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可别看车马慢,也抵不住古人有一颗想要在路上的心啊。古人出游,不仅要写景,让你知道我看了啥,还要写情写志,让你知道我在想啥。不过,在科技不发达没有照片和微信的古代,旅个游该怎么发朋友圈呢?
最原始通用的方法:写游记
没有照相机拍照,古人最普遍的方式就是用文字记录,形成了现在我们还能看到的各种游记。其实,中国人早在非常遥远的时期就非常酷爱旅行,还有关于旅游神的传说。版本之一是黄帝的儿子嫘祖,他喜欢远游,最后死在旅途中,于是被后人誉为“旅游神”。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旅行指南应该算得上是九鼎,相传是大禹治水后铸成的,将各地的山川形势、道路分布以及飞禽走兽和一切不利旅行的事情都记录在了鼎上,帮助人们远行时趋吉避凶。
西周时,出现了伟大的旅行家周穆王,他号称要使天下都布满他的足迹,而随行的史官就秉笔直书了他的旅游生涯,留下了《穆天子传》,算得上是游记的雏形了。东周时期,礼崩乐坏,王纲解体,“士”阶层开始参与到旅行队伍当中,只不过目的并不是为了娱乐,而是要审时度势找靠山,最终间接带动了当时的旅游事业。
到了西晋末年,天下大乱,上层基本被门阀贵族所统治,大多数底层知识分子只能寄情山水,于是,出现了许多完整的游记作品,比如郦道元的《水经注》,东晋法显的《佛国记》等。
唐朝时,科举取士盛行,调动了中下层士子远游的热情,同时也出现了去国外旅游写游记的人物,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玄奘圣僧,他将自己西游的过程口述出来,由其徒弟辩机写成《大唐西域记》,算是当时最有名的游记了。
说到游记,不能不提最有名的《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是明末杰出的旅行家,被称为“游圣”。在他50多年的生涯中,游历了当时全国的十四个省区,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北京、天津、上海19个省市,在此期间写下了60多万字的游记,将祖国大地山川记录下来,可以称得上古代游记当中集大成者。
据统计,在《徐霞客游记》中,有名山游记17篇,记述的各类洞穴540多个,泉水69处,题名、碑碣、摩崖石刻达240多方。先后考察记录了61种地貌类型,24种水体类型,170多种动植物,1259座名山大川。可以想象,这些东西如果转换成图片,那还不天天都刷爆你的朋友圈啊,估计徐霞客很快就会被屏蔽了。
还有一位虽然穷困潦倒,却仍热衷于漫游的文人——沈复。要说沈复出游发起朋友圈来算是比较傲娇的。正常人到哪儿旅游都喜欢去名胜古迹,拍个游客照再发个朋友圈,表示我可是“到此一游”了,而沈复偏不这么想:“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即论诗品画,莫不存人珍我弃、人弃我取之意,故名胜所在,贵乎心得,有名胜而不觉其佳者,有非名胜面自以为妙者,聊以平生历历者记之。”
大家说是名胜古迹难道我就觉得好吗?你们这些凡夫俗子啊!我可是有自己的想法啊,哼!
“其在城中最著名之狮子林,虽曰云林手笔,且石质玲珑,中多古木,然以大势观之,竟同乱堆煤渣,积以苔藓,穿以蚁灾,全无山林气势。以余管窥所及,不知其妙。”你们不都说狮子林是必游之地,可我看起来也不过如乱堆煤渣上积了苔藓。就这样,狮子林被沈复无情地一笔带过。
然而,有次沈复迷路时途径一处人烟罕至的“无隐禅院”,完全没人知道这是哪儿啊,可沈复却乐得流连忘返:“径拨丛竹间,横穿入觅之,始得一门,曰‘无隐禅院……山门紧闭,敲良久,无应者。忽旁开一门,呀然有声,一鹑衣少年出,面有菜色,足无完履,问曰:‘客何为者?’竹逸稽首曰:‘慕此幽静,特来瞻仰。’少年曰:‘如此穷山,僧散无人接待,请觅他游。’”
狮子林不足为赏,而迷途中看到的一处似武陵源的禅寺倒是值得沈复费尽心思,就算是面有菜色的少年都阻挡不了沈复啊!
