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发布消息,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八一建军节
陆军军医大学操场上
响起了《强军战歌》
烈日下
一名戴着墨镜、穿着迷彩服的战士
跟着广播唱了起来
只是迷彩服的两只袖子
空荡荡的
杜富国边唱《强军战歌》边跑步 刘祎 摄
歌唱者就是
90后扫雷英雄杜富国
他在一次排雷过程中用身体护住战友
自己炸成重伤,失去双眼和双手
他通过眼睛看到这世界的最后一幕
就是爆炸发出的火光
今天他要跟我们一起
聊聊中国军人
谈过去,他说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还会说:你退后,让我来!”
聊当下,他说
“因为我是一名中国军人
这是我的职责、我的使命!”
话未来,他说
“这就是中国军人!
哪怕前方充满危险,依旧一往无前!”
你退后,让我来!
杜富国,今年30岁。
1991年出生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太平村,自小对一身军装充满向往。
2010年12月,杜富国参军入伍。
2015年,陆军的一支扫雷大队组建之时,杜富国第一时间递交了申请。他的主动请缨让上级动容不已,毕竟排雷这个工作十分具有危险性和不确定性,经常都有可能和死神擦肩而过。
2018年10月11日下午,杜富国和同组作业的战友艾岩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老山西侧的坝子雷场作业时,发现一枚少部分露于地表的加重手榴弹。身为作业组长的杜富国深知这种手榴弹当量大、危险系数高,他在报告险情后接到上级“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对艾岩说:你退后,让我来。
排雷中,意外发生了,杜富国倒在血泊里。手榴弹爆炸的瞬间,他的身体向左倾斜,阻挡了扑向战友的冲击波和弹片。保全了战友,杜富国自己却失去了双眼和双手。
重庆发布专访杜富国 刘祎 摄
这座城市
用热情治疗了我
唱《强军战歌》,是杜富国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这是入伍必唱曲目,跟每天吃饭一样。”
说话间的杜富国,已经和陪护他的战友从学校操场跑完早操、唱完军歌、吃完早餐,回到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西南医院)继续做康复治疗。
2018年,杜富国转院到西南医院继续治疗,这是他第一次来到重庆。重庆小面和重庆火锅,是杜富国最喜欢的两道重庆美食。
作为贵州人的杜富国爱吃辣,但他更喜欢重庆火锅辣中带着麻的感觉。因为眼睛看不到,手也不太方便,杜富国十分珍惜每次战友带他出去吃火锅的机会。
杜富国在接受康复训练 刘祎 摄
“在没来重庆之前,我就知道重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也是一座景色很漂亮的城市。”杜富国说到这里,脸上微微有些低沉,但笑容很快又回到脸庞,“在重庆这两年多,我去了很多地方。”
第一次外出,他就去了红岩纪念馆,还不止去了一次。清明节,杜富国还特意去歌乐山祭奠了红岩烈士,“带了一束花,一瓶酒。”
“我去过南山、朝天门、解放碑……”杜富国细数自己去过的地方。每次出去,同行的战友和朋友,都会一路给他详细解说。
“没有了眼睛,就用声音感受这座城市。”杜富国说,“这是一座热情的城市!他治疗了我。它像火锅一样,越吃越热,越吃越好吃 。”
我是一名战士
我要重新站起来
“他经常会给护士们带鸡蛋作为早餐。”康复科医生吴晓瑜说,杜富国现在很开朗,很会关心人。其实,杜富国2018年才到医院时,整个情绪一度是低落的。
“那时我一直问自己,还能不能重新站起来?怎么才能重新站起来?” 杜富国是一名军人,也是一名普通人。面对眼球摘除、双手截肢的现实,他需要一个接受和适应过程。
在床上躺了半个多月、思考了半个多月后,他开始尝试下床走路。刚开始,走两分钟就会头晕,但咬牙坚持,也就克服了。
“我是一名军人,应该重新站起来,再苦再累我都会坚持!” 杜富国自我勉励。
杜富国在叠棉被 刘祎 摄
“面对巨大的心理落差,杜富国只用半个月就接受了现状,开始投入康复训练。”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西南医院)康复科主任刘宏亮教授回忆,团队对杜富国的训练设备与辅助器具进行了创新改造。比如杜富国双前臂截肢,双眼球摘除,由于没有眼睛指引,他的假肢使用是有限的,医院利用他残存的前臂,穿戴自制的康复辅具,进行康复训练,后续再跟设备制作公司结合提供固化的产品。“现在他的康复情况良好,已经可以完成独立进食、洗漱等日常生活活动了。”
吃饭、穿衣、触摸感知等看似简单的动作,对杜富国来讲都是巨大的挑战。“他看不见位置,也没有抓握的触觉,就像在黑屋子里不用手去拿一件东西,练得相当苦。” 治疗师张鑫说。
去鼓励那些
跟我一样失明的人
杜富国与战友连线,互道八一节日快乐 刘祎 摄
