣昌申请全国首个货运机场,就成了曹清尧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翻开地图,指着图中荣昌的位置,曹清尧说,荣昌地处成渝发展主轴上(成都—资阳—内江—荣昌—永川—重庆),且又处于川南城市群与川东北城市群中间位置,具有比较强的辐射能力。
荣昌除了空域资源更充裕,土地资源也非常丰富,未来发展多式联运的基础和条件都非常好,也是规划建设货运机场的重要原因。
今年1月22日,海航现代物流集团宣布,与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签署“荣昌货运机场”开发协议,将合作共建全国首个货运枢纽机场。
曹清尧说,这次开发协议的签署意味着荣昌区的货运机场有望落实。不过在此之前,项目还需要获得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复。而荣昌货运机场发挥的货运枢纽功能将“不仅服务于重庆,更是面向整个西南地区乃至全国”:既满足航空快递和包裹服务的集散和分拨需要,也有利于开展相关航空产业等项目合作。
加速“智造”
让“荣昌智慧”服务成渝两地
“我们不仅仅要为成渝经济区贡献力量,还要贡献属于自己的‘荣昌智慧’,而这个‘智慧’,就是荣昌的智能化和荣昌的人才。”智能化是什么?曹清尧笑着说,很多人都解释得很深奥,其实智能化,简单来说就是用机器人代替人。而这些大量使用机器人代替人的企业,就是曹清尧口中的“高大率”——高科技、大规模、率先化。
在智能化的道路上,荣昌已迈步,“你现在到我们荣昌的马可波罗、凯歌电子这些企业去看看,就会发现厂房里已经见不到人了,就算有工作人员,也大多是白领。”
在曹清尧看来,智能化的关键元素之一是人才,“荣昌现在的高级人才还不多,但我们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的举措,我们不是引一个人,是引一家人,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没有两地分居的来到荣昌安心工作。”
而这样的举措,也已在荣昌产生了效应。“前两天我去看望一个我们引入的博士,他说他要为我介绍一个新朋友,原来,他不仅自己来了,还为荣昌从美国带来了一个博士后。”曹清尧说,大量高科技人才的进入,将源源不断地为荣昌的智能化提供人才支撑。
就连在生猪养殖行业,高科技也已经结出了成果,“我们这里有一个企业,发明了生猪下仔的暖房。你可别小看了这个暖房,在寒冷地区,这个暖房将可以帮助生猪养殖户提高猪仔的存活率。”曹清尧说,目前,荣昌正在创建全国第一个以农牧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这个以传统农牧业闻名天下的城市,将在智能化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江津区委书记程志毅:
渝泸高速公路将扩能建设
江津联合多地打造川渝黔旅游“金三角”
6月7日,江津区政府与四川省泸州市政府达成《推进沿江开放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推动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在推动综合交通走廊建设,打造川渝黔旅游“金三角”和加强生态环境共建共治等9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江津区委书记程志毅认为,江津与泸州等地缘相近、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深化区域合作是大势所趋,也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他介绍,近年来,江津区与泸州等地已展开了多方面的区域合作。为深入贯彻《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江津目前正在与川渝黔“金三角”的相关市(县)积极联系,共同制定并实施协作机制,围绕加强工作思路和政策对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园区开发建设和产业合作、共同发展区域旅游、积极推进开放合作、协同推进社会治理、加强干部人才交流等方面,定期进行会商,互动互惠发展。
渝泸高速公路将扩能建设
江津将成为重要交通节点
江津区与泸州市在交通设施互通上,已初具基础。
2013年通车的渝泸(江合)高速,全长47.7公里,起于江津先锋镇,与四川泸州合江县相接。这条高速实现了长江上、中、下游的快速互通,打破了长江上游与中下游之间的陆路高速交通瓶颈,也是首条真正意义的贯穿“长三角”的高速公路通道。
程志毅说,江津与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交通网络正在形成。其中,江津区与泸州市正在积极协调渝泸高速公路扩能、渝赤叙高速纳入两省市高速路网规划,落实接点协议。
起于重庆、泸州、赤水至叙永的渝赤叙高速,目前作为交通储备项目在稳步推进;渝泸高速复线也已启动项目工可编程制招标工作。
同时,江津区与泸州市正在加快完善毗邻旅游公路和农村公路,畅通两地“毛细血管”交通网络,打通两地毗邻地区断头路。
此外,今年3月20日,江津区白沙长江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启动建设,预计2021年建成后,江津长江南岸可连接已建成的渝泸高速,西北岸可连接成渝铁路白沙货运站,和合璧津高速至永川等重庆西南部的快速通道,也连通了合江、纳溪等四川东南部,习水、仁怀等黔北区域交通网络。
届时,江津将成为南北向和东西向地区十字形交叉相连的重要交通节点,对于促进长江上游乃至国家西部的交通优化和完善长江上游过江通道布局,对于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均具有重要意义。
签署管理合作协议
加强生态环境共建共治
江津区与四川泸州合江县毗邻,两地长江边界水域全长约8公里,系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有着较为丰富的渔业资源,是两地江河捕捞业的重要传统作业场所。
2016年,江津区就与四川泸州合江县达成《江津合江两地长江边界水域渔政管理合作协议》,建立了联合工作机构和信息互通机制,进一步加强了江津、合江两地长江边界水域的渔业资源保护和渔政管理,促进了两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合作与交流。
