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的游曦,圆圆脸蛋,眼中充满神采。纵然是英气十足,也难掩婷婷少女的娇美。一个这样的花季少女,原本正该享受阳光、鲜花,可能还会遇见懵懂的爱情……然而,这个了不起的重庆女性,却以柔弱的身躯承担起时代重任,传播革命的火种,并与敌人浴血搏杀,生命永远定格在19岁。
她所做的这一切,只为了更多如她这般的女孩子能够在蓝天下呼吸自由的空气,享受那些她当年难以体会到的美好……
作为重庆妇女解放运动的杰出领袖,黄埔军校“四大女杰”之一,游曦这个名字,值得一遍又一遍被提起,并深植于我们心中。
四月的山城,春暖花开。每个芬芳的角落,似乎都存留着她的气息。上游新闻带你重新沿着她的成长足迹,从鲁祖庙到大溪沟,再到磁器口,追寻一个世纪前这位伟大女性的传奇故事。
足迹一
鲁祖庙:贫寒女孩内心种下革命种子
2021年4月,渝中区鲁祖庙的街口盛放着淡蓝色绣球花,半空中挂着复古风格的彩色灯笼。一到夜晚,街道熙熙攘攘,流光溢彩,有拿着气球的小女孩嬉笑着从街道对面跑过来。
与繁华的解放碑一步之外,这条有百年历史的知名老街,正在以匠人文化、市井文化为主题,打造集手工制品、餐饮、花市等为一体的综合业态街区,浓缩了老重庆的影子。
然而,时光倒退一百多年,这里还是一片破旧的棚户区,住的大都是整日为生计发愁的贫苦人家。1908年3月,一个叫做游传玉的普通女孩在此诞生。她从小跟在母亲身后,帮人洗衣缝补,做家务,目睹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父亲游正华不允许女儿读书,认为女孩子长大后嫁个好人家就够了。但小女孩不甘心:“爸爸,我想上学!我想走出鲁祖庙,看看以外的世界!”在游传玉的力争和母亲、哥哥的支持下,她在13岁时进入了附近收费低廉的太阳山女子职业学校学习。
这里招收的都是十岁以上,具有初小文化程度的女孩子。进校后,既要学习相当于高小的文化课程,又要学习裁剪衣服技术。校长吴蕴朴对学生要求极严,布置了繁重的课业。游传玉对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尤其珍惜。她废寝忘食地学习文化知识和缝纫技术,晚上还要熬夜缝衣、织毛衣,赚钱补贴学费和家用。日以继夜的加倍刻苦学习,让她成为了名列前茅的优秀生。由于从小在朴实、善良的劳动人民当中长大,游传玉性格爽朗,待人诚恳,乐于助人,深得同学们的敬佩,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大姐”。
“也正是在这里,她结识了同学童毓英的五哥、重庆共产主义先驱童庸生。在童庸生的引导下,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渝中区委党史研究室科长张辉介绍。
1923年初,童庸生在成都高师毕业后回到家乡重庆工作。这个具有先进革命思想的年轻人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员。游传玉经常看到童庸生跟青年学生慷慨激昂地揭露社会黑暗面,讨论反帝反封建问题。童庸生也经常向游传玉和妹妹毓英讲,广大人民之所以穷困,妇女之所以受压迫,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弊端,妇女经济不独立。他向她们传播了“五四”运动提倡的新思想、新道德,鼓励她们造就自立于社会的知识与能力。
足迹二
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改名立志 迎着“曙光”前进
童庸生传播的先进思想,如同一把珍贵的钥匙,打开了这个女孩看世界的一扇大门。她很快接受了革命先进主张,视野日益开阔,渴望到更高学府深造,追求救国救民和妇女解放的真理,做一名新时期女性。
童庸生很赏识具有反抗精神的游传玉,也支持她和妹妹毓英深造。1923年夏天,经童庸生介绍,她们进了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
在这里,游传玉逐步树立起共产主义理想,为了表示自己决心走上革命道路的决心,她主动改名为“游曦”——寓意迎着马克思主义的曙光,为革命奋斗终身。
读书期间,游曦的国文教师正好是时任《新蜀报》主笔的萧楚女。游曦被萧楚女的教学、演讲、文章所吸引,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进步书刊,潜心阅读萧楚女所写的《革命的信仰》、《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实况》、《青年与进化论和唯物史观》等文章,及在《新蜀报》上发表的时评和社论,大口地呼吸新鲜的进步空气。
游曦把萧楚女看作是良师和学习楷模,将他的著作和演讲当作指路明灯。在萧楚女的熏陶下,游曦的思想又拓开了一个新境界,逐步树立起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她十分赞赏萧楚女倡导并身体力行的“蜡烛人生观”,要具备为革命为人民献身的精神,做一个“学、识、胆”兼备的革命家。
1924年秋,游曦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外围组织“平民学社”,她善于团结同学共同进步,很快成为该社的中坚分子。她积极组织青年学习萧楚女的著作和《新青年》、《向导》、《中国青年》等进步刊物,号召更多学生参加革命活动。
在二女师宁静的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圆圆的脸带着清澈的微笑,明亮的眼睛闪耀着豪情的游曦,这个衣着朴素、体魄健美的女孩和同学们一起聚精会神地阅读进步书刊,又或是热烈辩论问题。
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后,重庆掀起了空前规模的反帝爱国浪潮。
在多场反帝爱国游行活动中,都能看到游曦的身影。她和同学们组织宣传队,到闹市区向群众演讲,沿街搜査日货,当众焚烧。在一次群众请愿时,游曦面对大军阀刘湘,痛斥英日帝国主义屠杀中国工人的罪行和军阀投靠帝国主义的可耻行径,正义凛然,词锋尖厉,在场的群众纷纷拍手叫好。