走路跑步,穿衣吃饭,刮脸洗漱,从这些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开始,杜富国逐步找到了自己新的生活价值和生活方向。
出了病房,他最常去的地方就是陆军军医大学。只要不下雨,他每天都要到操场跑步。他说,在那里他能更清楚地听到军号声,感觉战友就在自己身边。操场上,专门照顾杜富国的战友田俊挽着他,两个人并排跑,每次最少3公里,状态好就跑10公里。
“虽然我们看不见太阳,但心里要升起一个太阳,充满阳光,去鼓励那些失去光明的人。”去年,杜富国受邀担任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校外辅导员,校长李龙梅向他颁发聘书。他温暖而又坚定的话语,给了失明孩子无限的力量。
眼睛失去光明,心中升起太阳。无论是在扫雷战场,还是在人生的战场,杜富国,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八一建军节之际,杜富国在行军礼 刘祎 摄
【面对面】
对话排雷英雄杜富国
↓↓↓
问:什么原因促使你选择参军?
杜富国:我的家乡在遵义,红军故事、长征精神,当地老百姓口口相传。我们从小听着这些故事长大,深受感染。
我家四兄妹,分别叫富国、富佳(家)、富民、富强。父亲把那个年代最朴素的家国情怀也“刻”进了我们的名字里,寓意“国家富强”,也让我们骨子里就有股使命感、责任感。
问:为什么选择加入扫雷排爆大队?
杜富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云南边境战火连绵。硝烟散尽,当年战场上百万余枚地雷、数十万枚(发)爆炸物,在那里形成的100多个混乱雷场,给边疆军民造成巨大威胁。
当我了解到生活在雷区的村民十年间被炸三次的惨痛事件时,我的心难以平静。我感觉这就是我的使命,一个声音告诉我:我要去扫雷!
2015年组建扫雷大队时,我第一时间提交申请。排雷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任务,光荣而又充满挑战,对军人而言,让伤害止于我辈,这就是排雷兵的使命!
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官兵手拉着手徒步验收已扫雷场 图:人民日报
问:扫完最后一块雷场后,我们都会“手拉手”去徒步验收吗?
杜富国:这是中国军人独有的验证方式,一代代排雷人传承下来的,是官兵们对扫雷成果的自信,证明这块曾经令人望而生畏的死亡地带,已不存在残存的地雷,让老百姓放心。作为一名扫雷兵,我觉得这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问:当很多熟悉动作找不回来时,有挫折感吗?
杜富国:从刚开始到现在,我觉得康复最好的就是心态。在遭受了这个沉重打击后,我还是对生活充满信心,一旦充满信心你就不会轻易放弃。我觉得一次不行我会尝试上百次、上千次。
问:假如再给你一次选择机会,时间倒回2018年10月11日,你会如何选择?
杜富国:假如再给我机会,哪怕一千次,一万次,我也会作出同样的选择。
问:作为一名老兵,对新兵有什么想说的?
杜富国: 每名军人从穿上军装那刻起,就不再是父母眼前娇着宠着的大孩子,要时刻牢记使命,弘扬光荣传统,永葆军队本色,把革命精神代代传下去,为祖国和人民奋斗一生。要让自己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军人,真正的男子汉!
人物简介
杜富国,男,汉族,贵州湄潭人,1991年11月出生,2010年12月入伍,2016年11月入党,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上士军衔。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执行扫雷任务时,杜富国命令战友“你退后,让我来!”排查过程中,突遇爆炸。瞬间,他用身体保护了战友,而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双眼。
11月18日,杜富国被授予一等功一次;12月20日,被评为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2019年2月18日,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同年5月16日,荣获全国自强模范;同年5月22日,中央宣传部授予杜富国“时代楷模”称号;7月2日,杜富国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举行。同年7月31日,被授予“排雷英雄战士”荣誉称号;同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原标题:排雷英雄!独家对话杜富国:看不见光,但心里要升起一个太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