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果子哥哥”准备露脸了 网络红人的虚拟与现实
07-29 07:12:49 来源:华龙网

戴上头套的“果子哥哥”。华龙网见习记者 张质 摄

华龙网消息,网红群体不断上演成名和退场,4年间,依靠方言配音走红的“果子哥哥”微博上仍有近400万粉丝,他用重庆话“改编”的手机广告受捧度超越原版。即使这样,他也免不了有隐隐的危机感。在近日的约访中,“果子哥哥”透露打算“豁出去”取下头套,对于露脸后的麻烦,他来不及多想,哪怕偶尔的灵感缺失已足以让人坐立难安。

戴头套的人

成为“网红”,重庆小伙黄果的反应略显迟钝。

那些既让别人欢乐也为自己减压的网络视频配音里,葫芦娃、诸葛亮、小猪佩奇清一色地操着重庆话。随时蹦出方言段子,让人笑,捧腹大笑,幕后的“果子哥哥”也因此变得炙手可热。

微博粉丝从500到1万再到10万,他只觉得“数字一天天在变”。从10万直奔400万的这段人气飞驰,才让他有了确凿的惊喜感:“有50万粉丝的时候,我就感觉,哇,特别多了。”

相比走红后的随性,“不露脸”是黄果尤其在意的一件事。无论是出席活动还是入镜广告,那个胖版葫芦娃样子的头套为他留足一个转身可退的距离。

那是去年户外公园的一场跨年夜活动,商家用“头套下的果子哥哥,究竟是什么样子”在网上造势。

那晚,顶着大大的头套,身材瘦削的黄果出场,迎来了全场分贝最高的欢呼,那身行头有一种俏皮的萌。人群中有肆意的笑,头套里的人咧着嘴也在笑:“听到观众用配音视频里的段子来怼我,能感受到那种善意的喜欢。”

气氛嗨到顶点,黄果一时兴起一侧身取下头套,反手抛向人群,然后一溜烟儿,跑了。说段子都在幕后,这样直面观众的喧嚣感,他连连摆手:“还不适应,总觉得在幕后把作品做好才对得起观众。”

为什么总是戴着头套?黄果点燃一支烟却忘了吸,嘴里蹦出三种答案。

“因为太帅,怕女粉丝惦记。”

“要保留点神秘感嘛。”

“正在吃火锅,被粉丝认出用段子来怼我,确实受不了。”

说这话时,他坐在单人沙发上,右脚蹬上茶几边缘,左腿搭向沙发扶手,整个人被沙发和烟雾包裹。发现有镜头在拍,他会正襟危坐收敛一会儿,询问:“没有坐相,是不是看起不正规哦?”几分钟后,他又恢复到那个更舒适、更想睡的姿势,周而复始。

不经意间就火了

走红是一夜之间。

2015年夏天,朋友圈刷屏的重庆话配音秀逗得黄果直乐:“他配的孙悟空,我就配了个葫芦娃,没想到400多万访问量,满朋友圈都在转。”

粉丝量蹭蹭飞涨,朋友听出些端倪。他淡淡回应:“搞起耍的。”

不常互动的同学群里,开始有人在讨论自己;半年没联系的人寒暄之后的主题从作品转移到借钱……真正让黄果意识到自己可能火了,是云南的表哥听到了配音,告诉了黄果的父母。

“你在录这些怪头怪脑的?”

“嗯。”找不到多余的表达,黄果只觉得尴尬。

那时起,在网上跟粉丝怼成为日常。

“果子哥哥,我要表白,帮我录一段撒。”

“干脆帮你去追嘛。”隔着手机屏幕,这个80后男生歪着嘴笑。

嘴巴上从不饶人,却担心家族群有人随时丢出个配音链接,黄果觉得浑身不自在:“老一辈会觉得你在说些撒子哦,妈、老汉也在群里,好尴尬。”

整个创作“果子哥哥”对着手机就完成了。华龙网见习记者 张质 摄

灵感偶尔被“掏空”

网红成名路上的单打独斗,黄果没有经历太久。

他正思索着别的网红如何将人气变现,熟人的火锅店打广告主动找上门。黄果算了算投入的时间成本,给了8折的友情价。8000元广告费,公号上10万加的阅读量,没有特别的庆祝,广告业务从四面八方找来。黄果说:“组团队也是顺其自然,慢慢有了后期制作、拍摄、商务代表……十来个人。”

在闹市区的商住楼里,200平米的工作室呈现着主人的不拘小节。投影机歪着,地上有碎纸机操作后的纸片残留,绕过一箱箱线上出售的小商品,才能抵达录音室这个特别的存在。

深灰的隔音布有让人沉静的作用,黄果的灵感更多是在晚上迸发出来:“台词组建不容易,三四分钟的作品经常要录三四个小时,有时卡在一句台词上,想不出整段素材就废了。”

空间里没有专业设备,一个手机足以记录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段子。黄果坚持不把自己录音时“放飞自我”的场景曝于人前:“我现在跟你说话,声音都是压着的。”

