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消息,从低矮的平房到不断被刷新的天际线,从一片青灰色到五彩斑斓的都市风光……
10月1日晚,观众通过央视财经频道的直播看到了重庆改革开放40年发生的巨变。在演播厅中用一幅幅照片讲述变化故事的,是重庆大画幅摄影协会会长秦文。
↓秦文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1978年,秦文还是一位普通的美术教师,他用400多元——一年的工资买了一台日本CR-5相机。“当时重庆主城区分布着许多重工业企业。蓝天时,我总会兴冲冲地去南山上拍照。”他回忆,上、下山没有路,为了到达理想的拍摄地点,必须在长满野草的山坡上攀爬,还要克服经过墓地的恐惧心理。
在1978年拍摄的这张照片中,左侧的重庆长江大桥和右侧的会仙楼都在紧张建设之中。前者1980年通车,是重庆境内横跨长江的首座公路大桥;后者1982年竣工,高度为54米,是当时重庆城区的第一高楼。
△1979年拍摄的渝中半岛,当年重庆长江大桥合龙。
会仙楼竣工3年后,秦文下海了。经商期间,他几乎不敢在紧邻解放碑的夫子池展览馆前经过。“走到那附近心里就‘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展览馆中的画展、摄影展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秦文说,忙于经营生意,他不敢分心在艺术上。
重燃艺术激情是上世纪90年代末。那时,他的事业蒸蒸日上,他便聘请他人管理企业,自己一头扎进摄影中。2006年起,他的作品亮相国内外多个摄影展,《乌江纤夫》等反映重庆独特文化的系列作品受到业界好评。“这个人是可以出作品的!”摄影界前辈于1984年在重庆市摄影家协会年会上说出的这句话应验了。
在创作之余,秦文坚持用镜头记录城市变迁。今年,他在南岸区家中用某国产手机拍摄了一张渝中半岛的照片,效果出乎他的意料。照片中,早已不见会仙楼的踪迹,该处附近已建成339米高的重庆环球金融中心,它与海航保利国际中心等多座超高层建筑构成重庆美丽的天际线。秦文介绍,如今重庆的夜景在40年前无法想象。
△2018年,秦文在家中阳台上用手机拍摄的渝中半岛。
重庆的巨变世人有目共睹。“江边吊脚楼一个个紧挨着,人们蜗居在狭小的屋子里,城市里最繁华的地方也没多少高楼。”年过七旬的黄相民在北京生活多年,他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回重庆老家时感叹道。让他欣喜的是,2017年他回重庆时,这座城市已经是高楼林立的模样,交通也发生了巨大改观。
△上世纪70、80年代重庆沿江民居。
△1997年,南岸滨江路动工修建。
△2006年8月2日,重庆主城愈加迷人。
△2009年4月29日,市民在朝天门大桥上参观。当日,朝天门大桥通车。
“昨天的重庆已经被载入了历史,今天的重庆正在谱写历史,它将更加美好!”秦文说。
原标题:新旧照片见证重庆40年巨变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