但若说古人写记游,发个朋友圈却只讲自己,那似乎也有些狭隘了。一条高格调的出游朋友圈,可是要眼观山水,心怀天下的,比如北宋宰相王安石,游玩归游玩,也没忘记“上纲上线”地思考个人生,生发个道理:“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这位被后世戏称为“拗相公”的宰相王安石,在游华阳洞的时候脑子一激灵,走到半途和别人一起折回。出来之后,王荆公想到以后华阳洞的某块石壁上,还要因此被刻上“荆公回步”的四个大字,啊不,是想到自己没能畅快地游览完华阳洞,心里感叹啊,后悔啊,流露出了一段非常正能量的话语,“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不逼一逼自己,怎么知道结果会怎样?这放到今天,也是一条励志朋友圈啊。
不过,出来玩还得时时励志,发出的朋友圈终究少了点烟火气,要不,我们再看看苏东坡的朋友圈。
要说苏子的朋友圈,少不了那些高大上,充满哲理的部分,最出名的莫过于他在赤壁游览时的留下的那段话:“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这位散文,诗词,书法,绘画,哲学五项全能的苏东坡小朋友,写出的那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和古希腊专业哲学选手赫拉克利特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人类虽渺小如苇草,也不用自怨自艾,你放眼到广阔的大宇宙里,就算是月亮星星,谁又敢说自己是永恒不变的呢?既充满哲学理趣,视野又旷达至天地宇宙之间,我就问你服不服?
当然,作为一个全能小天才,哲理迸发是他的常态,但也挡不住他吃货的本性。翻开苏子的朋友圈,我们会发现他是个十足的吃货,去哪儿都不忘记录一下吃什么了。苏轼初到黄州,啥也没顾上,先来了句:“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嗯,笋挺香,鱼挺肥;苏子到了岭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嗯,荔枝不错,真想往死里塞,一天三百颗一点也不嫌多。
在吃货苏轼的眼里,就算题画写个诗,想象自己春夜里在江边游览,目之所及还是那些能吃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水暖了,肥鸭子上岸了,长肥了可以吃了吗?
满地芦苇的幼芽啊,嫩嫩的可以吃了吗?
河豚啊,我知道它有,但可以吃了吗?
还有,苏东坡去海南,知道了有种叫做“蠔”的东西,“东坡在海南,食蠔而美,贻书叔党(苏叔党,东坡第三子)曰: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
儿子啊,这世上怎么会有牡蛎这么好吃的东西啊,你千万别告诉别人,我怕他们来跟我抢吃的。
不过看到这段自嘲之语,也未免心酸。毕竟苏子讲这话的时候,不是自个儿主动出去漫游,而是不断被贬,越贬越远,甚至被贬到当时的蛮荒之地。在人生窘迫之境,苏轼不忘边走边发些朋友圈,告诉自己和别人,人生不过阴晴圆缺嘛,没什么的。还想不开吗?世界上没有什么事不能用一份东坡肉解决的,如果有,那就来两份。有好吃的,为啥要想不开呢?嗯,真好吃,再吃一口。
最需要时间与记忆的方法:绘画
看到好山好景,觉得文字无法描述得当的话,那么就画出来吧。中国的山水画写生与西方油画不同,更多蕴含了作者在游历过程中的感悟,有时是现场写生,有时是游历之后记忆性的描述。
中国山水画最初并不追求逼真,而是追求意境之美,画面也讲究虚实、阴阳协调、雄浑等各种美感。画家基本是寄情于山水,但并不临摹。隋唐时期中国的山水画已经完善发展,那段时间的山水画家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展子虔,其代表作《游春图》中,不但体现了山的气势,人和色调的搭配也十分巧妙地表现了春天的景象。
在韦氏家族墓室的考古过程中,曾发现一幅“宴饮”壁画。画中长方形的矮案上,摆满各种食物,正是中唐有钱人春游野餐的场面。
吴道子在当时既擅人物画,同时也会画山水,曾经被唐明皇诏去画嘉陵江水。而吴道子并不是对着实景画的,完全是凭借记忆。他到嘉陵江之后,将好山好景一幕幕记下,仅仅一日就画了出来,将嘉陵江的一山一水、一丘一壑都画到了引人入胜的境界。