协议签订后仅一个月,江津区农委便会同合江县农业局等部门,开展了首次长江交界水域禁渔联合执法行动。通过开展此类联合执法,扩大了禁渔执法影响,积累了跨区县联合执法经验。
程志毅表示,下一步江津区还将建立流域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开展区域联合环境监管执法,推进交界区域城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和环保监测设施共建共享,定期开展长江干流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联合开展国家森林公园植被修复、森林防火合作。
汇集10余个国家级景区
打造川渝黔旅游“金三角”
程志毅介绍,川渝黔边界地区存在天然的旅游合作优势,区域旅游资源丰富。目前江津区正在与川渝黔“金三角”相关市(县)积极联系,以打造旅游“金三角”。
这个旅游“金三角”的总面积有2870平方公里,平均植被覆盖率88.24%,分布有动植物4000余种,集中了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山镇等10余个国家级景区品牌。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四面山景区和福宝景区的互促互动,探索推行两地旅游的‘一卡通、一票通、一线通’,建立无障碍旅游区。”程志毅说,随着今年6月底江津到习水高速公路(四面山高速)全线通车,以及相关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川渝黔旅游“金三角”周边地区将形成多条交通便捷、风景独特、人文厚重的旅游线路,旅游资源辐射效应将更好发挥。江津将积极利用这一契机,带动全域旅游上档升级发展。
大足区委书记章勇武:
联手发展石刻游共引世界游客
让成渝两地之间的大门更宽敞
“如果你来过大足石刻,可是又只去过宝顶,那么我遗憾地告诉你,精美绝伦的大足石刻你只赏了一百五十分之一。”
一百五十分之一?是不是太夸张了?
“不”!大足区委书记章勇武说,这就是确切数字。
“光是大足,就有包括宝顶、北山等在内的75处石刻。而另外75处,则在四川境内。”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瞄准的是全世界的游客们。既然大足石刻有一部分在四川,那么为何不和‘邻居’联手,整合力量共同做强这块‘金字招牌’呢?”章勇武说。
设计联线游线路
让游客川渝两地玩得尽兴
今年4月,四川省旅游协会发布了首批6条巴蜀佛教精品线路。值得关注的是,该线路产品是一项新型主题旅游线路产品,旨在向世界展示四川旅游形象、弘扬四川佛教文化。而其中,就有一条涵盖了四川、重庆两地的旅游线路——川东线。
通过这条线路,游客们不仅能欣赏位于四川安岳的安岳石刻,还可以一条线游览与安岳毗邻的大足石刻。
“不只是四川有这样的旅游线路,大足也即将推出这样的联线游方式,而且我们的内涵将更加丰富,不只是看两地的佛教文化,还可以欣赏两地不同的乡村风情。”章勇武说,为此,大足统筹自身的全域旅游资源,围绕打好“人文”“温泉”“乡村”三张牌,着力提升一批有影响力的精品景区,“我们的目的,是让游客到了大足,不只看石刻,还可以赏赏大足特色的荷花、游一游重庆第二大的湖泊龙水湖、走进大足的美丽乡村看一看。”
“当然,我们的邻居们也在推出自己的特色旅游项目,但我们并不是竞争关系,而是敞开大门让客人可以随意串门的好邻里。既然客人来了,为什么不能让他们两家都看看呢?”章勇武说,未来,随着成渝中线高铁的建成,成渝两地的距离将进一步缩短,游客们串门用的时间和精力也将得到进一步节省,抱团引客是必然趋势。
大足内江高速年内开建
成渝两地更紧密
“未来,大足和成渝两地及沿线城市的距离将更近了,交通的利好,将让大足这个重庆西大门,更加宽敞平坦。”随着5日市发改委批复了重庆大足至四川内江高速公路(重庆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直被大足人挂在心上的大足—内江高速公路,将在今年开建。
章勇武说,大足至内江高速公路重庆段是我市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项目。根据报告,大足至内江高速重庆段起于三驱镇北侧渝蓉高速大足西互通与三驱枢纽互通之间,向西与在建潼荣高速交叉设枢纽互通后,经季家、铜鼓,止于荣昌区吴家镇南侧(渝川界),与内江至南溪高速公路相接。
这条高速公路全长约31.56公里,全线按照双向4车道、路基宽度26.5米的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桥隧比约12.8%。
章勇武说,“项目的建设将弥补渝西地区无东西方向快速干道的缺陷,强化地区横向交通联系,发挥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对加快成渝经济区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而除了大足至内江高速公路之外,途经大足的成渝中线高铁,也将进一步拉近成渝两地以及大足与主城、大足与四川的距离。章勇武说,成渝中线高铁有望实现成渝两地1小时互通。“成都和重庆都一小时互通了,位于两地之间的大足,必将迎来更为高速的发展机遇。”
潼南区长王志杰:
成渝第四条高速通道建成后
潼南“居中”承接两大国家级新区
作为潼南区长,王志杰每次和别人介绍潼南时,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潼南地处重庆、成都两座国家中心城市一小时经济圈交会点、成渝城市群腹心地带。”
这是潼南区的区位优势。这次川渝两地共同签署“行动计划”的同时,潼南区也和遂宁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地域优势
潼南此前就是川渝合作示范区
在王志杰看来,潼南是重庆市毗邻四川省县级行政单元最多的区。可以说“我们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经济相连”。