这年秋天,四川省教育厅撤换了进步校长蒙才成,派了黄尚毅来当校长。黄一到任就排挤进步教员,开除进步学生,限制学生参加进步活动。
黄尚毅把游曦等二十五名学生开除, 以为这样就可以把她们镇压下去。但游曦毫不畏惧,她勇敢地一把撕下开除布告,带领同学冲入黄尚毅的卧室,把铺盖甩到门外,又把他赶出校门。
最终,二女师的“驱黄斗争”得到了社会舆论支持,黄尚毅被迫辞职,游曦也在这次斗争中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足迹三
中法学校 :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渝中区大溪沟街道人民路117号,有一栋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硬山屋顶、灰瓦黄墙、条石基础,在周围众多林立的高楼包围下,显得很低调。
这栋不起眼的百年建筑,曾经是大名鼎鼎的中法学校校长楼。渝中区委党史研究室科长张辉介绍,重庆城区最早的中共党组织——中共重庆支部就在此诞生,这也是一所培养革命骨干的学校。虽然只办了一年半,但从这里走出的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如:吴玉章、杨闇公、冉钧、周贡植、任白戈、范长江、赵一曼等,都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当时,在城内不易租到校舍,吴玉章他们在大溪沟一带寻找到被称为“懋园”的院子。在杨闇公父亲杨淮清和其他友人的帮助下,将此处租作校本部,路旁的一块田坝作操场,租用附近的居民住房作学生宿舍。从学校筹建到开学,只用了半个多月。
1927年,“三三一惨案”发生后,中法学校被反动分子捣毁,被迫停办。
“中法学校虽然存在短暂,但在重庆党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其精神值得颂扬。”张辉认为,中法学校孕育了党组织,播撒了革命的火种,是重庆培养革命骨干的摇篮,是重庆共产党人的初心所在,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游曦被国民党反动派开除学籍后,被迫离开二女师,被组织安排进入中法学校继续学习。在这所革命的学校中,吴玉章任校长,童庸生任教务主任,杨伯凯任训育主任,招来了从二女师、联中、江北中学等学校闹学潮中被反动校方开除的优秀青年学生,其中就包括年轻的游曦。
在这里,游曦接受了冉钧、杨洵、周贡植、李嘉仲等人的教导,并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她认真地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稚嫩的脸庞,坚毅的眼神,革命的火焰在她的眼中跳跃。
此后,共产党员游曦担任了学校党支部委员和共青团支部书记,负责中法学校学生会和市学联的工作。
她积极投入学生运动,为重庆的妇女解放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
足迹四
磁器口:促成首个女工工会成立
“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说的是曾经的磁器口古镇,在上世纪20年代初,这里是川渝缫丝工业的重要基地,是工人集中的工商业水陆码头。特别是自1920年以来,华康、天福、谦吉祥、同孚四家大型缫丝工厂在此落户,4000余名女工聚集于此。“这也为后来女工工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沙坪坝区委党史研究室吴展渊介绍。
1926年初,党派游曦为筹建重庆市妇联的筹备主任,以开展重庆地区的妇运工作。游曦大胆泼辣,显示出过人的组织才干,她四处奔走联络,深入细致地做各方面的工作,在短时间内,就筹备就绪。4月1日,游曦在巴县图书馆主持召开了有各界妇女代表三百余人参加的“重庆各界妇女联合会”成立大会,发表了成立宣言,选举了领导机构,游曦被选为市妇联的宣传部主任。
新成立的市妇联在4月26日致电广州国民政府,要求出师北伐;5月2日,发起举行了追悼北京“三 ·一八”惨案死难女烈士的隆重悼念活动,出版了追悼大会特刊……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活动,对全市妇女进行了生动的反帝、反军阀的教育。
受党组织派遣,游曦又率领由中法学校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组成的工运小组,深入磁器口地区的四家纱厂,组织发动工人运动。
由于当年女工大都不识字,工运小组首先在华康丝厂开办妇女平民学校,宣讲妇女解放和启发阶级觉悟。随后又组织发动女工们反对搜身制度,为之后的女工工会成立奠定了基础。
“学校当年就办在我爷爷的家里。”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曾说。游曦与周家的孩子们结下了情谊,周家多年来也一直流传着她的故事,对后辈们的影响很大 。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汉,重庆各界群众欢呼雀跃。中共重庆地委发动各界群众3万多人,在关岳庙举行庆祝“国民革命军光复武汉大会”。
会后,游曦组织宣传队上街头写标语、演讲、演话剧。她将对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满腔仇恨凝聚在笔锋,写下了刚劲雄浑的“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等大幅标语。
她还参加了舞台剧《母亲的心》演出,当演到剧中母亲在帝国主义和军阀的迫害下觉醒过来,勉励自己的儿女参加革命这一幕时,游曦动情的演绎,让现场不少群众感动得流下热泪。
用尽全力大声演讲,游曦的声音嘶哑了,眼睛布满血丝,但她仍然坚持不休息。面对战友们心疼的眼神,她用疲惫但充满欣喜和自豪的声音回答:“我不累,我有的是劲儿!这可是干革命啊!”
