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一家三代穿出夏秋冬三个季节 “春捂秋冻”到底怎么个“冻”法?
09-19 17:43:04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俗话说,“二四八月乱穿衣”,八月十五刚刚过去,又到了大街上有人穿短袖有人穿毛衣的季节,有人说“天寒地冻注意保暖”,有人说“春捂秋冻锻炼身体”,出个门,穿衣却成了难题。

一家三代穿出三个季节 代代都有“理”

1f178a82b9014a90cd54b0aaaf773912b31beebb.jpg

△图片源自网络

“今天和我妈出门,我穿裙子她穿羊绒衫,她说我有病,我只能默默在心里翻白眼儿!”9月19日上午,家住渝中区大黄路的李雪晴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吐槽,不出10分钟就收到了众多好友的点赞。“这不就是经典段子,穿棉衣的人和穿T恤的人擦肩而过,互相白了对方一眼吗?真实!”有好友调侃,也有好友感叹,“这个天穿衣服真的脑壳痛 ,多一件闷热少一件冷得打抖!”

朋友们不知道的是,19日早上,李雪晴和妈妈钱阿姨不仅穿得“一个像夏天,一个像冬天”,而且还为李雪晴7岁的儿子应该怎么穿,吵了一架。这周两人为孩子该穿什么衣服,已经吵了好几架了。

“我妈觉得小娃儿要暖和,二十度的天要给娃儿穿四件!”19日早上,钱阿姨给外孙穿了一件棉毛衫,一件衬衣,一件毛衣,又准备给孩子穿一件厚夹克,看着儿子都要被外婆裹得行动不便了,李雪晴把儿子的衬衣给脱了,又跟孩子说,“到了班里要是热的话,就把里面的毛衣脱掉。”

钱阿姨听女儿教外孙脱衣服就不乐意了,“娃儿还小,穿少了要感冒!”这不是两人为了孩子穿多穿少第一次吵架了,钱阿姨觉得女儿总是觉得孩子怕热,“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不穿够很容易感冒。”

李雪晴觉得,因为母亲已经60岁了,对温度的感觉和年轻人不同,“春捂秋冻,冻一冻更健康!”李雪晴觉得,才初秋就穿这么厚,进入冬天就不抗冻了。李雪晴说,因为孩子从小是钱阿姨在带,前两年的冬天,儿子很容易感冒,“有很多次根本不是因为冷,是因为我妈给穿多了捂出了汗又没有及时擦。”

给外孙穿得多,钱阿姨自己穿得更多!19日下午,天下起了雨,天气越发湿冷,钱阿姨去接外孙放学,在自己的羊绒毛衣外又加了一件棉夹克,李雪晴说她“提前过冬”,钱阿姨却觉得只穿了一条裙子外面套件风衣就出了门的女儿是在糟蹋身体,“春捂秋冻也不是那个冻法,老了膝盖要受罪!”

春捂秋冻有道理 但是“冻”得有讲究

“春捂秋冻,百病难碰”是流传甚广的一句俗话,不少人信奉秋天冻一冻,才能更好地过冬。但这样的说法真的有道理吗?针对“春捂秋冻”的说法,上游新闻记者专访了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肿瘤治疗中心主任王维。

王维介绍,“秋冻”是中医比较提倡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秋季气温稍凉爽,适当“秋冻”可增强人体对寒冷的耐受性,以便逐渐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逐渐地适应寒冷天气。

“秋冻有讲究,不是说单纯的冻,它是有条件,不盲目的‘秋冻’。”王维介绍,首先,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秋冻”时间。 中国南方秋凉来得较晚,昼夜温差变化小,因此不必过早、过快地添衣,应适当延长“秋冻”的时间。而北方秋凉来得较早,昼夜温差变化大,在早晚气温较低时就应及时增添衣物,以防着凉。

另一方面, “秋冻”不等于“受冻”,一般来说,气温在20℃左右时,才可适当“秋冻”。穿衣服最好是以身体不出汗、外出感觉到微微凉意最好。这样穿衣,可以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而增加产热量,从而有效提高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进入深秋以后,则不建议“秋冻”。

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秋冻”,当气温、风速、气压等变化较大时,不利于一些疾病的控制,对于患有的人群,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患者、慢性肾脏病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老寒腿患者等,“秋冻”要谨慎。另外,老人、小孩和体弱者也不宜“秋冻”,这类人群抵抗力相对较差,容易因受凉而导致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秋冬不仅分人,还分部位,人体有些部位不能“秋冻”,时刻都要注意保暖冻不得。首先是双脚,脚部穴位众多,一旦受寒,会引发多种疾病。其次是肚脐,肚脐不能受凉,否则易腹痛、腹泻。第三是颈部,心脑血管病人、易感风寒的人,尤其要提高警惕。最后是内脏,进入秋季,爱吃瓜果、冷饮的人要注意节制,否则会让本来就处于虚冷状态的脾胃苦不堪言。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石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