红了之后,他时常受邀到外地参观、学习,轻装上阵,深夜灵感乍现就要翻身起来搞创作。

一次,同行的伙伴问:“昨天晚上你在那里吼什么?一会叫,一会不叫,是不是不舒服?”黄果囧在原地,直乐。

大脑在夜晚过分活跃,失眠来自追逐灵感。“过去一录就是三四条段子,得心应手。”时间长了,黄果也有被“掏空”的时候,最长的一次放空,两个星期没有生产出新的段子。

留言里,粉丝追问:“果子哥哥好久更新,来拯救我的不开心?”黄果也不回复,直到烟灰缸里装满烟头。

有时,从小爱到大的钓鱼会成为救命稻草。“坐在野外背后有山,身前有水,静下来大脑放空,灵感成了大自然的馈赠。”一根杆,几瓶啤酒,黄果从黄昏坐到凌晨,那些小伙伴搜集的素材一刹那从眼前闪过,灵感来了迅速收杆。不过,这样有收获的夜不多。

难捉摸的用户需求

红了以后黄果的微信好友迅速增加,聊天时他习惯每隔几分钟刷一次手机,偶尔陷入沉思。

上一次像这样跟网络亲密接触,是在他十七八岁的时候,跟许许多多的少年一样他也通宵打游戏,为了撩妹还特意选了《劲舞团》。女孩约见面,黄果却躲了。青春呼啸而过,他开着小货车送菜、进货,这是父母给他的人生预设——接班家里的小生意。在一趟趟奔波中黄果有自己的打算:“想让妈、老汉尽量过得好一点,我的人生应该自己做主。”

第一次玩配音软件时,黄果还在门店卖二手房,那是他给自己找的第一份工作。“第一个月卖了三套房,之后每个月都是店里的销售冠军。”聊到这些,他突然放下手机调整坐姿,神情变得专注。

“干哪个行业,都要研究用户到底要什么。”黄果曾总结过自己业绩不错的原因,目标性强,找到需求并且尽量满足需求。

——在店门口东张西望的,绝对是有需求的人。

——打电话也不是打得多就卖得好,辨别出真正有需求的人,找到他满意的为止。

“如果不是遇上配音,我现在可能还在做销售,很磨练人的工作。”黄果笃定地说。

微博里关注了不少知名搞笑幽默博主,以及冯小刚、赵本山等盛产喜剧作品的大咖,闲暇时他会不停刷段子。黄果也总结过那些自创作品中网友喜欢的爆款共性:押韵、素材跟配音后的反差大、情节有反转……但偏偏有1亿加阅读量的《重庆版的小猪佩奇来了》是他没怎样费劲随手录的,一些他认为的得意之作转发量却不足2000。

从超级粉丝变为团队后期剪辑的“十八”坦言,“再好看的段子,看多了也会腻,得有新的思考和突破。”相比那时对照客户中意的位置、预备的首付以及喜欢的装修风格而进行的销售业务,黄果直言,琢磨网友的喜好难得多,且并非努力就有效果。

“果子哥哥”在工作室摆弄篮球。华龙网见习记者 张质 摄

见多了迅速走红又被遗忘

与官方合作录制的作品成为爆款也在意料之外。

黄果呼吁网友争做平安建设热心市民,支持和配合警方工作;与重庆公安联合出品的遵守交规、禁毒等视频里,还是那种声音很高,语速特快,听起泼辣带感的风格。

“起初觉得传播正能量应该做,没料到很多粉丝转发。”翻看自己早期的大尺度作品,既不降低笑点又能传播正能量,还能获得粉丝喜欢,黄果在努力找到那个平衡点。见多了有人迅速走红又很快被遗忘,他也为未来打算:“白天考察餐饮项目,现在广告不缺,但保健品、医疗、整形类的广告我一律不接,背后这么多粉丝责任太大。”

去年,黄果用重庆话“改编”的手机广告刷屏朋友圈,对方提出整个过程不说脏话,其余自由发挥。几分钟的配音有媒体曝光了其不菲的广告费,黄果有些不悦地碎碎念:“网友看了,会觉得果子哥哥太高调了。”

视频涉及的版权问题曾给团队带来过麻烦,不露脸的黄果甚至想豁出去,今年露脸拍素材。至于曝光于人前的麻烦,他表示那是以后的困扰,不愿多想。眼下最让他困扰的是突然没有创意,整夜整夜的失眠:“粉丝年轻人居多,他们压力太大,希望我的作品能减压。”

晚上8点多,暮色降临,加班结束的一群年轻人相继离开,最后一个走的为黄果点亮一盏灯。他蜷缩在椅子上,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害怕没有灵感,睡一个小时可能会好一点。”灯光投射在照片墙上,主角是戴头套的果子哥哥和伙伴们,相框的空隙里点缀着加粗的英文“Dream House(梦想小屋)”。

原标题:网络红人的虚拟与现实:取下头套的“果子哥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