经过半年的组织发动,重庆丝业女工工会于1926年11月正式挂牌成立。在当天的成立大会上,重庆国民党左派省党部、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和各界代表纷纷到会祝贺。
成立大会后,游曦代表女工工会发表了《重庆丝业女工工会宣言》,提出“打倒军阀”“妇女解放万岁”等革命口号,把重庆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推向了一个新高潮。
离开家乡 献身革命
1926年底,《新蜀报》登载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招取第六期政治科学生的广告。游曦高兴极了,她四处奔走,动员进步同学踊跃报名投考。经过初试,游曦、赵一曼等30个女青年进入了复试。
“这也标志着游曦投笔从戎,走上了武装救国的革命道路。”吴展渊说,这也是游曦革命道路的一个转折点。
当300名男女青年的复试名单在《新蜀报》公布后,游曦的同学、亲友纷纷来鲁祖庙的家里看望,有祝贺她的,也有劝她不要参军的。当亲友们散去,在昏暗的灯下,母亲吴氏泪眼婆娑地望着女儿:“传玉,你别去了吧。子弹不长眼睛,要是你有个啥……你就在妈妈身边,好好找个人嫁了好吗?”
游曦恳切地对母亲说:“妈!男女要平等,妇女也要起来闹革命,不能再当家庭奴隶,依靠男人生活,受人欺凌。妈!您让我去参军吧,革命若是成功了,社会就要改变,生活就会好起来!”她举出古代花木兰替父从军,梁红玉擂鼓督阵的事例。“那时候的女孩子都能报效国家,现在我干革命,也是光荣啊!”母亲似乎听懂了,也深知阻止不了女儿的决心,背过身默默流泪。
1927年初,游曦离开了家乡。临走时,她将平日为母亲缝制的四双布鞋双手托起交给母亲,请她多珍重。吴氏接过布鞋,一边流着泪,一边把积蓄多年的两元大洋塞给女儿作旅费。
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教学楼旧址
运载投考军校的男女青年专用轮船徐徐启航,迎着朝阳,乘风破浪前行,驶向当时的革命中心——武汉。
1927年初,游曦正式成为黄埔军校的一员,投身到大革命浪潮之中。当年12月11日凌晨,广州起义爆发,叶剑英领导的军官教导团是这次起义的主力部队,游曦担任教导团中唯一一个女兵班班长。
战斗中,女兵班奉命在珠江北岸的长堤狙击敌人。12月13日,敌人越过珠江,女兵班与起义军总指挥部失去联系,没有接到撤退命令,在长堤一个街垒死守。两天两夜滴米未进、滴水未沾,子弹所剩无几。形势危急,游曦带领女兵们誓与阵地共存亡。很快,十倍于她们的敌人扑了过来,子弹打光后,游曦高呼“我们愿流尽最后一滴血来保卫苏维埃政权”,第一个冲上去和敌人拼刺刀,最终与十几名女兵一起壮烈牺牲,年仅19岁。
“自1926年底离开重庆,到1927年底牺牲于广州。游曦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共产党员坚守信仰、勇于为革命献身的英雄品格!”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萧楚女生前曾对游曦说过一句话:“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是光明的。”19岁的游曦以其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实践了“从顶燃到底”的誓言。
游曦用生命践行革命信仰。这样一个美丽、勇敢的山城姑娘,一位女共产党员,她的革命事迹将永留青史,激励后人。
游曦生平>
游曦(1908——1927),原名游传玉,1908 年3 月26 日生于四川省巴县大阳沟(现重庆市渝中区)。1923 年考进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受萧楚女影响,先后加入革命组织“平民学社”和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领导群众运动的骨干。1925 年进入中法学校读书,当选为重庆市妇联宣传部主任,积极参加妇女解放运动。游曦率领中法学校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组成的工运小组,深入沙坪坝区磁器口纱厂缫丝女工中,开办妇女平民学校,发动工人运动,促成重庆首个女工工会成立。1927 年初投笔从戎,进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成为黄埔军校史上首批女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随叶剑英率领的教导团(由武汉军校改编)到达广州。是年12月11 日参加广州起义,在与敌人的激战中英勇牺牲,时年仅19 岁。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熊远树 纪文伶 渝中区委党史研究室、沙坪坝区委党史研究室提供史料和照片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