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维信诺6代线、柔宇类6代线、天马6代线先后启动运行、点亮投产和量产出货,而去年10月量产的京东方成都6代线良率也已小有突破,目前正在产能爬坡中。
中国越来越多的OLED面板企业加速6代柔性OLED生产线量产进度,希望能够满足更多终端厂商的需求。但是中国OLED产业属于后进者,目前不得不面对“柔性OLED良率低、成本高、暂缺硬需求、专利诉讼挑战和市场竞争风险大”这五大难题,而且每一个难题都可能是一道致命的关卡。如果中国OLED企业能够顺利渡过这些关卡,才有可能真正改变中小尺寸OLED市场三星Display一家独大的局面。
OLED良率低
目前,对于中国OLED面板企业来说,最为关键的就是提升良品率和产能快速爬坡。
中国面板企业此前并没有第6代AMOLED生产线的生产经验,要短时间内快速提升良率并不容易。三星Display从实验线到第6代AMOLED生产线量产,经过10年以上的大量技术积累。中国发展OLED面板基本是跟随三星的技术路线,所以可能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但是要实现较高的良品率仍比较吃力。
目前只有京东方公开披露过其成都6代线良率情况,称其综合良率为65%,但也仅仅是“综合良率”,据悉包括了返修品的情况。天马虽然没有对外透露武汉6代线的良率水平,但是从天马量产出货时间来看,分析人士指出,天马武汉6代线是中国第一条成功点亮的第6代AMOLED产线,比京东方成都6代线更早,但是量产时间却比京东方的更晚,这说明6代线量产并不容易。
再者,OLED的产业环境与当年LCD的大为不同,当年中国进入LCD领域的时候,LCD技术较为成熟,LCD技术经验和商业机密都掌握在材料和设备厂商手中,但是OLED相关量产经验被三星严格封锁,甚至连三星配套企业佳能Tokki也不一定了解相关量产技术。
总之,中国OLED面板企业在OLED开发、制造工艺和产品良率等方面存在风险。其中柔性OLED产业全球均处于前期阶段,许多技术和工艺还有待完善。
OLED成本高
为了少走弯路和尽快量产,国内面板厂商几百亿元的投资大部分用于购买有量产经验的昂贵的设备和材料。这些新设备的折旧和“贵似黄金”的OLED材料费用都需要摊销到OLED产品的成本当中,推高了OLED面板的成本。业内人士指出,京东方成都6代线每个月仅OLED材料成本就需要1亿元,而且蒸镀工艺材料利用率低,有可能进一步增加OLED面板的成本。
如果良率不能快速提升,成本又非常高昂,中国OLED面板产线可能会出现自我淘汰的现象。而且即使良率提升到具有一定的产能,前期难免由于高成本而面临亏损的压力。国内面板厂商一位高管也承认,目前OLED成本压力确实比较大,这是中国面板厂商成长必须经历的阵痛阶段。
竞争风险大
群智咨询副总经理李亚琴认为,中国OLED面板厂商存在市场竞争风险,处于领先地位的外国面板企业可以通过技术、价格或对供应链的影响力等诸多措施对国内OLED面板企业的发展壮大进行阻击。
三星作为存储器芯片的大玩家,利用懦夫博弈(用于刻画一种骑虎难下的博弈局势)的战术,曾经通过降低存储器芯片价格、抢先投资建厂、制定规模性经济战略,让很多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的半导体厂商破产,使行业竞争变得缓和。
“三星Display目前在柔性OLED面板生产成本上的竞争优势无人能及,”一位行业专家说,“在这种情形下,三星Display只需通过懦夫博弈游戏推动产业的发展,而不用等到2020年中国全面进军柔性OLED市场才开始行动。”如果中国OLED面板厂商柔性OLED产能开始释放,三星Display完全有可能再次采取懦夫博弈战术,届时将给中国OLED面板厂商带来巨大的打击。
暂缺硬需求
回顾过去,中国投资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时候,手机、电脑和电视对液晶面板的刚性需求明显,而刚性应用的快速成长带动了全球液晶面板产业的发展,中国液晶面板产业的崛起也离不开这些应用的推动。
但是OLED面板目前来看缺乏大的刚性应用的带动。刚性OLED和LCD存在同质化的现象,前者正在侵蚀后者当前的一些应用市场。柔性OLED应用市场充满不确定性。李亚琴指出,短期内市场终端产品对柔性OLED的大量需求还没有形成,终端和面板厂商还需要时间对柔性OLED产品的应用进行拓展,实现市场对柔性OLED的“刚性需求”。
IP诉讼挑战
当年中国进入液晶面板产业时,液晶技术较为成熟。李亚琴指出,液晶面板产业的参与者比较多,中国大陆企业比较容易通过收购、合作和人才流动获得技术或专利。
但是OLED却不同,技术还在发展当中,专利比较分散,很容易触碰别人的专利。而且当前中国OLED产线绝大多数都是跟随已经成功的技术路线——从掩模到蒸镀,甚至包含一些材料都跟三星很接近,这虽然降低了研发的难度,但也不排除“钻到别人的口袋里”的风险,专利挑战难以回避。
专家指出,现在国内柔性OLED技术路径太单一了,都是先做PI,然后激光剥离、贴合,这些技术三星比较成熟,到时候得向三星付一大笔专利费,等于是给三星打工。
中国OLED大规模产业化才刚刚开始,以上五道关卡难以绕开。但是中国面板企业应该迎难而上,不断技术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在产品当中加以应用。中国OLED产业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中国OLED企业不能单打独斗,从一开始就必须联合上下游企业建立生态,利用生态的力量全方位提升产业竞争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