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亲日报消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我!”10月15日下午,在江北区会议中心,当89岁的老党员李玉珍分享自己漫长岁月不忘初心、牢记党恩的故事时,现场年轻的选调生们不禁为老人身上“革命人永远年轻”的意气风发所吸引,更为老人不忘初心的信念所感动。
从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艰苦的烽火岁月,到建设新中国,而后“离休不离党”,坚持为离退休支部党员服务,年近90的李玉珍始终精神矍铄,开朗豁达,信念坚定。老人一生有着怎样的传奇?是什么让她无悔自己的选择,始终不忘初心?重庆日报记者登门拜访老人家,从老人的传奇人生中试着找寻答案。
15岁开始识字
共产主义种子萌芽
1929年10月,李玉珍出生在渝中区南纪门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厨师,母亲则接些绣活补贴家用。“那时候父亲也不是随时都有活干,我们一家五口人,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李玉珍回忆说,幼年的她和家人一直都处在吃不饱、穿不暖的状态。
15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李玉珍参加了女青会识字班。一位姓杨的老师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新华社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杨老师不仅教李玉珍等人读书识字,还教给她人人平等的进步思想。李玉珍第一次知道,原来这社会的不公是可以改变的。她奋发图强,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人生。
之后,李玉珍又认识了第二位共产党员——女青会识字班的李校长。看到李玉珍学习刻苦追求进步,李校长推荐她到中共地下党沙磁特区创办的民建中学读书。
“这所学校里80%都是中共地下党员和共青团员。大家积极追求进步,我就像鱼儿找到了活水。”李玉珍回忆道。在学校,李玉珍当选为学生会主席,经常带领同学四处演讲、表演,参加抗议美军暴行和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她心中那粒共产主义种子经过了萌芽期,开始茁壮成长。
成为女交通员
为游击队传递信息
1947年,“六一”大逮捕惨案发生。李玉珍作为学生运动的骨干分子,成为国民党监视对象,随时有被捕的危险。
组织上安排李玉珍和其他骨干分子转移到梁大达特区川东游击纵队搞农村武装斗争,李玉珍成为一名交通员。为了安全通过封锁区,尽快把消息送达,在茅草比人还高的大山里,当时只有十七八岁的她,常常要日夜兼程奔走十几个小时。
有一次,接到敌人马上要围剿的消息,必须马上通知山上的部队撤离。李玉珍从山林里运木头的伐道一路滑下去,遍地荆棘刺得她双腿全是血。正因为她及时送达了情报,部队顺利撤离,而前后包抄的敌人扑了个空,都把对方当成游击队,互相打了起来。
1948年2月,李玉珍在游击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先在合川纱厂子弟校当老师,负责当地的联络站工作。一年后,又回到重庆主城继续做联络员,帮忙照顾江姐的儿子“小云”,直到重庆解放。“11·27大屠杀”发生后,李玉珍负责接待烈士家属、认领遗体的工作,在现场守了三天三夜。共产党人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再次震撼了李玉珍的内心。
“悲伤、愤怒,都不足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事隔半个多世纪,提起“11·27大屠杀”,往事历历在目,李玉珍眼里含着泪花。她说,从一个饭都吃不饱的穷人家孩子,成长为一名共产党人,是党给了她新的生命,给了她信仰。她也无怨无悔地把她的青春岁月,献给了她所追求的共产主义事业。
离休不离党
坚定信念跟党走
解放后,李玉珍在市妇联、市委党校工作,作为党代表参加过全市第一、二、三次党代表大会。1986年,她在江北区供销社干果公司离休。
“离休不离党,不忘党的宗旨信念。”这是李玉珍的座右铭。离休后,李玉珍连续22年担任区供销社老协主任和区改制企业离休支部书记,她经常鼓励老同志:离退休后仍要以老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还要与时俱进。
虽然已经89岁高龄,李玉珍总是积极通过党组织为离退休干部搭建各种教育平台,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路线,了解国际国内形势。老干局每月15日的政治学习和每月8日的支部活动,她基本都是全勤。她也于2014年荣获江北区“最美老干部”称号。
李玉珍所在的党支部,自2008年以来,支部党员获得“五好老干部”称号的共38人次,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支部和党员的感染下,时年78岁的方罗云在2009年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方罗云说,她在李玉珍和其他老党员身上看到了信仰的力量,也坚定了自己多年的追求。
李玉珍曾给外孙女取名“傅予”,她说这是教孩子懂得要给予、要付出。她还结合自己的经历,常常教育年轻人要爱党爱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李玉珍说,“我从水深火热的旧中国走来,深知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如今,城市建设越来越好,群众生活品质越来越高,这让我更加坚信我是走对了路,并且会更加坚定地永远跟党走。”
重庆日报记者 戴娟
原标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我”—— 89岁老党员同年轻选调生分享初心故事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