正是这样的地域优势,2011年国务院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广安、潼南为川渝合作示范区。紧接着在2016年,国务院批复实施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定位潼南为成渝合作重点示范区、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成渝北线增长极,并再次提出“支持潼南、铜梁、资阳等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
“我们积极加强与周边区县的对接合作,共同推进城际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协作配套、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2017年8月,潼南区与四川省遂宁市签署《推进区域战略合作协议》和《共同推进涪江干流双江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合作协议》。”王志杰介绍,在2017年11月,市发展改革委还印发了《川渝合作示范区(潼南片区)建设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潼南与周边区县在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等6个方面的合作重点任务。
区域联动
“居中”承接两大国家级新区
6月7日,在重庆·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交流座谈会上,潼南区再次与四川省遂宁市签订《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在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电商物流、文化旅游、社会管理、生态环境共治等11个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促进两地设施互通、产业共兴、创新协同、服务共享、环境共治,协同推进两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志杰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庆主城至潼南至遂宁城际铁路、南充—潼南—泸州城际铁路、涪江双江航电枢纽工程等项目,均与相关市区县进行先期对接,共同推进前期工作。
目前南充—潼南—泸州(潼南段)高速公路完成工程量60%,合川—潼南—安岳(潼南段)高速公路已进场施工。“特别是合川—潼南—安岳这条高速公路,被称为成渝第四条高速公路大通道,也是国内唯一直接连接两个国家级新区的高速公路,而潼南就处于这条大通道的中间点。这样一来,从潼南到两江新区、天府新区,都只有一个小时车程。而从两江新区到天府新区,时间也不过两个多小时。”
“这样的交通格局,可以让潼南在承接两个国家级新区的产业上大有作为。”王志杰透露,下一步,潼南还将充分发挥中国柠檬领军品牌汇达柠檬全产业链发展优势,持续推进与安岳等周边地区柠檬鲜果产加销对接,加快建设百亿级柠檬产业核心区。
提档升级
建设国家级高新区
王志杰透露,潼南还将与广安建立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涵盖博士后工作站5个、科技创新中心等创新合作平台50余个。开展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并与广安建立医疗机构医学检验互认机制,避免老百姓就诊重复检查。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与涪琼两江上下游地区遂宁、安岳等地建立跨流域联动机制,年度滚动对跨界流域沿线主要污染企业开展交叉核查;建立环境风险数据库,推动信息共享、上下联动预警、事故联合处置、舆情共同管控;建立跨境河流水情、雨情等信息共享和通报制度,缓解涪琼两江区域防洪防汛压力。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升级建设国家级高新区,建成后,将利用这一平台更好地和周边合作。总的来说,我们要推进一体化发展,努力把潼南打造成为成渝两地间新的区域性交通枢纽、新兴的创新创业高地、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渝西、成渝城市群明珠城市。”王志杰说。
重庆社科院产业研究所所长吴安:
成渝城市群应全方位开展合作
“重庆和成都两个国家中心城市,目前更多地是要发挥产业集聚作用,成渝城市群产业合作重在产业链接。”昨日,重庆社科院产业研究所所长吴安称,川渝在产业方面的合作,“重点强化成渝城市群内各城市间的产业链接。重点围绕汽车、电子信息、装备、食品等制造业以及旅游、商贸物流、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以优势企业和强势品牌为依托,以股权为联系纽带,按照专业化分工原则延伸完善产业链条,培育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有相当市场份额的大企业集团,引领成渝城市群产业融合发展。”
在汽车制造业上,重庆主城、成都要积极向区域内机械加工、天然气化工基础好的城市扩散零部件甚至部分车型整车生产,更大程度提升区域内汽车制造业在全国的竞争力。
在电子信息制造业上,则要强化重庆、成都、绵阳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研发合作,提高技术上的话语权和产业附加值,避免因高劳动密集型而产业向外转移状况的出现,同时积极向区域内基础条件好的城市扩散零部件或外围设备生产。
在旅游业上,要以重庆、成都为中心,以有效串联城市群内旅游景点为出发点,设计、优化旅游线路,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提高旅游消费水平。
在商贸物流上,要利用重庆、成都信息制造和服务上的技术优势,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城市群商贸物流上的广泛应用,优化并利用好商贸物流信息平台和电商平台,合理布局物流设施,加快城市群内商品物资的流通速度,实现消费品区域内全部当日达目标。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蒋艳 李晟 刘波 罗薛梅 摄影 甘侠义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