山水画到两宋时期,可以说达到了巅峰时刻。宋代的画家更注重自然之美,注重融入个人主观感受。比如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的范宽,他的绘画作品大多是大山大水的全景构图,代表了当时山水画的整体风貌,其最有名的代表作就是《溪山行旅图》。此画采用全景式构图,远处的景观中,巨峰迎面矗立,占据了画幅大半,发出一种雄伟的力量。而在刀削壁立的山岩顶部,则有密林,远远望去,林木非常渺小,反衬出山峦被云拦腰后的高峻巍然风貌。山顶处岩石隙缝之间,飞流直下的瀑布直落千仞。在山脚之下,一队马队匆匆而来,人物虽然小,却给画面带来了无限生机。
可见,此时虽然不能真实地记录下照片,却可以用绘画的形式展现出全国的大好河山。只不过,因为画作都包含了作者的体验与精神,跟实际山水的出入肯定还是有的,我们可以看做是古代版的“美图秀秀”,毕竟即便是现在传到朋友圈的照片也不一定是真实的。
范宽《溪山行旅图》
最能体现“文艺范”的方法:赋诗刻碑
绘画这种事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更多文人会选择赋诗,部分人还会把诗刻在石碑上,用以表现对山水的感悟。
提起山水诗就不得不提一下东晋的谢灵运,他算得上是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
谢灵运虽然出身名门望族,且富有才华,却仕途坎坷,因此常常浪迹山水,算得上一个旅行家。他的诗歌多数是描述所行之处,比如永嘉、会稽等地。
唐宋时,山水诗的艺术手法已经成熟,加之是诗歌创作的高潮,产出了大量山水诗。大诗人基本都描写过山水,比如王维、李白、柳宗元、欧阳修等等。有些地方恰恰是因为这些人的诗才变成热门景点,比如黄鹤楼、庐山、寒山寺等等。
古人有时候也会像现代人那样在石碑上刻记,不过他们刻的可不是“到此一游”,而是诗作。古人在游览山水时,看到好山好景,就会在身边的石碑或者山壁上刻字,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慨。
我们都听过“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就是出自桂林独秀峰的摩崖石刻,在独秀峰下的读书岩上刻有南宋诗人王正功的七律《劝驾诗》两首,其中的第二首中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这句。
独秀峰“桂林山水甲天下”石刻
最奢侈的方法:将景点搬回来
说起旅游,还得提一个十分热衷此道的人,那就是乾隆皇帝。这位“盛世天子”为了显示自己的文治武功,曾经六下江南。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乾隆第一次南巡,到达江苏无锡后,看中了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回京后,久久不能忘怀,便命人按照当时依实物绘的图开始重新在北京建一个同样的园子,地点选在了刚刚兴建的清漪园中,这座园子也就是后来的颐和园。
在颐和园中,随处可见江南特色的园林建筑,比如昆明湖的形状、湖中的“三仙山”基本模仿了杭州的西湖;建有六桥的西堤更是仿造了西湖的苏堤;就连颐和园后湖的苏州街也大体上摹仿了江南城镇沿街闹市的繁华景象。
除此之外,乾隆6次南巡每次都会去江苏镇江的金山寺烧香拜佛,游览赏景。当时的金山需乘舟横渡方可到达。登上金山远帆楼眺望,江水波涛滚滚,与天空连成一片,景色十分壮丽。
乾隆帝实在太喜欢了,怎么办?那就接着往回“搬”,回京后,乾隆又下旨将远帆楼“搬回”北海琼岛北面。
乾隆帝最喜欢搬的景色就是苏州的狮子林。乾隆首次南巡并没有机会去造访狮子林,直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第二次南巡,得知狮子林旧址后大喜过望,立即前往游赏。
此后的4次南巡,乾隆几乎是每次都会造访狮子林。在乾隆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1771—1772年),乾隆干脆在长春园中仿建了一座狮子林。然而他还嫌不够,又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在避暑山庄再次仿建了一座文园狮子林。
乾隆帝这种“IMAX巨型3D实景朋友圈 ”的晒旅游方式,当然不是普通人能玩得起的。对于大多人来说,旅游更多是增广见闻的方式,除了体会大好河山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同时也是寄情山水的途径。
来源:求是网、观察者网、环球网、大洋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